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要素浅析

2019-02-17 10:20游静
生物化工 2019年6期
关键词:菌种容器培养基

游静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微生物检验试剂被细分化,检测工作也因此更加快捷方便。但是,检测过程中尤其是在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中会遇到难分离、生化反应不明显等现象,这时培养基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培养基是保证微生物繁殖、维持其活力的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其存在状态主要有液体、半固体或者固体。如果培养基的质量达不到微生物生存的条件,那么微生物检验结果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做好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意义重大。基于此,就培养基的选购、验收及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以下分析。

1 培养基的选购与验收

1.1 培养基的采购

实验室所用培养基除实验过程特殊要求外,基本选用市场上方便又快捷的商业化合成培养基。商业化培养基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实验人员动手配制,节约时间成本;(2)不会有其它物质的污染,避免给实验结果带来物质干扰;(3)操作误差较小等。但是市面上人工合成的培养基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厂家培养基对同一样品检测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因此,实验室在选购过程之中应该注重质量,选购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信誉度高、知名度高且质量有保障的厂家的产品。选购质量有保证的培养基,是出具准确检测结果的基础。

1.2 培养基的验收

培养基要应用到实验过程中,需经实验室验收合格后才可使用。培养基购买后应交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认真核验并记录培养基的名称、培养基的数量、批号以及有效日期,同时查验相应培养基的质检报告,保证其有良好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性能测量指标,做到每种培养基质量可溯源。做好一切的检验工作之后方可入库储存。

培养基在实验室具体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进行测试,保证其各项指标都符合使用标准,主要是理化指标以及微生物性能指标测试。

1.2.1 理化指标测试

理化指标测试主要是指培养基的pH值、颜色、澄清度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具体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这些外在因素进行具体研究,观察其与商家提供的质检标准是否符合。做好这些因素的控制,保障培养基的质量,需要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以及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几方面进行控制。如果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培养基,同时与生产厂家进行沟通,督促其调整自己的生产工艺,做好生产原料质量的控制,保障培养基质量。工作人员在检验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停止该培养基的使用,因为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培养基较小的质量差异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

1.2.2 性能指标测试

利用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实验必须要保证除了实验的微生物以外没有其他的微生物可以存活,以避免对最终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培养基在投入生产使用之前,工作人员应对培养基的生长率、选择性和特异性进行具体检测,确保试验过程中不会有外在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生长率是指实验菌种在培养基上的存活率,培养基对该实验菌种的促生长率,确保微生物在该培养基上能够长久地存活,且不断繁殖,方便以后观察与实验。选择性是指培养基对于其他非实验生物的抑制性,避免其对最终的试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而特异性则是指培养基的指示能力,实验菌种在培养机制上会形成相应的菌落,该群落的外部形态必须与实验数据、以往的经验相符合,否则该培养基则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应对培养基的质量进行控制,具体的方法包括定量法、半定量法、定性法。其中半定量法和定性法应用使用较为广泛。

2 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配制要求

2.1.1 一般要求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培养基的配制必须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做好配制记录,记录好培养基的名称等各方面外部条件,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确保其能够保障实验顺利完成。

2.1.2 实验用水

实验过程中,培养基的配制用水有着严格的要求,pH值应为中性,水温保持在25 ℃左右。除了规定的要求以外,水中的菌落不能对实验产生影响,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具体的菌落总数测定,检验水污染状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实验过程中一般使用蒸馏水,这样可以减少其它因素的干扰。

2.2 配制步骤

培养基的配制具体分为称量、溶解和分装3个步骤。称量过程中应注意空气湿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选择湿度较低的房间,防止培养基受潮,滋生细菌。此外,在具体称量过程中还应正确使用天平,定量选择,精确到位。还要使用专业的称量物、量取仪器,防止交叉感染。分装器具应尽量选择玻璃容器,不建议选择铜铁制品的容器,因为这些容器本身在配制过程中会释放铁离子到培养基中,这对于细菌的成长与菌落菌株的控制十分不利。溶解时应注意温度、适当加热,分步骤、多层次加水,保障培养基能够充分融合。分装过程是将培养基分配到不同的容器中,应注意容器至少比培养基体积大1/5。

2.3 灭菌要求

灭菌是保证培养基质量的关键步骤,灭菌方法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2种,这2种方法各有优点,但一般选择湿热灭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切实保证培养基的质量,灭菌应以不损害培养基质量为前提。具体操作条件为在121 ℃环境中灭菌15~20 min。灭菌完成后,应采用具体的检测方法进行灭菌效果的检验。不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存在差异,有些只需要高温加热煮沸即可。因此,工作人员在具体检验过程中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4 存储

培养基的存储首先应保证其在适宜菌种生长的温度中,不可过高或过低。灭菌完成后,应立刻紧密封锁容器盖,避免受潮或者是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基中,影响到实验观察。此外,还应该保证培养基在其有效期内能够使用完,避免影响到最终结果。培养基使用后,应对各培养菌种、培养基做好标识,方便今后观察选用。

3 结语

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做好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对提升微生物检验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培养基的选购、验收及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为实验室以后开展检验工作做好培养基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菌种容器培养基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难以置信的事情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管理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KBM581培养基:人T细胞诱导与扩增培养基应用指南
取米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
不同菌种发酵黄豆酱的氨基酸态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