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制度研究

2019-02-20 20:29吴炘炘
生产力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事务所会计师评估

吴炘炘

(格拉斯哥大学,英国)

会计师事务所即具备较高会计专业水平同时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的人员所组建而成的一类社会化监督机构,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在参考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使用自身专业知识就被审计单位方面对应的经营管理活动予以审查、监督。在一个区域当中,会计师事务所、企业、政府、经营者与所有者当中会计师事务所所担负的是桥梁作用,进行的是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同时还担负着营造资本市场微观主体,规范企业经济活动,鉴证财务会计信息报表及附注信息等重任。在中国市场整体经济逐步得到完善发展的当下,相应的市场监督体系同样开始完善起来,由此会计师事务所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方面肩负着的更是必不可少的审查责任。

但是,自安然事件发生以来,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违规事件也屡次发生,就其原因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防范审计风险效力不足。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当作基础,在确保自身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达成相应的目标,从而不断的优化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一、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发展情况

最近这些年,山西省注册会计师管理办公室专门安排了相应的人员,就辖区当中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设立、执业、发展等情况予以监督,开展相应的执业质量检查活动,频率是每年一次。由2018 年这一年当中所获取的执业质量检查数据能够发现,到这一年年终时辖区内所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是226 家,其中执业注册会计师人员数量、非执业会员人数各自是1 816 人、1 351人,剩余的从业人员总数是3 766 人,在这当中属于有限责任制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是121家,属于合伙制的数量是75 家,分所的数量是28家,内部注册会计师人员数量多于50 人的是两家;这一年当中省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总收入达到4.16 亿元,于我国范围内的排名处于35~40 名之间。

和我国比较发达的省份进行比较能够发现,这一年当中山西省内位居前十的事务所总体收入是15 121 万元,但是排名在全国前十的事务所总体收入是1 673 540 万元;这一年当中山西省十强会计师事务所所拥有的注册会计师人数是347人,国家前十事务所所拥有的注册会计师人数是7 921 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业务、收入水平均是偏低的,不仅注册会计师整体数量偏少,同时人均收入较低,在山西省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应收入绝大比例来自审计,比如传统审计、验资业务等,一般不会进行会计咨询、商务咨询等潜力较强的业务,因此盈利能力有偏差。

二、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现状

为了更好的发展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让其于全国范围内处于靠前的地位,即首先需要优化省份内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起完善程度较高、针对性较强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来优化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收益,确保相应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资源价值的实现。在这当中必须关注到的即是审计风险问题,找出省份内审计风险出现的影响因素,确保相应审计风险能够得到化解,这样才可真正的让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优化。所谓审计风险,即会计报表当中具有情况较为严重的错报、漏报状况,但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之后并未给出合理性的建议。注册会计师若想提升自身建议的准确性,即首先需对低审计风险进行接受,由此便可发现,审计风险不仅和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关联,同时和被审计单位间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就山西省有关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审计风险来讲,可由外部、内部环境这两点来展开分析。

(一)外部环境引起的审计风险

1.被审计单位基于自身利益,加大了审计风险。当下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期间,资本市场也在逐步向高质量状态转变阶段,在公司治理结构、股权质押等方面仍然存在审核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一些被审计单位为筹措需要的资金,保证营运资金正常周转,追求优秀的经营业绩,避免被证监会等管理机构处罚或“摘牌”等利益驱动下,采用盈余管理、关联方交易等多种财务会计方法及手段操纵会计数据,被审计单位这些行为导致审计风险加大。

2.被审计单位内控薄弱。在对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相应服务对象予以统计之后能够发现,85%左右的被审计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完善度是偏低的,同时还存在执行力较低的状况,还有大概5%的被审计单位,自身所设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同形式一般不发挥作用,由此便会很大程度上让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变大。

3.审计客体的业务日趋复杂。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进的基础上,我国整体的经济、网络技术均得到了进一步道德发展,由此被审计单位方面对应的经济业务同样变得复杂化,诸如网络营销、线上线下融资、网络平台办公、公司购并等新技术新业务,给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判断的难度增大,对应的审计风险同样会提升。

(二)内部环境导致的审计风险

1.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驱动。在市场环境如此恶劣的基础上,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为了生存与发展,可能会以不合理方式进行审计费用的收取,这样才会给出更为专业的审计意见,更有甚者在没有对被审计单位审计的基础上出具审计结论,还有一些审计人员业务技能不足、缺少实务工作经验、不具备应有的风险意识等等,这样的话便无法给出最为专业性的决断,也会使得审计风险提升。

2.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薄弱。受社会环境、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只是一味的追求收入与经营业绩,缺乏长期发展战略及品牌文化意识,没有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没有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与标准,对被审计单位只是囫囵吞枣的调查和观察、实质性测试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执行函证程序等执业标准,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形象、业务报告水平来讲是一种不利的状况,由此也失去了审计服务的独立性。

3.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虽然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历经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构建了健全的审计人员管理框架与日常制度管理体系,然而就审计实践来讲,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会服务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鉴证服务,同时还会开展收益效果颇佳的咨询服务,更有甚者帮助被审计单位代理记账。被审计单位当中诸多的管理人员均是会计师事务所之前的员工,其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这会使得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独立性遭受破坏。同时,审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行为。

三、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风险控制的建议

通过对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以及引起审计风险的原因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剖析,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若想进一步的增强自身势力,首先需关注的即是如何把控审计风险,这样才可更好的优化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对于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来讲,其在构建审计风险控制制度的时候需关注下述几个内容。

(一)严格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客户进行委托时,不论对象为老顾客或是新顾客,均需首先分析具体的审计业务环境,思考被审计单位相应管理人员是否正派,考虑本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人员的素质、经验、能力、审计时间和资源等条件,考虑能否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当条件符合,达到相应执业道德规范时,才可和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应条款的明确,最终形成审计业务约定书,对于其中可能发生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会计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要尽可能的避免。因此,处于审计准备时期时,会计师事务所即需首先构建起明确程度较高的审计风险控制制度,保证相应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减少相应审计风险的出现。

在开展审计工作阶段,会计师事务所构建起的审计风险控制制度也能够确保事务所委派专业性较强的人员来开展工作,并且可科学合理编制时间预算表来确定人员安排和规划外勤时间,依据时间预算表合理确定审计收费,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可凭借在被审计单位方面的情况掌握程度、符合性测试等方式来明确出实质性测试的程度,以此把控审计风险。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相关活动的时候必须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 号——计划审计工作》当作基本标准,明确出对应的审计时间、范围、方向,同时给出详细的审计计划,审计成本,进一步提升相应的审计效率、质量,让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扩展。

会计师事务所需构建起完善程度较高的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度,在审计终结时期构建起明确的风险控制制度,以此来保证三级复核制度可以正常的进行,保证相应工作标准得到维护,以此来减少审计终结时期出现的风险。

全球范围当中审计失败、重大管理欺诈的案件出现频率很高,以更好的匹配省内审计环境的发展,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评估能力,希望所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在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本省情况,明确出审计风险控制制度,找出重大错报风险,优化审计工作效率与水平,减少审计风险的出现。

(二)严格执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治理控制为会计师事务所经营发展当中的重要依据,同样为其管理发展的基础。就平日的运行来讲,提升注册会计师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优化其道德意识,才可确保其业务水平的提升,增强相应的风险控制水平,让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形象得以优化。

山西省的注册会计师事业历史有30 余年,在这些年当中注册会计师的总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在管理、风险治理控制上仍旧有很多问题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依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基础上构建起与省份情况相符的审计风险控制制度,同时确保有效开展,以此才可提升整体的职业道德规范程度,让审计报告水平得以提升,让审计治理达到职业准则标准,而这同样为把控审计风险的最佳办法。

(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制

企业内部审计依托企业内的资金、技术及人才资源,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监督和评价,减少企业风险的出现,服务于外部审计。关于优化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时需关注三点内容:

1.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内部审计涉及到的有管控风险、监督评价等功能。构建起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够更好的展现出内部审计自身的效用。构建内部审计机构时需关注下述内容:第一,明确其独立性水平。内部审计部门当中的管理、审计人员应是主管此方面的,其属于企业部分,但是具有独立性,需直接面向管理层负责。内部审计的管理者及审计人员不得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最大程度降低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利益接触的可能性,降低审计活动的整体干扰性,提升审计活动独立性水平。其次,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需关注内部审计机构的构建水平,确定出内部审计部门对应的工作事项。有关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应权利,涉及到的有监督权、审计权等。相应义务有公正、目标明确等。此外,企业在内部审计人才选拔、晋升、组织运营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2.明确内部审计业务范围。在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企业整体的经营范围有所扩大,网络融资、营销等开始囊括在内,由此便导致内部审计的相应范围得到延伸,所以明确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为当下确保其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关于内部审计方面,所涉及到的有专项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在这当中,财务收支审计即是就公司财务与相应经营数据所开展的审查活动。专项审计包括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上层建筑审计主要围绕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政策、规章及制度的执行及完善情况来进行。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国内外的审计经验以及现有的审计基础进行动态化的调整。

3.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随着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以现代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内部审计技术在提高内部审计效率方面的作用得到了重视,以更好的达到现代内部审计要求为目的,公司即首先需改进自身的技术办法。关于非现场审计技术的相关应用,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相关审计数据的连续收集和整理,并利用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审计数据的远程分析,系统化审计技术在审计活动的信息筛选、信息对比、信息操作、数据分析以及审计编程等方面充分利用审计系统的智能计算功能,开展效率较高的审计数量收集、分析与整理工作。

(四)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审计风险评估模型

层次分析法,即是把决策相关元素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得到目标层、方案层和准则层,同时开展定量与定性分析。依照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审计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很好的增强审计风险评估模型整体的可靠性、科学性水平。

1.构建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的基本原则。在建立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的时候,必须确保其具备可行性、客观性与科学性的特征。客观性方面,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应立足实践,对现实的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审计风险进行整理和分析,依照审计风险评估内容、风险评估要求,找出相应的细节内容。科学性方面,评估模型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对审计风险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评估模型当中需把重点内容进行突出处理,同时把定性、定量予以配合。实践性方面,主要是指评估模型在设计之前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在评估模型建立后在实践中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有效提高评估模型的可行性。

2.构建层次化的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层次化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的时候,首先需建立起对应的审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共有三层,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及方案层。其中,最高层为目标层,即审计风险评估,第二层为准则层,包含四个指标,即风险分类、风险识别和估测评价,第三层为方案层,各指标分别与第二层的三个指标相对应,风险分类对应五个指标,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风险识别对应两个指标,即内部识别和外部识别,估测评价对应三个指标,涵盖损失预测、危险程度估计与评估可靠性预测。当明确指标体系之后,可参照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当中的层次联系得到判断矩阵,之后予以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等同时,同时依照检验结构找出不同层次当中指标的一致性程度,分析具体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

3.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的改进和应用。在对审计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层次化构建后,应对未能达到满意一致性的层次指标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增强层次指标整体的一致性水平,优化审计风险评估模型自身的合理化、科学化程度。优化后的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在应用中首先应根据评估指标的权值设置相应的分值,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打分,用得分乘以指标权值得出各项指标的最终得分,之后再参照最终得分的基础上找出审计风险评估当中需重视的方面。

(五)打造高水平的审计团队

会计事务所的各项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高水平审计团队的运作,审计团队主要由审计管理人员、注册会计师及相关从业人员构成,若想塑造出水平较高的审计团队,需关注下述三点:

1.塑造良好的审计环境。良好的审计环境有利于规范审计主体及审计客体的行为,为审计人员正常、高效开展审计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一般来讲审计环境共涉及到两方面,分别为行业环境、内部审计环境。审计行业良好环境的构建首先应完善审计行业的法律、与时俱进,完善审计行业规范,并加强法律、规范的执行力度,从制度层面保障审计行业的良好环境。其次应充分发挥会计师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管作用,对会计行业的不良竞争行为予以遏制。建立内部审计环境的目的是提升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的控制力水平,以此在依照企业相应制度的基础上监督企业活动,减少内部审计风险的出现。

2.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能够及时防范审计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主要从提升业务能力、提高风险意识以及践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优化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的水平,所有的审计机构均需关注审计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工作,提升其各个方面的专业性水平,优化其在审计软件方面的操控水平,针对专业素质与能力方面,可予以定期的考核。优化审计人员风险关注程度,对于审计人员来讲,其需在进一步增强专业素养、能力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审计经验,总结常见的会计漏洞和审计风险,对审计业务承接、审计工作开展及审计完成等各阶段的工作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在依照自身较强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减少审计风险的出现。有关职业道德角度,审计人员需按照相应职业道德标准来开展事务,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让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得以显现。

3.健全审计奖惩机制。以较佳的方式使用奖惩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优化审计人员在工作方面的热情,以此优化审计效率。合理的审计奖惩机制涉及薪酬管理与绩效考评机制、内部选拔和职位晋升机制以及审计激励和惩罚机制。会计事务所需确定出明确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让审计人员相应薪酬与绩效考评联系起来,绩效考评的内容以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业务水平、突出贡献等为主,利用领导评价、同事互评等多种评价手段进行审计人员的绩效考评,同时参照绩效考虑结构开展分级薪酬管理制度。完善会计事务所的内部选拔和职位晋升机制,应根据岗位结构、能力需求等进行合理的职位划分,并通过对审计人员的态度、能力、资历等的综合考虑,优先从内部进行高级职位的人才选拔。完善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激励和惩罚机制,一方面,对在审计工作中能力强、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并在升职加薪、岗位评优等活动中给予优先考虑的待遇,另一方面,加大对审计人员不当行为的惩戒力度,制定明确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对审计人员的权钱交易、营私舞弊、造成重大审计损失等行为给出明确的惩罚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举报制度,利用行业内监督和行业外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实现对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监督。

四、结语

在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计事务所始终会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给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当前会计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及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起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管控机制,以此来增强风险把控能力,同时于将来的发展当中,逐步完善会计事务所整体的审计风险管控机制。

猜你喜欢
事务所会计师评估
设计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7 年度业务收入前100 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评估依据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