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传承到文化构建

2019-02-21 10:20文深圳市光明新区爱华小学华建明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爱华深圳市跳绳

文深圳市光明新区爱华小学 华建明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的、全方位的构建活动,在这一构建活动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的作用。爱华小学立足“文化理念”之根,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在特色学科、研发课程、教师发展等方向不断突破和创新。

一、传承坚守,理念先行

办学36年来,学校以“坚持面向每一位学生,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强身健体,身心健康”为原则,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自2005年9月开始,学校着手开展体育特色项目的探索与尝试。2007年新区成立后,学校“爱我中华文明,炼我强壮体魄,赢我成功人生”的体育特色理念的引领下,立足区域校情,持续探索学校特色建设项目,以创建区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为突破口,连续四年摘得“深圳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从2010年9月开始,在此基础上,学校着力抓好田径、举重、校园舞等特色项目,以此带动学校特色建设,从2010年到2018年间,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深圳市首批素质教育体育特色创建资格学校”;“深圳市广播体操标兵(传统)学校”;“全国跳绳大课间示范校”和“全国跳绳示范校”;“全国跳绳强心计划试点单位”及“全国传统跳绳项目试点单位”;“ 深圳市中小学综合素养(身心健康)试点学校”;“全国跳绳优秀示范校”;“光明新区网球特色项目学校”、“光明新区高尔夫特色项目学校”;“全国象棋特色学校”。2018年3月,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我校开展高尔夫运动的经验做法成功入选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第一期五大典型案例之一。

一路走来,爱华人在“为生命的无限可能奠基”理念引领下,既全面引领学校发展,又传承学校办学传统。虽然学校领导班子换了又换,但我们一直坚守特色建设的“五相结合”:一是完善的硬件设施与强大的师资队伍相结合;二是体育特色项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三是学校教育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四是普及教育与竞技比赛相结合;五是体育教育特色建设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在多年来的特色建设过程中,爱华学子健康快乐成长,能力不断提升,在新区组织第三方检测的国家体质测试中,爱华小学的体质测试优秀率和及格率均达到国家要求水平,连续三年名列新区第一名。

二、创新拓展,文化突破

(一)读懂时代,丰富内涵显特色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中要求在全国推广跳绳运动,学校适时调整特色项目,启动跳绳运动项目,聘请跳绳王胡平生为学校特聘教练,开展“人手一短绳,每班一长绳”特色项目活动。经过七年的打磨,学校培养了温淞胜、陈学兴两位国家级教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跳绳示范校”、“全国跳绳大课间示范校”及“全国跳绳运动传统项目优秀示范学校”;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全国跳绳竞赛共获得金牌45人次,银牌57人次,铜牌49人次;参加国际跳绳比赛获得奖牌数8枚,获奖人数17人次。

2014年9月,根据市、区实施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的相关工作要求,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学校充分利用光明新区群众体育中心的资源,先后在一、二年级开设游泳课、三四年级开设轮滑、网球、垒球等课程,进一步丰富了体育特色课程的多样性。同时,利用学校是光明新区首批午餐配送学校的便利,为丰富学生午休校园生活,引进象棋特色项目。2018年9月学校已评为“全国象棋特色学校”。

2015年9月,在新区文体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与我校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利用光明高尔夫球会资源,在爱华小学全面开展青少年高尔夫球运动项目建设。2018年3月,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我校开展高尔夫运动的经验做法成功入选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第一期五大典型案例之一。2018年6月8日,“张连伟基金会教学室”在我校揭牌,借力“中国高尔夫第一人”张连伟先生,扎实推进高尔夫特色教学工作,实现青少年高尔夫兴趣爱好养成及基础运动素养。

(二)开发课程,张扬个性夯实能力

2014年9月,学校参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研究院“新基础教育”试验研究,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已成为了“全国新基础教育”基地校,“新基础教育”理念是培养健康主动发展的幸福人。为培养学生健康、阳光、乐学、创新等核心素养,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和教育传统,结合对学校及周边课程资源的梳理,重建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体育特色课程、传统文化特色课程、艺术课程三大板块。

爱华小学体育特色课程体系,除国家课程之外还有“跳绳”“足球”“篮球”“游泳”“轮滑”“网球”“垒球”“高尔夫球”等校本课程。

爱华小学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通过开展“四读”活动落实:一是晨诵,经典启航,二是课读,经典推进;三是放读,经典延伸;四是陪读,经典共读。学校围绕传统文化主题开展活动,利用班队会开展学经典、画经典、讲经典、做优秀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现学识才艺,张扬个性能力,陶冶性情修养。截止目前,这些校本课程已开设近10年,每周每班开课1节,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提高了体艺技能、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在丰富课程的同时,学校积极打造五类系列特色社团,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平台。“爱我中华”系列有:文学社、朗诵团、演讲、数学七巧板等;“七彩系列”有:剪纸、舞蹈、小主持人等;“健体系列”有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高尔夫球等;“绿色系列”主要有科技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体验活动等。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实践活动中显露头角,2018年5月,我校6名学子参加第14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暨世界三大国际发明中国区选拔赛全国总决赛获3金3银的优异成绩,学校被授予“钟南山创新奖学校奖”荣誉,其中2名同学将代表深圳市参加暑期在美国举行的世界三大国际发明比赛。

(三)形成精品,辐射引领共发展

在近十年的体育特色创建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学校特色发展的“553”工程,即以“五操”(广播体操、武术操、大自然快乐操、校园舞蹈、绳操)为契机,以“五队”(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跳绳队、定向队)为基础,以“三节”(跳绳节、体育节、趣味运动节)为支撑推进特色发展。以跳绳为龙头项目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开发的校本课程《绳飞舞韵》被评为2016年深圳市遴选“好课程”,申报的课题《跳绳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究》获得区级立项,同时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级子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也已立项,学校体育特色创建经验做法多次在省、市、区进行交流分享。

《深圳特区报》《南方教育时报》《南方论坛》《广东教育》《宝安日报》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我校体育特色创建工作经验做法。2014年5月,在深圳市教育局举行的“市民走进身边好学校”活动中,我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及跳绳社团展示赢得了参加活动的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我们的跳绳特色建设成果在区、市内外广泛辐射,高州根子中心学校、河源连平陂头中心学校等嫁接了爱华的体育特色做法,成为当地的跳绳示范校。学校跳绳队曾经为粤、港、越、柬、老地区360多位侨胞、大连、南宁、广州、荔波、青岛、江苏、龙川、汕头、高州、连平、东莞、南山、光明兄弟学校领导、老师及社区公益活动展示表演,都获得高度评价;2014年12月和2016年4月两次举办全国跳绳教练培训活动和全国大课间活动展示活动;2017年5月,在深圳市办学水平评估反馈会上,市督学江长冰校长说:“做市督学那么多年来,第一次在学校体育工作项目评估上发现不了问题,堪称全市楷模,值得总结推广。”2016年7月8日,我校园跳绳队代表光明新区在深圳市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展演。2018年5月,300名爱华跳绳王组成方阵代表光明新区在深圳市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四)师生共进,成事成人获幸福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学校要发展,教师首先要发展。爱华小学在办学实践中,坚持用办学理念中的“为生命的无限可能奠基”来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提出教师要三心:“敬业心、进取心、仁爱心”。我们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成长的机会,制定《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进行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审;改革《奖教奖学条例》,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积极性;通过入职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成熟课”,中年教师“创新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学科名师“精品课”等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创新开展师徒结对,抓好教师梯队培养。与此同时,我们还强调教师个体发展与团队建设要结合起来,实现团队建设和个人发展同步。既发挥团队的集体作战优势,又把教师个体创造性和能动性激发起来,引领教师实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目标。

猜你喜欢
爱华深圳市跳绳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次拔牙
学跳绳
跳绳
神奇的光
学跳绳
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