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2019-02-21 10:20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城区教育指导中心黎瑞萍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社团课题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城区教育指导中心 黎瑞萍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根本需要,是落实市、区“十三五”规划课题关于创建市、区特色学校文化的客观需要,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它既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校丰富内涵、优化管理、弘扬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整体规划、分步推进

我们根据国家、省、市、区的相关部署提出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制定了三个五年规划。第一阶段(2007年—2011年):专题学习,提高认识。通过邀请专家指导提升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指导中心和学校制定《岭南校园文化与品牌学校建设工作方案》,边探索边实施;第二阶段(2012年—2016年),研讨交流,深化认识。每校编制校园文化建设小册子,整个区域学校初步形成特色发展态势,一批个性鲜明、特色明显的学校申报市、区特色学校。第三阶段(2017年—2020年):推广成果、区域共享,区域内所有学校都成为特色学校。整体提升区域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我们已有广州市特色学校11间、番禺区特色学校19间。

二、面上着力,点上强化

为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我们在面上着力推进了“四大工程”:一是大范围专题培训工程。开展了《教育大讲堂》《岭南文化与特色学校建设》等系列专题培训。二是大力度提拔年轻骨干工程。近几年提拨40名年轻骨干走上领导岗位。三是大规模轮岗交流和“好班子”创建工程。近几年轮岗交流的校长和中层干部有30名。四是大手笔名校长培养工程。在支持优秀校长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开展了一是为期2年的“学校科学、优质发展策略”校长办学思想论坛,就科学优质发展的理念、方法、策略和途径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校长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更趋科学,使学校进一步朝内涵发展的方向迈进;二是进行校长讲堂活动,让名校长、卓越校长们分享学习的所思所想和办学心得,让思想得到碰撞,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在点上推进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全员培训。二是强化科研兴学。三是强化骨干培养。四是强化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建设。充分盘活和利用区域、学校的优秀资源,以学科为单位,举办推介名教师(特级教师、省市区各级名教师、学科十佳教师)教学模式、实践经验的学术研讨会,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中心组、教研片、学科组、工作室、课题组、师徒结对……团队学习,团队进步,团队成长。为不同层面的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培育项目,形成特色

开发特色项目,即学校形成某一方面的教育特色,这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初始阶段。因此,指导中心要求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开发特色项目。我们统一了城区社团课程时间安排,推动区域内所有学校创造条件大力开展社团活动(特色活动),在众多的活动中通过创新,形成富于特色的品牌活动、特色课程。以特色课程作为核心要素,巩固特色项目,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目前,城区学校组建了一批享有声誉的社团群体,项目涵盖了科技、艺术、体育、健康、军事、文学、武术、社会服务等。学校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活动,邀请有专长的家长、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导师。促进学校和地域品牌项目的发展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在积累、沉淀中发展,实现特色学校的创建,以提升区域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桥城中学开设了41个选修课程和27个社团,中心小学开设了语言艺术等42个社团,德兴小学开设了创意搭建等52个社团活动,富都小学利用新造职校的专业优势携手共建快乐社团,开设了思源茶艺等38个社团等。中心小学的“亲亲民族文化”社团、桥东小学的“娃娃小剧社”、富都小学的“七色光童谣”等10个社团获得了全国优秀学生社团的称号。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展示了城区学生成长之美。

四、同题共研,版块联动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观念转变以及促进“学校特色”深入发展,形成“特色学校”有明显的成效。还可以把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所牵涉到的关键问题与难点问题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实践告诉我们,采取“同题共研、版块联动”是促进弱校变强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是同题共研。指导中心先后组织42所中小学参与国家规划课题《区域性学校改革研究》和《市桥城区城乡学校协同发展的行动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学校交流,构建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模式,推动了城区的整体发展。

二是版块联动。去年,我们把已评为广州市特色学校的十间学校的创建成果发至辖区内42间中小学学习交流,并填写《创建特色学校情况一览表》,让学校相互借鉴。我们还加大城区学校间手拉手结对帮扶的力度,充分利用优质学校的资源实行对口帮扶促城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健全“互联学校、科组”的建设;要求帮扶、交流要赋予新的内涵,要“扶理念、立文化、建特色、创品牌”,要着力帮助被扶持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加强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手拉手活动每学期要做好计划、制定措施、总结成效。

我们还要求校长带头主持与建设特色学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校本课题研究,例如:桥城中学的省级课题:初中“达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侨联中学省级课题:初中“立品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南阳里小学省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实验小学省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东城小学校长的“军魂教育”特色文化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陈涌小学“剑道文化”特色课程推动学校特色化发展的行动研究;西丽小学“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德兴小学“兴德教育”特色课程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证研究等。由于各校校长亲自带头主持的课题,使该项目工作推进更具科学性、实效性、时效性、广泛性。

特色是学校内涵深化的体现。校校有特色,校校成为特色学校,将是区域新的教育理想和发展目标。我们将继续引领区域内学校践行“上品教化”理念,打造市桥好教育。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社团课题
缤纷社团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第一次写课题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