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教育”特色的构建思考

2019-02-21 10:20文江门市美景小学陈小锋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本真太极美景

文江门市美景小学 陈小锋

“美”是学校的核心文化,而“景”则是核心文化作用下所呈现的特色成效。又或者说,“景”是铸造“美”的一个动态过程。“美”与“景”互相作用,最终达到和谐一致的统一。

一、定位“美景教育”的三重意义

我们知道,定位一所学校的特色,不能随心所欲。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为何要把美景小学的特色教育定位为“美景教育”呢?

(一)回归美景之“本义”。美景小学位于江门市蓬江区堤东街美景社区,毗邻景色优美的东湖公园。这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美景小学”有幸在这里诞生,拥有这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名字。“美景”是指非常美丽的景物和色彩。美景使人心情愉悦,令人陶醉和向往。置身美景,可以消除烦恼与杂尘,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美景”是时代的呼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蓬江区建设“美丽校园”的号召下,打造校园的“美景”和教育的“美景”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美景小学拥有“美景”之校名,更应责无旁贷地打造“美景”教育,才不负其名。

(二)传承美景之“特义”。在江门五邑地区,说到太极,没有人不会想到美景小学;说到美景小学,没有人不会想到太极。所以,美景教育与太极特色已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而太极拳是中国的文化符号,是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三大理念是“太极共生,生命整体,圆道运动”,强调人身心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蕴含着刚柔之美、神韵之美和协调之美。因此,太极中有美景,美景中有太极。

(三)延伸美景之“涵义”。我们定位的“美景教育”,不但是表层意义上的校园“美景”,更是深层次的教育“美景”;不但是适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具有共性的素质教育,而且还是富有美景小学独特底蕴的个性的教育。所以,我们把“美景教育”定义为“一种以人为本、本真致美的教育”。根据“美景教育”的内涵,我们把“本真致美”作为美景人的精神,以这种精神鼓舞师生在学习生活上、在为人处事上做到如打太极拳一样,身心合一,形神合一。所以,具有美景人精神的人,则是纯真、纯美的人,上善若水,却又生机勃勃,利万物不争,却又不忘初心,积极进取。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遵循传承化、一体化、实效化、渐进化、动态化和个性化等六大原则打造“美景教育”特色。

二、确立七种美景标识

所谓美景标识,就是美景的符号和名片。根据“美景教育”的内涵,我们确立了如下美景标识:

(一)文化标识。无论从美景小学这一校名来看,还是从“美景教育”的内涵看,我们认为,美景小学的文化核心是“美”。从古至今,“美”是所有人的追求。对教育而言,“美”是一种德行,是一种人类文明共同认可的美好。对“本真致美”的“美景教育”而言,“美”是对“美景教育”高度的概括和最好的诠释,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教育,而产生不同的美好期待。对学生而言,是美好的学习生活的教育;对家长而言,是令人满意的教育;对学校而言,是越来越美好的教育。所以,以“美”引领“美景教育”继续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底蕴丰富,意义深远。当这种“美”在校园文化中不断沉淀时、不断内化时,“美”就成为了学校的“魂”。

(二)颜色标识。学校的两幢楼的主色调是蓝白色,学生的冬季校服也是蓝白色。蓝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这辽阔的景色都呈蔚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 理智、安祥与洁净。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除了有纯洁之意,还具有高级,科技的意象。蓝色与白色相配,表现出明朗、清爽与洁净。根据是“美景教育”的内涵,学校的标准色定为蓝白色最适合不过,犹如碧海蓝天,博大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三)命名标识。景物标识:我们给学校的两幢楼分别命名为“本真楼”和“致美楼”,把最具特色的大楼梯命名为“美步梯”,寓意走好人生的“美”一步。在学校的运动场中心,设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太极图。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把位于校门口的与学校同生同长的、坚硬美观的香樟树定为校树,把校道四周的芳香四溢的桂花定为校花。年级标识:年级姓名不仅表一个年级的符号,还有更深刻的寓意,成为学生成长的标尺。所以,我们给一至六年级进行了特色命名,分别是:一年级——纯美级,二年级——真美级,三年级——精美级,四年级——致美级,五年级——优美级,六年级——秀美级,每级的6个班也相应用上特色名。如一年级(1)班,即纯美(1)班……至六年级(1)班,为秀美(1)班。这样命名,旨在让学生通过六年的努力学习,锻造纯真、精致、优秀的品格。

(四)制度标识。我们确立的美景制度能作为学校的一种标识,是其充分实现了指导功能,以校本的“美”为核心,以“美”贯串整体制度体系,把“软性制度”注入到“硬性制度”里面,使硬性制度具有“美的思想光芒”。例如在评先评优制度中,我们以“最美”为目标追求,制定了《最美级组的评选制度》《最美教师评选制度》等等。

(五)课程标识。这里的美景课程特指美景的校本课程。目前,我校已组织编委,正在开发“美景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主要围绕“十美”进行渗透,分别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思辨美、艺术美、健体美、博学美、自强美、创造美、个性美等。每一项美都是从一年级至六年级逐层推进、逐渐深化,分别命名为《纯美篇》《真美篇》《精美篇》《致美篇》《优美篇》《秀美篇》。旨在经过六年的积淀,打造美景人的共性和个性,成就“纯真、精致、优秀”的美景人品格和“本真致美”的美景人精神。

(六)仪式标识。我们注重给学校的活动,注入仪式感。如一年级新生入学欢迎礼,我校就设计了让新生一起走过“纯美”“真美”“精美”“致美”“优美”“优美”等六个时光隧道的仪式,而六年级的毕业欢送礼,则就设计了让毕业生走过“纯真”“精致”“优秀”等三个时光隧道,寓意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美景学子已把“六美”内化为“纯真”“精致”“优秀”的美景人品质。

(七)行为标识。“美景教育”重要的行为标识是学生见到教师或来宾,所行的礼仪是抱拳礼,这也作为传播太极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推进十项“美@景”建设

(一)文化之美,特色之景。我们将以“美”的文化引领“美景教育”向前发展的同时,“美景教育”又不断塑造“美”文化,使“美”成为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成就“本真致美”的美景人精神和“纯真、精致、优秀”的美景人品质的核心灵魂。因此,我们用学生的心愿筑成的一个大大的“美”字,彰显在学校的“美步梯”上,让人一走进校园,就被这一“美”振奋心灵。每当学生走在“美步梯”时,都不忘记脚下的这一初心和梦想,不断前行。在“美”字两旁,并分别设有“中国梦、侨乡梦、美景梦”及“美于形、美于心,美于行”的文化主题墙,让“美”文化如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时刻熏陶师生的情操。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也以“美”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师生们以“美”作为精神和行动的指南,从而散发出自然而然的“美”。

(二)党建之美,前进之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因而,没有党建之美,就没有“美景教育”的前进之景。我们以“美美与共铸党魂,景景生辉圆伟梦”作为党建之美的特色。“党建之美”带动“最美支部”建设,促进党员同志真正成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路线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以此同时,我们也把“美景教育”作为书记项目推进,使“美景教育”以坚定的步伐沿着既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三)管理之美,和谐之景。我们认为管理之美,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既坦然、喜悦地去接受工作的安排,又能分发挥他们的独特的潜能,实现千斤重担人人乐挑、人人善挑、人人争挑的管理格局,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所以,我们以“美美与共促发展,景景生辉铸和谐”为管理之美的特色。例如,在繁杂的校务工作中,我们以“任君选择”的模式,由教师自主选择他们善长或喜欢的校务分工,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师资之美,战斗之景。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硬件,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我们以“美美与共展所长,景景生辉聚合力”为师资之美的特色,每学期通过“最美教师”和“最美级组”的竞选发挥榜样激励的作用,诠释“最美教师”的内涵和价值,激发教师内在成长需求,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教师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猜你喜欢
本真太极美景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本真
筼筜美景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独特美景
让语文教学回归课堂本真
海洋美景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