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复习探索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话题式

2019-02-21 10:20广州市第三中学李丽娟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词汇思维能力语言

文 广州市第三中学 李丽娟

传统的中考复习有横向的复习,如按照课本分册和单元次序进行复习;也有纵向的复习,如按照语法专项名词、形容词、动词等进行复习。但这两种策略在词汇的掌握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缺乏系统性,是零散的;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与语用能力的培养上缺乏融合性,是割裂的。这些问题根源在于在复习活动中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复习课教学认知与行为,从点状教学走向网状教学,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线,基于语篇情境,通过话题的深度探讨和情境任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其心智发展。

一、复习课设计理念

1.设计多层次任务,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认知过程维度上,人的思维能力从低阶到高阶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应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复习课并非只帮助学生系统总结语言知识,更应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对主题活动有高屋建瓴的统筹,基于话题文本,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和思维发展点,设计发展思维能力的多层次活动以使学生从语言的记忆、理解、运用到培养其分析、评价、质疑、审辩、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和体系,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多“说”,能“写”, 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给学生发展思维品质的空间,促进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2.创设真实语言情境,指向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复习课不应是单一的语言知识训练课,而是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提升课。在以话题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与话题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

具体来说,即师生以话题为牵引,围绕话题开展复习教学活动,如归纳话题下的常用词汇,提炼话题下的常用句型,运用话题下的主要语法,训练话题下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框架,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真实运用语言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复习课例分析

1.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兴趣与爱好”是初中重要话题之一,2011年广州中考书面表达也考查了与该话题相关的内容。初三学生对于该话题较为熟悉和感兴趣。语言能力方面,学生对该话题词汇有一定的积累,基本能够口头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书面表达呈现出句式单调、内容空洞等问题,写作能力尚待提高。思维品质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对于问题进行思考的能力,但思路较狭窄,逻辑思维较薄弱,写作思维习惯有待提高。

2.教学目标

基于学生思维品质维度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归纳、拓展并组织表示个人兴趣爱好的词汇、句型;(2)用本课所学语言和结构框架,有逻辑地、连贯地表达个人兴趣和爱好、理想职业及其理由;(3)指导学生运用“句式多样性”和“主题句到支撑句”写作微技能与策略,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写作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3.整体教学思路

整节课以Interests and hobbies为话题主线,以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及学生show time导入话题,通过设问以brainstorming形式激活学生头脑中与该话题相关的已有词汇,通过阅读输入,构建话题相关的句型和篇章框架图式,进而进行小组调查讨论交流,运用“句式多样性”和“主题句到支撑句”写作微技能与策略,随后呈现写作任务,在完成写作任务中综合运用话题知识、提升写作能力和发展不同层级的思维能力,最后进行写作评价和反思所获。

4.教学流程及分析

(1)Lead-in:Retelling

笔者借助思维导图,以retelling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该话题相关的教材课文和梳理课文内容,并引入主题。基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了思维导图展示课文中作者爱好发展的内容脉络,同时体现了课文的结构特性。该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清晰把握课文的思维特性,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词汇、语句的记忆和运用,强化学生对课文的逻辑思维过程、整体结构的认知。

(2)Show time and brainstorming

邀请一位学生现场展示其爱好——玩魔方,激发全班对该话题的兴趣,抓住学生兴奋点利用头脑风暴来激活学生大脑中与话题有关的词汇。随后,引导学生把激活的词汇按类别归类。

此活动一方面运用头脑风暴通过同类词联想和情境联想,激活了大量的词汇,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发展了学生对话题词汇进行分类的思维能力,使得零散的词汇组合成有序的话题“词典”,有利于日后的检索与提取。

(3)阅读填空语篇输入

整合话题资源,笔者设计了一篇主题为gardening的说明文,并以中考阅读填空题型的形式呈现任务。该任务要求学生理解并归纳概括文章的整体内容、分析上下文逻辑意义,特别是文章的篇章组织结构。学生通过完成该任务,理清了该文章的篇章架构,解决语篇研读的how层次问题。同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的适时追问:“Why are so many people crazy about gardening?”指引学生提取表达爱好理由的丰富句型,实现从词到句的话题资源积累,丰富了话题知识网络。

该活动设计考虑到学生完整的认知过程,要求学生进行衔接手段、谋篇布局的语篇分析和建构,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技能,更促进了其语篇意识的发展和认知的深化。学生在这个分析与归纳、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思维是主动的,真正成为语言思维的主人。

(4)小组调查分享

教师以自身职业发展为例,展示爱好与职业的关系。随后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听说任务:就“你的理想职业”为主题在本班展开调查。小组内分享自己兴趣爱好和理想职业,并阐释理由。汇报阶段,其余小组认真聆听并以表格形式做笔记,同时做好数据统计,随后以口头复述的形式再现并归纳汇报小组所展示的内容,邀请学生进行点评。此活动是语言知识运用层面的体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两个活动的延续和深化,又是下一写作活动的铺垫。

基于问题的合作讨论是课堂上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讨论,既是提升语境中话题知识与听说技能的过程,学生讨论、辩论、思考的过程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分组汇报时,学生需要认真倾听展示小组的演讲并认真记录,根据标准快速组织语言给予精当点评,逻辑表达自己观点。学生不知不觉已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交际,进行完整的、有理有据的阐述,促进了思维发展,培养了一定的评判性思维。

(5)写作输出

基于上一活动的调查结果,写一篇英语短文,向英文校刊投稿并就学校课程开发提出实用建议。

此活动创设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同时也是训练创造性高阶思维的契机。从口头调查到书面写作的落实,教学环节层层推进,为学生搭设了从词汇、句型到段落、篇章框架的内容以及写作微技能的脚手架。基于调查结果并提出建议的写作输出既有利于语言技能综合运用的提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缜密性、逻辑性、创造性等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6)评价和反思所获

根据评价量表学生对自己和小组同伴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对作品的优缺点和亮点做出判断,并提出修改建议,以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严谨思维习惯。课后学生根据评价建议完善自己作品。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课收获,让学生反思自己想法的生成、行动的过程、成果的形式、成长的收获。反思性思维是对事物及现象、思想和观念的审辨性认知,有利于提升元认知能力,即自我认识和调控能力。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对解决了的问题进行再思考,还要对这些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反思那些经历的思维方法及其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反思找到改进的方法,这就是创新思维的起点。

三、结语

基于话题的中考复习课是语言能力发展与实践的过程,更是学习者的思维发展过程。在复习课教学时,要做到知行相依、思行相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合话题资源,为生所用;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语言的训练点和思维的拓展点,让学生积极思考、深度参与。通过创设有梯度性的不同的任务,将知识导入、话题知识复习、文本拓展阅读、听说训练、写作输出等语言训练活动与不同层级的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有所成长,思维品质就会有所发展,以期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词汇思维能力语言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培养思维能力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语言是刀
培养思维能力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