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学习动机之力,为自主学习扬帆

2019-02-21 10:20文清远市清新区第一小学蔡慧君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测验学习动机竞赛

文清远市清新区第一小学 蔡慧君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可产生很不同的效果,良好的学习动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与改善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联系,因学生使用现有经验不能解决当前的新问题,从而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进而通过积极的探索去消除心理上的冲突状态,形成自主学习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借助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推动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新知识,从而形成新能力。例如。我在讲授《爱莲说》一文时,我画了一朵九瓣的莲花。我还没画完就有几个活跃调皮的学生说:“老师,你在画香蕉吗?”当时,我一愣还没反应,已有好几个学生在暗暗偷笑,但我脑子一转:“嗯,第四节课了,想必同学们也饿了,老师特意画了香蕉慰劳大家,但同学们要用自己的智慧来换。想要香蕉的同学就要告诉老师:本文一共写了莲花哪些品质,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此时,同学们脸带笑意,纷纷举手回答,早已忘记饥肠辘辘,也卸下一脸的倦容,师生打成一片。顺着学生的思维导势,创设学生喜欢、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然后因势转入学习内容,师生融成一片共同探讨、解决,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况下,创设适宜的疑难情境,让学生产生想去了解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通过作业来实现。如在讲述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我的自传》时,我介绍了写自传的必需要素和可选要素,让学生据此评说、表演自己的独特个性,并让同班好友评价。如此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致学生兴趣激增,以“个人小传”为话题的作文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愿做、想做、乐做。

二、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可以进一步激起他们要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平时的常规作业、练习、测验,教师都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弄清楚错的原因,进行改正,特别是测验。如我让我班的学生定制一个目标表,每次测验前根据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和复习程度来确定目标分。测验后与目标分作对比,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可让学生在更正错误的同时,写写考后小结、反思。小结哪里做得好,哪部分失分多、掌握不全面;反思今后如何改进学习方式,以便查漏补缺,完善学习系统。只要学生能一直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信心应付当前的学业,他们就会对学习持有浓厚的兴趣,也会主动地探寻更深奥的知识。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持久性,否则难以起到激发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三、适当开展竞赛

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作为诱因,通过激发学习者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交往内驱力来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我设计了一张名为“谁是最好的?”的评价表,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比赛项目包括课堂纪律、朗读、背诵、表演等的评比,获胜的小组可得当相应的奖励。实践表明,竞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但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如若学生出现了消极情绪,教师一定要及时疏导,因此一定要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活动。

在竞赛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打破自己以前的记录为目标,提供种种的可能性,有层次、有计划地设计竞赛题目,有目的地照顾待进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爱上学习,进而主动学习。

四、正确使用评价

正确的表扬与批评给学生提供了行为适当与不适当的信息,因而具有强化功能,即具有保持巩固正确行为,消除不正确行为的作用。从影响上看,表扬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绪和成就感,进而促使其对学习活动、学科内容更有兴趣,从而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也是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评价方式。

“正确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如我班语文课上开展一分钟演讲的活动。开始,每位上台演讲的学生都“自觉”地降低音量,低头说完敷衍了事,任凭老师说破嘴也不见有所改善。为此,我特意抽一节课给同学们上“心理课”。一上课,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规则很简单:首先轻声说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接着用平时的音量再说一次;然后大声地再喊一遍;最后撕破喉咙“鬼哭狼嚎”地叫一次。谁能按顺序、有规则地叫喊,谁就是赢家。学生个个拍手叫好。游戏还没开始已有人跃跃欲试。平时胆子小的同学也在热烈的氛围影响下加入游戏。每个同学使出浑身的劲拼命地叫喊,越喊越带劲,越喊越自信。我笑呵呵看着他们问:“小声说和大声喊有何区别呢?”学生茫然地看着我,不知我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于是我娓娓道出游戏的目的,学生们恍然大悟。第二天的一分钟演讲,演讲者的声音大了,信心足了,效果好了,而且演讲的内容更有质量了。由此可见,学生们在演讲之前都进行了主动的学习,如收集资料,修改内容等。

教师要深知此道理,并恰当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上,以鼓励、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通过揭示或暗示,用“揠苗助长”的方式诱导学生,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享受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玩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培养语文的各种能力。这样不也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吗?

猜你喜欢
测验学习动机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