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2019-02-21 10:20文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中心幼儿园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沙包器械民间

文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中心幼儿园 陈 敏

一、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幼儿沉迷于平板或者手机游戏,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却不想动、不爱动,“运动能力弱”成为了网络时代幼儿的新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兴趣。民间游戏富有娱乐与趣味性,花样繁多,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活动的情绪;幼儿注意力水平低,往往急于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简单易学,容易掌握,是比较适合幼儿的运动,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容易激发参与兴趣;很多游戏需要借助器械,幼儿园大多场地有限,器械的存放就成为一大难题,民间体育游戏受器械和场地的制约性低,很多游戏需要的器械较小甚至不需要器械,用一个小小的场地就可以玩起来,提高幼儿的运动次数,增加幼儿运动的兴趣。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动作发展

幼儿正处于成长关键期,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提供适宜的锻炼机会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动作发展是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重要目标。民间体育游戏游戏种类繁多,需要幼儿进行大量的跑、跳、平衡等肢体活动,有利于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肢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中的“跳皮筋”、“老狼老狼几点钟”等一类含跳跃、奔跑动作的游戏,在游戏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幼儿心肌收缩能力,促进脉搏输出量的增加,有助于幼儿心血管的健康发展,“跳房子”、“弹球”之类的游戏,可以加强幼儿手脚协调能力,增加幼儿肢体的灵活度;“踩高跷”则对幼儿的平衡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夹弹”、“翻绳子”等游戏主要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在幼儿园里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王子病、公主病”等。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幼儿学会与别人沟通,学会与别人和平相处,这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社交能力。“拍手”需要2个人参与;“抬新娘”需要3个人参与;“抢老虎”需要3个人参与;“老鹰抓小鸡”则是需要更多人参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助与互助来完成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交际与合作能力,实验证明,积极的结伴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化。

二、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运用民间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游戏氛围

提起童年,很多人的回忆里都会涌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蓝天下,与小伙伴们在绿荫的草地上捉迷藏、扔沙包、丢手绢。这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民间游戏不仅给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而且给了孩子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还可以让幼儿学会包容、关爱、分享、合作、思考等。

在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逐渐被各种玩具与高科技替代,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去户外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很多80后、90后的幼儿老师对民间游戏都玩得挺少,导致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缺乏氛围,老师只能照葫芦画瓢的开展活动,徒有其形,缺乏神韵。

(二)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活动中的渗透不足

1.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器械不感兴趣

民间体育游戏种类繁多,要想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体验,光靠有限的保教经费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购买的很多游戏器械在设计及材质上未必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设计不合理之处的比比皆是。另外,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器械多有时代的烙印,照搬到现在也是难以实现的,比如传统的“滚铁环”多用自行车轱辘,而现在这些废旧零件很少,也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对器械的创新势在必行。

2.民间体育游戏的情境性导入不足

之所以是民间体育游戏,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生活情境性。要想让幼儿喜欢民间体育游戏,首先要给幼儿相关的经验准备,真正理解游戏与生活的联系。如:“拉大锯”是游戏情景是木工锯木头的动作在游戏中的体现。

3.缺乏民间体育游戏与生活的融合

很多老师仅仅将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户外活动的内容,没有将其与幼儿生活深度融合。其实除了户外活动,民间游戏还可以在其他一日活动中渗透和运用,比如,可以利用入园环节、转换环节、区域活动等时间,积极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拍手操”、“石头剪刀布”等技巧性、反应性的民间小游戏可以在过渡环节帮助幼儿有序转换。

(三)教育价值挖掘不足

民间体育游戏因其自由性、随意性与趣味性较强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也无需进行严密的设计和精心的组织,所以开展得较为频繁。大多时候幼儿老师对民间体育游戏原始素材的价值和时代性缺乏深入的分析与挖掘,多数幼儿园在引进民间体育游戏时采用的是“拿来就用”的原则,缺乏在原有基础上的再创造。

三、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一)家园同乐,营造游戏氛围

很多家长对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游戏记忆犹新,为了激发孩子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教师可以转变观念,变游戏提供者为平台提供者,引入家长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在民间体育游戏上的优势。一是对游戏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幼儿学好民间体育游戏,必须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民间体有游戏是很多家长快乐的童年回忆,玩这些游戏时所表现出的热情会感染孩子,将孩子带入游戏。二是对游戏的熟悉度。家长们儿时经过了千百遍的练习,对游戏的玩法已经烂熟于心,只要教师予以专业指导,家长就可以创新出很多新玩法。另外,家长的参与也会让家园两方面形成一种游戏氛围,既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提升。

(二)有效利用学校资源,挖掘教育价值

合理利用材料制作民间体育器械,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内容。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借助家长资源,自制多种运动小器械,如多用的竹竿桶、小磨坊中的滚筒、梅花桩、鞋盒走、打门球等,大幅度的提高幼儿参与面,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制作这些小器械时,老师们花足了心思,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比如材料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参与制作的可能性、以及器械的童趣性。

其次,民间游戏器械的改良和创新,使它们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如在小班阶股,我们投放用布和沙土制作的大沙包,因为其轻巧的特点,孩于们可以抛接,可以投掷,既安全又发展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在中班阶段,我们投放了拖着泥巴的沙包,孩于们一头抓着长线,玩起了沙包游戏,为学习踢健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班阶段,我们投放大小、形状、材质不同的沙包。强子们在游戏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沙包,或自由玩耍,或两两合作,玩得不亦乐乎。

再次,将器械一物多玩。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在选择器械上,我们注重启发幼儿将器械一物多玩,要求幼儿既能完成目标又能创新的发挥器材的新功能。鼓励幼儿通过创新的器械有创新的玩法。小班的沙包,进行了再创新,做了个九宫格木架子上面贴上小动物,引导孩子进行沙包找朋友游戏等等。如此多样的玩法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还可以将民间体育游戏器械融入早操,创新早操形式。我们将小班早操创设了调皮的小猫钻山洞、跳圈、触碰风车、小猫变木头人等游戏情境,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同时发展了走、跑、跳、钻等动作技能。中班可以选择富有民间特色的早操器械霸王鞭,利用霸王鞭设计操节,让幼儿感受民间游戏器械的乐趣。大班可以用筷子道具作为器械操,同时选择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跳竹竿作为游戏环节,感受高山族人们的娱乐活动同时,动作也获得了发展。

最后,挖掘教育价值。民间体育游戏要想真正融入幼儿园,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去衡量,分析其运动特点及适宜性,同时考虑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并与幼儿园原有的体育活动相结合。由于民间体育游戏多属自发性质,因此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容易忽略运动技能方面的训练,使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如走、跑、跳、钻、爬、滚、攀登等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部分游戏只是某一动作的简单重复,如果不对游戏进行进一步的设计,难以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如:盘脚盘、拉大锯等。

另外,很多的民间游戏可以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像“听我说”的民间游戏,不仅促进了幼儿辨别方向、时间、空间的概念,以及物体的速度,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在传统玩法的基础上创新玩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猜你喜欢
沙包器械民间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丢沙包
扔沙包
缤纷沙包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健身器械
自抛击掌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