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9-02-21 10:20文博罗县罗阳城郊中心学校黄敬松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应用题数量数学知识

文博罗县罗阳城郊中心学校 黄敬松

无论哪一阶段的数学教学,都具备极为重要的特质,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应用。数学知识不仅体现在小学教育阶段,还贯穿整个教育始终,从时间上分析,足以体现出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扎实的基础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这就突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占有很大比重,因此,需要教学进行有效的应用题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不足

现行的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解、学生后练习”,在对学生进行训练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指导,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从。在实践教学中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前设计的应用题,结构和形式上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二,部分教师在设计应用题时,忽视了汉语语言的丰富性,而是用枯燥的语音进行设计,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应用题的知识魅力。第三,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将数学知识独立于生活之外进行讲解,学生也无法将生活与数学进行结合,只能采用机械、固化的形式进行解题,促使学生认为数学应用题毫无生机和活力。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途径

1.设计贴合现实生活的应用题

应用题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的集中体现,向小学生传授数学应用题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现实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资源,教师应打破数学教材的禁锢,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新闻等生活元素,使应用题教学尽量的贴合现实生活,将数学应用题成为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的具象事实,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

设计出贴合现实生活的应用题,例如:“星期天,学校组织去公园游玩,总共有29个人,公园门口价格表上显示:单人是10元/人,团队(30及30以上)可享受8折优惠。请问应该选购哪一种票最实惠?计算过程如下:个人票:29×10=290(元),团队票:30×10×80%=240(元),可得购买团队票最优惠。”这个例题引用班级,能刺激学生主动解题,并对解题思路进行讨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学生的兴趣进行设计,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

2.丰富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思路

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解题经验不足,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习惯性将问题复杂化,并按照一般套路进行身体、析题。究其原因,是教师在长期的应用题教学中,不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解题时受到制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搭破定势思维禁锢,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

例如,教师可进行如此设计:“明明家要铺地砖,明明要求加入铺地砖的工作,爸爸告诉明明,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为3公分,要铺满整个房间的话需要50块地砖才可以。此时,妈妈提出问题,如果改铺边长为5公分的正方形地砖,那么需要购买多少块地砖呢?”学生解答这道应用题时,往往会采用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审题。此时,教师在讲解这道题目的过程中,应侧重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学生通过现有的知识网络,结合现实生活,所列出的解题步骤可以是3×3×50÷(5×5)=18,也可以是50×(3×3÷5÷5)=18。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还有效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

3.高度重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数量关系为契入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以此引导学生逐渐了解应用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应用题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在学生充分了解应用题之后,促进学生应用题解题准确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指正学生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准确解题。

例如,在例题“红红家养了10只鸭,另外还养了一些鸡,其中鸡的数量是鸭的数量的2倍还多了4只,问红红家一共养了多少指家禽?”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线段的方式,理解题目给的数量关系,红红家了养了10只鸭,就用一根线段表示10只鸭,鸡的数量是鸭的数量的两倍还多四只,就在这条线段后面,画两根同样长的线段,再多4只,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基本理解鸡鸭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应用题变得十分简洁明了,解题的思路也更加清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其中,并经历了观察。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数量数学知识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统一数量再比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