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导入的思考

2019-02-21 10:20文惠州市龙门中学王景桃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一节课环节内容

文惠州市龙门中学 王景桃

课堂导入,又称为导课,是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的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精彩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与本节相关的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形成渴求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想我学”变成“我想学”的效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原动力,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人对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非常深刻的,导入作为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上,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住,不同特点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巧妙设计导课环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高中生物课堂导入中的不良现状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一步,通过平时的推门听课及有关的调查发现,目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直接把导入省去,有导入的课堂中,能发挥导入功能也只有一部分,归纳起来,存在的不良现状包括以下的方面。

1.随意导入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导火索,它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在平时的推门课中,笔者发现有部分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某某内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某某内容。”本来上节的内容与本节是没有联系的,结果教师却牵强的套进去。

2.无导入设计

无导入设计或随意导入是教师对导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主要表现。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只要把教学任务完成,把重点、难点讲清讲透就行了,这是一种应试教育。这种教学观对学生是不利的,没有导入的课堂,学生难以从课间散漫状态中集中注意到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学习困难生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

3.有形式,缺乏有效引领,无实效

有些教师为了突出新颖性,活跃气氛,对导入的材料没有作深入的思考,只有形式上的创新,导入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主题不突出。这种设计看上去好像很精彩,气氛也很好,但当导入环节已经结束,学生还不能从导入中明确本节学习目标,起不到引领效果。一些教师导入时主次不分,所选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模糊。

4.导入一言堂,缺少师生交流

在高中生物课堂导入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一言堂”的导入大有人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导入的气氛沉闷。闷导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的思维。这种气氛还会影响到后续的各个环节,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二、高中生物课堂导入存在问题的剖析

1.部分教师认为导入作用不大,可有可无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过程和情感体验,导入作为教学过程的开始,有其独特的功能 ,但在急功近利的应试原则的主宰下,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新内容讲解、巩固和习题训练上,更有教师认为导入只会浪费时间,并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导入成了可有可无。导入的功能侧重于培养情感,积极的情感态度所发挥的效果是无法估量的,它能使学生变得主动去学习,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其他环节没有替代的。有效的导入还有引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一节课的目标,有目标学习才有方向,更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高中生物学具有与生活实践有密切联系的特点,生物教师在导入时要充分利用这特点,发挥导入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2.缺乏经验,过于追求形式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要使导入精彩并有效,需要一定的专业积累。导入时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节次及不同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基础较薄弱的班级,我们导入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注意,可以多点使用直观的方法导入,如图片、视频、讲故事等,而对基础好的班级,导入的重点是启迪学生的思维,除了用直观导入法外,还要设计具有导向作用的、有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但有些年轻的教师对导入出现了误解,为了吸引学生,在一节课出现多次的导入,结果出现了时间上的浪费,导致整节课时间不够。

3.没有充分研读教材,不能把课程有机地整合

“温故导新”是有效导入的重要方法,有意义的导入的先决条件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进行深化和拓展。有效的导入应该以旧知识为基础,引申出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教材,并有机地整合课程,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高中教师必须把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三个主题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好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明确每个内容存在的联系,融会贯通。

猜你喜欢
一节课环节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主要内容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