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019-02-21 10:20龙川县第一小学黄淡莉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异质组内组间

文 龙川县第一小学 黄淡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时代召唤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才,合作将是一种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发挥了他们的互助精神,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而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科学合理分组,明确责任分工

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促进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的组成应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做到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成员个人的学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获得、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心理效应,在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时,小组就会变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所以在布置组员活动中,教师应严格加强指导,使学生们清楚组内成员会有明确的分工,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和角色。

二、体现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大部分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参与而使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或者个性内向的关系导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在等老师注意到他们,点到他们的名字时才愿意开口,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通过课堂实践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对这种现象是很有帮助的,那些平时不敢在全班级面前发言的学生愿意在小组里面与其他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能得到同学的赞赏或者得到同学的帮助,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达到最终目的,使学生都敢于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坚持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认清自我,更上一层楼。《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激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种鼓励性语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

三、教师转变角色,注重过程调控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意识应体现在:协调意识。合作学习涉及多个要素,涉及多名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激发意识。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要能起到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的作用。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参与和监控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必须在教材、教法研究和学生方面狠下工夫,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励,启发思维、开阔思路、疏导疑难等。因为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会出现困难,甚至只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点拨和引导,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将学生引向一个更高层次的探究性学习之中,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就发挥到位了。

猜你喜欢
异质组内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