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巧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2019-02-21 10:20文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陈小科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考题人和事品德

文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 陈小科

小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开放性大、综合性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好《品德与社会》学科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品德学科的教师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进入初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的品德学科教学经历谈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五点做法。

一、运用历史、地理、时事等学科知识辅助教学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材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是与历史、地理知识相联系的。在讲述课程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历史、地理、时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溶入渗透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对课文知识内容进行拓展,这样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知识,起到增强课堂教学成效的作用。如,我在讲述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第六单元主题四“黄河在怒吼”时,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向学生阐述中国长达14年抗战的艰辛,让学生铭记抗日英雄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所作出的贡献,记住中华民族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结合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形势和我国所面临的机遇挑战,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民族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奋斗目标。

二、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进行说理教育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部分设计的学习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用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和事进行举例子说明,这些人和事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为学生所熟悉,运用这些人和事进行举例子说明比起只是简单空洞的说理教育更有说服力,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

三、组织调查访问,进行探究性学习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学科有些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去探究感悟学习,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也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长陪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课前或课后的调查访问,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更容易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去感悟得出一个道理,这样会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如,我在讲述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主题一“家乡人生活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时,我在上课前就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回家按下列表格访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有关衣食住行的情况。

通过学生本人亲自参与调查访问,使学生对各个时代衣食住行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得出现代人民生活进步很大的结论,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对这一学习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进一步的阐述说明人民生活进步大这一观点,学生就能轻易理解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

四、组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通过讨论交流学习更有助于掌握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记录员,让学习小组长带领小组针对思考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通过先让每个组员讲出自己的观点由小组记录员将组员的发言进行记录汇总,接着小组成员对思考题的答案进行共同讨论交流,最后统一小组的答案由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表述交流,教师结合各个学习小组讨论得出的答案进行点评最后得出思考题的正确答案。

五、运用多媒体、微课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不易讲解的知识内容,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微课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直观音像和视频的展示,或使用微课视频技术就某个知识点进行分解演示讲解的形式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容易掌握的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如,我在讲述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中的“认一认祖国政区”这一课题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国的行政区,我播放了成都温江地理老师罗春根据流行歌曲“小苹果”曲调改编成《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视频给学生看,学生在课堂上听着熟悉的“小苹果”曲调看着不一样的歌词感到很兴奋、很好奇,有些学生听得摇头晃脑,有些学生甚至跟着熟悉的“小苹果”曲调唱起了新版的《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歌曲,这样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原来比较呆板难记的34个祖国省级行政区通过歌谣的方式使学生轻松的掌握。

猜你喜欢
思考题人和事品德
生与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樱桃手工坊
品德
我永远不会忘记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减法变成加法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