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2-21 10:20文韶关市特殊教育学校刁颖婷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聋生美术教学方法

文韶关市特殊教育学校 刁颖婷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美术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是内容上的变革,也是教学方法的变革。聋生是社会弱势群体之一,通过系统的美术教育,他们可学到一技之长,有助于摆脱先天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融入社会,甚至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激发潜能,提高聋生自我效能感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与技术的反复训练,忽视了聋生的主动性,更忽视了对聋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保护。因此,创新的美术教育,需要确立聋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同时,针对聋生观察能力强的特点,美术教学更要注重对其审美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学方法是特殊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途径。创造力不等同于学习能力,也不等于高智商。但自我效能感低的聋生,创造力就会严重受限,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对每一个聋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

事实证明,每个聋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面对同样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个聋生的特点,才能更有利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出他们更大的创造力。

由于听力障碍,聋生对美术专业词汇的理解会受到一定限制,教师应选择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运用聋哑人普遍交流的形式——手语与他们交流,用最简单的手势表达出美术课堂教学中通俗易懂的专业术语,让他们对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和更强烈的美术表现欲望。同时,聋生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肯定、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和发掘他们的潜能,从而提高聋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关注学生,提高聋生学习积极性

美术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开展的教与学双边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由于残障学生的特殊性,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把感恩教育作为美术教学中的必备内容,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学习,被爱包围,享受有尊严的生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会让聋生终身受用,创新的美术教学需以启发性和直观性为教学原则,不断更新适合聋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论语》有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硬牵着聋生按照老师的绘画要求走,不是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而是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把聋生的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让其心态模式从“老师让我画”转变为“我很想要画”,才能真正激发出创作潜能。聋生的依赖性较大,美术教师不仅要启发他们动脑,还要引导他们动手,鼓励聋生勇于克服困难,自己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只要克服了第一关的畏难情绪,后面的学习就会顺畅许多。

三、创新发展,激发聋生学习创造力

《聋校美术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进行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生活化美术教育,即通过让聋生亲身去感受生活,探讨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美术表现积累情感经验与其他有用的经验,奠定良好的美术表现基础,最终达到愿说乐画的程度。

特殊的氛围、浓郁的特色对聋哑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对视觉艺术的运用,让聋生通过观察美术形象进行思考、分析和创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一直以来,特校教师容易被一种观点所左右,认为聋生思维呆板,不能举一反三,却很少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聋生的已有知识水平?面对大量同班不同年龄不同接受能力的聋生,我们是否也只是把知识生硬死板地灌输给他们?这样的本位思想,造成了美术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的局面。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美术教师只注重绘画成果,而不善于捕捉学生对每幅作品的思考与认识,更发现不了学生绘画思维中不同寻常的火花。

事实上,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同一个内容时,也存在着认知差异、情感差异,以及学习能力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这句话对于美术课堂教学特别适用。例如,《植物写生》这一课的作业布置,便可以使用多种方法供学生选择:1.借助实物联想创作。学生可以认真观察窗外某种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并想象在植物周围还可以添加其他什么内容。2.借助图像联想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老师课前播放的植物生长图像,回想植物生长的过程,并画下来。3.实物记忆创作。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心中最美丽的花,让老师猜猜是什么花。

在这么多选择中,总有一个是学生感兴趣的,从而让她们感受到绘画的乐趣。这种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联想记忆,提高其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作能力。

每个教师都要善待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学生画了一种也许在正常人眼中是很“难看,不成形状”的花,但只要他能说出哪里是茎,哪里是花叶,老师就应该适当给予鼓励,细心引导他画完之后去观察植物的结构即可。切忌大张旗鼓说:“你画错了。”这会挫伤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把握好教育的尺度,给学生展示个性和创意的机会,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心底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个性。

聋生由于没有语言参与,其思维发展受到影响,思维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用分散思维(局部)和集中思维(整体)相结合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多次循环,直至问题解决。除此之外,由于聋生大多自信心不足,教师要引导他们大胆想象,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说过:“学习贵在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

学校美术教育越来越成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促进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特教美术教学的改革创新也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与发展。这将进一步激发特校的美术教师在专业上不断提高,为聋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成为聋生美学上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聋生美术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创意美术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