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小学生“三礼”教育之我见

2019-02-21 10:20文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中心小学潘颖瑜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礼仪行为习惯

文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中心小学 潘颖瑜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能起到促进作用,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近年来,我校努力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把“三礼”(礼仪、礼节、礼貌)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明确认识,把德育摆首位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学校应把培育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作为学校育人的首要任务,应从培养“四有”一代新人,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二、高度重视,建立工作机制

“三礼”教育是通过基本的礼仪、礼貌、礼节的教育使学生自律自省,明确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懂得如何关心尊重他人,以达到将来能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它既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基础性教育,也是综合性教育,全面体现了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学校应充分认识开展“三礼”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体现,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队伍,明确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和“三礼”教育常规。要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具备的各种礼仪,结合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制定学生礼仪行为细则。

如我校的“三礼”教育活动就围绕“分段实施、逐步推进、突出重点、总结提高”的原则,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有校园礼仪教育,也有家庭礼仪教育,还有公共场所礼仪教育,并建立了评价机制,有学生对照“三礼”教育规则进行的自查,也有学校组织进行的检查评比和表彰。整个教育活动有实施计划,有时间安排,有措施,有检查等。

三、形式多样,务求收到实效

学校应改变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知识竞赛、主题班会、诗朗诵、文艺节目、故事会等。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如体育课进行集队、示范、练习、竞赛时的礼仪行为训练等。要在校园文化中彰显“三礼”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橱窗、教室文化宣传“三礼”知识,橱窗里面有“三礼”知识、“三礼”标兵的照片等。

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要通过学习,也要通过实践。“三礼”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知,而且还要使学生行,在知和行中,更重要的是行。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懂得了在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的有关礼仪后,就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锻炼、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定期评选“三礼”标兵、“三礼”示范班、文明学生、“三礼”先进班级等,使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巩固,从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如我校的“三礼”教育活动就采取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进行,如班会、广播、宣传栏、知识竞赛、征文、故事会、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家校配合,努力形成合力

“三礼”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生,还要延伸到教师、家长。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也是“三礼”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极为重要。因此,学校可在教师中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教师自身的良好形象感染、教育学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三礼”知识培训,提高家长的礼仪意识,使家长也努力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影响子女。如我校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升旗、班会、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和邀请部分德育方面的专家为师生上课以及召开学生家长会等形式,向师生和家长宣传“三礼”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师生、家长形成共识,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总之,学校要朝着“教好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通过一个家庭带动大批家庭”的目标,认真地把“三礼”教育活动坚持开展下去,并努力取得成效,就一定能让更多的孩子知书达理、懂得交往、学会做人。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礼仪行为习惯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