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打造成长的阶梯

2019-02-21 10:20文深圳市龙岗区龙园意境小学凌奕晖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成才子女家庭

文深圳市龙岗区龙园意境小学 凌奕晖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下一代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奠基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

那么,家庭如何才能发挥其德育建设的重要阵地的作用呢?

一、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1.过分溺爱

现代家庭在二胎政策放开前多为“独生子女”家庭,“顶在头上怕摔,捧在手上怕冻,含在口里怕化”的心理,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懒惰、贪图享受等不良品性。由于家长的惯养,使孩子始终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环境中,遇事只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形成自私品性。当父母照顾他们时,大多数子女心安理得,毫无反应。当提出想再要一个孩子时,有半数的父母反映,其子女明确表示反对、憎恨、甚至极个别的子女说“要了孩子,我就给掐死”。由于父母的过分疼爱还养成了子女挑吃、拣穿,不愿劳动、害怕吃苦等不良品德。

2.不良的教育方式

部分家长在学业上对孩子抱有较高期望,对子女容错性较低。一但孩子达不到目标或出现错误,有的家长动轧打骂,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说谎、作弊、自卑、怯懦随之产生。部分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肯定,平时虚报表现,考试时,则投机取巧;有的涂改成绩册或干脆撕掉成绩册。在分数的指挥捧下,家长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过度焦虑、恐慌。

3.对孩子期望过高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智能型人才,为了孩子的前途,充分利用双休日加大投资,倾注精力,忙得不可开交,如请家教、买乐器、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各类特长班等,尽力为孩子“充电”,剥夺了孩子参加劳动,走入大自然、参与实践,关心社会与他人的权利和机会。有的家长因为种种的原因,常把自身成长的过程中的“遗憾”,用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成才”的期望过高。

二、选择好的方法途径

1.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做孩子榜样

家庭是一个城堡,为人父母应该精心为孩子营造一个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许多事实证明,宽松、民主、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紧张、专制、恶劣的家庭气氛是孩子的性格、品德、能力正常发展的极大障碍。父母应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把做人的道理及父母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从而培养孩子活泼、进取、勇敢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真正的明白:要想成才,先要学会做人的道理。

2.克服“棍棒和责骂式的教育”

现在有不少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是棍棒或责骂式的教育,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当孩子一做错事,常常会横眉怒目、大发雷霆,有时忍不住要痛打孩子一顿。实际上,“打”只能暂时让孩子驯服,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会自我控制,千万别“出言不逊”, 一定要注意“严”的尺度和方式,不要将孩子作为发泄自己情绪的对象。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孩子才不至于步入歧途。

3.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赏识教育”能让您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老师永远是他的坚强后盾。

4.停止指手画脚的评论

为人父母不要急于评论其她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免得在最后你发现也许你还没有她们做得好。一个家庭看似正确的东西对于另一个家庭来说,也许是行不通的。最重要的是:要记住给孩子他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做父母的也有不同的要求与习惯,只要不存在虐待与冷淡孩子,我们就不要去絮絮叨叨地评价别人的教养方式。

5.理解孩子,经常跟孩子交流

理解孩子,常和孩子交流是家庭心理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一般聪明的家长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孩子指手划脚,总想把孩子的言行框进自己设想的规范,“不行”“不准”“不应该”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拉长了彼此的距离。家长应经常腾出时间来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目前的需要与兴趣,与孩子谈一些有意义的话题,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猜你喜欢
成才子女家庭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