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外阅读 立足课内教学

2019-02-21 10:20惠州市第二小学王秀妹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丑小鸭蜻蜓课外

文 惠州市第二小学 王秀妹

小学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和教学的重点,不管是在现阶段的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还有以后的工作,阅读都无处不在。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几乎包含了“字、词、句、段、篇、章”等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收信息也是主要通过阅读,从而给出相应的行为;在日常生活应用,阅读更是渗透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学生传递各种信息。因此,阅读的重要性不可不重视。

在小学阶段,“阅读学习”是学习语文的本质。所有的知识点和题型首先就是要阅读,对课本学习是阅读,解析文章也是阅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在于阅读能力,以及对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好课内阅读,再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延伸,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增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效果,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需要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衔接,从而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真正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下面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在立本课本,延伸课外阅读进行深入学习。

一、发挥预习的作用,搜集课外阅读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利用预习,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资料中收集与本课堂知识相关的资料,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比如在学习《放飞蜻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与蜻蜓相关的资料,留到课堂上交流。课前,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资料,也有学生到网上搜集了与蜻蜓相关的信息,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能经常看到蜻蜓,但是通过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分享,让教师感到非常的惊喜。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了很多课本没有的知识点,比如,蜻蜓的身体各组织的结构特点,以及了解到蜻蜓的平衡感是通过尾巴来保持,还有复杂的眼睛结构,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组成的,又称为“复眼”;还有的学生搜集了很多许生动的蜻蜓图画;还有搜集了与蜻蜓有关的谚语、古诗;喜欢科学的学生还通过对蜻蜓的深入了解,认识到直升飞机的制造原理……通过学生课前的课外阅读资料预习,提高了课堂的交流氛围,也对课本知识快速了解掌握。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融合知识,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从教材的情节入手进行拓展延伸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时,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文章,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延伸,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和学生学习《丑小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会做什么?会有怎样的经历?”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有的学生说丑小鸭变成天鹅后,回去找她的妈妈和小伙伴,小伙伴都非常惊讶,和丑小鸭认错,请求原谅,丑小鸭宽宏大量,原谅了他们,并向丑小鸭保证以后不会恶意对待别人。从此,丑小鸭和伙伴们、和鸭妈妈、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还有的学生说,丑小鸭遇到和它一样的遭遇的丑小鸡。丑小鸡受到小伙伴的排挤,非常沮丧。丑小鸭便把自己的故事分享了给小鸡,鼓励小鸡乐观积极的生活,一定可以得到自己的幸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情节延伸,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有效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

三、选用经典和学生拉近距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细腻,用词恰当。但教材的内容有限,一个课堂时间有限,教材一般只选取一个片段,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师应该选取课外经典,满足学生的求学欲望。比如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文时,小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感兴趣,激发了对林冲身世的好奇,以及对柴进的人身好奇,但因课堂时间有限和篇幅限制,无法为学生一一解惑,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若教师可以趁着学生对人物产生浓重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推荐与文中相关的经典文学《水浒传》,让学生课后自我阅读,再针对的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对课外知识进行深入延伸,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四、从文章的作者入手进行拓展延伸

每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可以对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将作者的每个阶段的经历和作品贯通起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境界与作者的心境达到一致。比如在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勃雾浓云愁永昼》时,先为学生介绍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学生根据这两首截然不同的情景的诗,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作者不同时期的经历和背景。

猜你喜欢
丑小鸭蜻蜓课外
小满课外班
丑小鸭摘花瓣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蜻蜓
《丑小鸭》后传
蜻蜓点水
蜻蜓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