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9-02-21 10:20文惠东县白盆珠中心小学钟锦辉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探究性品德

文惠东县白盆珠中心小学 钟锦辉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解决问题重要,但善于提出问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研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使学生发现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距离是值得怀疑的,然后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出现“为什么”,在“为什么”的驱使下,学生开始积极探索和研究,以寻求解决办法和突破,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和效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探究能力的内涵及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意义

要想通过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理解的是探究的能力。探究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正确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好奇心是人的本质特征,它通过研究、调查、提问来利用好奇心。通过积极探究,培养和建立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对六年级学生道德素质和社会教学的内容进行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通过积极探索培养能力,首先,学生可以独立完成部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处理和整合所学信息的能力。其次,21世纪是科技人才竞争激烈的时期,创新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前提,通过培养积极的探究能力,培养怀疑和怀疑的精神,通过交流与合作来检验学习内容的真实性。

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德育为主线,培养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最终走向社会的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师应好好地利用,让学生吃透教材,从理论知识中转化成为能力,从实践中提升学生主动探究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1.建立课程研发机构

在教育教学的领域中,学校应加强德育和社会课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课程实施,学校这门课程的发展不仅要从学校开始,而且要集中力量,以多种方式促进这门课程的发展。例如,学校资源、校外资源,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一些公共力量等方面的相关课程资源的获取,能加强德育和社会课程的开发,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德育与社会课程研究开发机构的核心任务是积极提出德育与社会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制定我校实施德育与社会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方案,而且这个方案必须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又不能偏离以学校为教育中心的这一平台。

2.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在家庭和公众的帮助下,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对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调动家长和一些社会意识来支持和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应对家庭教育进行系统的指导,着重加强对家长教育方式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与培训,使家庭教育得以科学而有效地实施,最终建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制约、合作的的平台。如我们学校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议,在家长会上,首先让优秀家长介绍在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让全体家长分享;随后让个别家长对学校如何开展探究性工作提出建议;再次共同商讨如何对孩子进行探究性学习,除此之外,我们学校还邀请上级相关部门来我校讲课,讲课内容生动有趣,大大增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了学生的视野。我们通过微信、安全教育平台、校讯通等形式向家长提供研究性学习案例和材料等。

3.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机构,应该理解和发展一个更积极的探究氛围,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利用一切资源,创造更广泛、更丰富、更贴近生活的课堂内容,让学生从多角度的了解和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从中获取全面的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从丝绸之路到WTO》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小故事《郑和下西洋》的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理清“丝绸之路”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结合当今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在世界众多国家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居于前列,此时,再让中层学生谈谈中国居于前列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然后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从古至今我国与世界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观看当时地图,通过对地图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来认识整个古代丝绸之路以及郑和下西洋中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善于归纳总结、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研究性探究性品德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品德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