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开展需要“顶天立地”

2019-02-21 10:20文台山市台师高级中学周惠康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指南德育工作

文台山市台师高级中学 周惠康

进入新时代,为了破解症结,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2017年8月教育部加强顶层设计,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下简称《指南》)。如何落地,经过一学年来实践,笔者提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需要“顶天立地”。文中的“天”是指《指南》,“地”是指本土的德育资源。“顶天”,就是要吃透《指南》的内容和精神;“立地”,就是要贴近本土实际,紧接地气,落实落细落小德育工作要求。

怎么顶,如何立,作者认为需从三方面入手。

一、知天高地厚

德育工作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指南》就是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风向标,如何发挥好《指南》“指南针”的作用,前提条件就是要知天高地厚,因为只有知天高地厚,才能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学习和调研。

1.深学习,知天高。《指南》开篇写到,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其内容包括一个体系、两个结合、三个关键点、四个基本原则、五项主要内容和六大实施途径,是集系列相关政策核心内容于一身的综合文本,且在目标和内容上有很强的关联性、衔接性,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经过层层调研、研究、论证,修订完善的权威性指引文件。所以,《指南》这个“天”到底有多高,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读,吃透其内容,领悟其精神,只有真正掌握这个“天”的高度,才能保证德育工作不偏离轨道。因为只有你认真研读,你才会找到新时代我们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答案,你才能把握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价值方向,才能更加科学全面地指导德育工作开展,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成人和成才。

2.大调研,晓地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德育工作同样如此,看透了“天”,还需了解“地”,要知区域、学校所拥有的德育资源,这样你才能知道你可以在哪块地上播撒你的德育“种子”。笔者认为需知三情:一是域情。要了解当地有哪些民俗风情,有哪些德育教育基地和资源,比如我们江门有 “华侨文化”“排球文化”“红色文化”等,这需要学校将这些资源化为德育工作财富,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用;二是校情。每所学校有他自己的发展历史,有他自己的故事。这需要学校去提炼为精神,转化为德育资源,并运用到德育工作的日常,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能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三是学情。像文化课一样,德育教育也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虽然目前是实施就近免试入学,义务阶段校与校的差异缩小,学生整体素质相差不大,但有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多,有的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居多,有的学校留守儿童多,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对“症”下药。如某区针对洋留守儿童多,开展关爱“洋留守儿童”专项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初中、高中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凸显,自控力,自觉力存在太多不同,因此老师要到课室、食堂、宿舍、运动场等地方深层次了解,多方位探寻解决之道,摸清学校德育脉搏,掌握学生实情,把握育人规律,找准破解育人难题的对策,指引德育实践朝正确方向前进。

二、重天地对接

要想落地开花结果,还需重视天地对接,必须将《指南》内容与本土资源,学校资源有机结合,做到天衣无缝,才能真正发生“化学反应”,彰显德育实效。

1.内容对接。《指南》对学校德育工作做出了细致、全面的顶层设计。但如何结合学校的实际将文件精神落地,这就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这就需要学校思考。比如:《指南》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了要求,那么学校该用什么载体来诠释,更能让学生入脑入心,实现知行合一。如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台山,就有它得天独厚的载体——台山人精神,可以将核心价值观与“台山人精神”有机结合。另外,学校层面也有出彩的表现,如某中学依托学校创办人——著名华侨伍舜德先生,打造“善文化”德育教育,大力弘扬伍老先生的大善精神,这就是与核心价值观实现完美对接一个很好的典范。

2.方法对接。《指南》中明确提出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途径和方法。德育方法对接关键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科学、抽象、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教育想象力对这些概念化的德育方法进行情境适应性的改造和加工,使到学生更容易从中受到教育,提升道德认知,付诸道德行动,不断完善人格。笔者担任班主任时,了解到学生喜欢唱歌、爱表现自我,于是每逢学生过生日,在堂前3分钟上,组织学生主动献唱或邀请同学献唱庆祝生日,而后班里学生总打听同学生日,并会主动准备歌曲献唱,后来全班还为笔者办了生日会,看似嬉戏小活动,但班级凝聚力增强了,师生情、同窗情加深了。这就是寓教于乐、寓德育于生活、寓大道理于小活动。再拿协同育人来说,如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比如学校开展道德讲堂时,可以邀请家长、有关部门参加,通过仪式感很强的教育活动、场上场下互动等,让与会人员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收获感动、升华道德。一句话,方法对了,事半功倍。

3.过程对接。品格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格培养亦不能一味蛮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慢的工程,育人过程对接其实就是要确保德育工作序列化,在不同的学段需要给予不同的教育,但是又不能脱节,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你有有机衔接,并且需要做到纵横对接。如养成教育,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教育内容以及方式肯定不同,但是肯定不能说小学一年级开展了养成教育,到了初中就无需开展了,这明显不科学,因为人在每个年龄段,处在环境不同,社会对你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环环相扣,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像工厂生产零件,确定了一个标准,可以无限复制,一劳永逸。再比如,理想教育,我们都有体会,可能你在一年级的时候你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或者人民教师,但是到了初中、高中,真正对这些职业有了一定了解后,或许你会更加坚定你的选择,但也有可能你会另作追求。

三、求天地融合

在实现了“天地对接”之后,如何使得效果更上一层楼,升华到一个新高度,这就需求天地融合。笔者认为天地融合的最高境界就是理念融合,理念达成一致,知行才能合一,才能久久为功。

《指南》的目的就是要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做指引,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增强实效。然现在大部分学校仍然是处在一个完成任务式的德育工作状态,上级文件要求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然后就是根据节日开展一些年复一年,毫无新意的德育活动,完全不注重实效。要想真正融合,德育工作还要与学校的理念、办学特色有机融合,只有将他们有机融合了,才能久久为功。要强化规划,要根据国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结合学校实际以及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目标任务等系统规划德育课程,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指南,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系统化、序列化、高效化。为什么?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经过校领导、老师们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在老师们的心中有了共识,我们应该这么做,应该跟校长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心在一块了,事就成功一半了。因此,在德育实践中,需要学校结合校情制定德育系列化方案,将不同学段、同一学段的不同时期、同一德育目标的不同层次等的德育目标、过程进行有机融合和衔接,层层推进,如同种植树木那样,播种、施肥、培育,促使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开花结果。这样既解放了班主任,节省了班主任的时间,也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总之,开展学校德育工作需要“顶天立地”。“顶天”方能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立地”才能办出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指南德育工作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指南数读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