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建设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浅析

2019-02-25 19:50叶发和曾甜甜
园艺与种苗 2019年11期
关键词:龙泉市示范村一村

叶发和,卢 健,曾甜甜

(1.龙泉市兰巨乡林业工作站,浙江龙泉,323700;2.龙泉市查田镇林业工作站,浙江龙泉,323700)

“一村万树”行动是振兴乡村之要策、利民惠民之善举,已成为当前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大手笔”、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营造文明和谐乡风的“助推器”[1]。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自然条件优越,仙仁村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论引领,积极开展珍贵树种“一村万树”行动,结合义务植树、珍贵树种建设、彩色森林建设等,把“一村万树”建设作为一项村重要工作内容,把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第一目标,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1 龙泉市仙仁村概况

1.1 龙泉市仙仁村自然条件

龙泉市位于中亚热带气候区。其特征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不严寒、夏无酷暑、春早夏长、温暖湿润。兰巨乡仙仁村距龙泉市区15 km,距高速龙泉南出口5 km,距乡政府所在地5 km。土壤以红壤土为主[1]。土层厚度为50~150 cm,适宜植物种植生长。全村有100 岁以上老人1 人、80 岁以上老人28 人,80 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3.6%,为国际标准的37 倍,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村,并先后获得丽水市休闲养生养老村、龙泉市模范集体、龙泉市农家乐特色村等荣誉。十三五期间,仙仁村全力推进3A 级旅游景区升级打造,定位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长寿文化旅游目的地”。

1.2 龙泉市仙仁村资源现状

仙仁村土地总面积348.8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63.73 hm2,占土地总面积75.6%;非林业用地面积85.07 hm2,占土地总面积24.4%;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86.8 hm2,占林地面积32.9%。植被以松、杉、油茶为主,自2010 年以来,仙仁村在村庄及主要道路周边山场进行累计珍贵树种造林20.67 hm2,油茶造林38 hm2,彩色健康森林项目建设19.67 hm2,森林抚育项目(割灌除草和森林间伐)27 hm2,共种植木荷、枫香、红豆树、红豆杉、浙江楠等珍贵、乡土树种46500 余株,仙仁村共有挂牌名木古树樟树、圆柏等5 株,树龄为160~220 年。

2 龙泉市仙仁村建设省“一村万树”示范村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优化人居生态环境,构建森林生态屏障

利用房前屋后等空地,重点抓好乡村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和休闲公园绿地建设,大力推广屋顶、墙体、阳台、坡面等立体绿化模式,充分利用可绿化空间,挖掘绿化潜力,突出身边增绿,可进一步优化人居生态环境。着力加强进村道路、村庄河道的绿化美化,对缺株断带、树种单一、防护功能较差的林带进行优化调整或更新改造,注重原生植被的保护。对村庄周边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地进行绿化造林,开展山体林相改造,建设农田防护林和环村片林,构建景观优美、结构稳定、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屏障。

2.2 有利于弘扬生态文化,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

把森林文化融入乡规民约之中,积极探索创新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开展森林教育体验和实践活动,树立一批绿色典范,推动“植绿护绿爱绿”意识融入家风家训、村风村貌,形成全社会关注森林的良好氛围。

2.3 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仙仁村是兰巨乡定点旅游村,与兰巨农业观光园、龙泉山景区、小梅镇大窑青瓷古窑址座落于同一条旅游线,是一个具有交通便利、生态环境无污染、原生态保护等独特优势的古老村庄,做好仙仁村“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项目,对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事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精品森林村庄,而且促进林农增收,有利于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符合龙泉市委“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的要求。

3 仙仁村建设省“一村万树”示范村的建议

3.1 科学规划

在充分考虑建设区区位条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仙仁村的建设。重点建设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通道沿线、江河两侧、村庄周边、风景名胜、森林公园等可视、可及区域。从村庄结构、用地布局出发,在主要河流两岸及周围地区、村公园及周围地区、村庄不宜建筑地带(如河滩地、低洼地等)及周围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布置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绿地在规划布局上采用自然式,设计上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建设休闲公园、休闲亭廊等,充分借用周边山体、水体等自然景观,达到有景可观的视觉效果;结合毗邻廊桥、民族广场,在民族广场显眼处设置生态科普宣传栏;集休闲游憩、文体健身、科教普及等功能为一体,做到实用性、观赏性和游憩性的协调统一。

3.2 加强组织领导

“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村委会应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领导、协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宜,包括组织发动、绿化资金筹措、用地协调等工作。

3.3 加强专业技术指导

制定“一村万树”示范村实施方案。明确建设重点,多种珍贵树种、乔木树种和乡土树种,建立林业技术人员挂钩制度,严格把控村庄绿化规划设计、种苗、种植和养护等技术关,确保“一村万树”行动健康快速推进。

3.4 发展林业特色产业

将“一村万树”行动与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以高效生态为导向,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林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培育,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林业产业振兴。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结合地方传统习惯,发展木本干鲜果、油料、药材及特用经济林种等传统产业,大力推广“一亩山万元钱”等兼具美化环境、生态和经济价值的种植模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5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一村万树”的实现形式,突破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完善管护机制,提高绿化效果。妥善解决绿化用地。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空闲地块、荒山荒滩、金角银边等见缝插绿,引导学校医院、机关团体、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等单位开展绿化建设。创新管养机制,做到建设与管护并举、发展与保护并重,切实加强对农村原有林木的保护,建立完善绿化管护制度、长效管养机制和平原农田林网产权制度,健全管护体系,明确管养主体,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

猜你喜欢
龙泉市示范村一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究
一村三英烈
薄山村:“问题村”蜕变为“示范村”
虚惊一场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
如何发挥地灾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龙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