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大棚吊蔓式栽培技术研究

2019-02-25 19:50孟冬林
园艺与种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肥东县整枝病斑

孟冬林

(肥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肥东231602)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1 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我国普遍栽培,现有多个品种,较耐低温,已成为春季的重要瓜菜种类之一,其栽培技术日益受到关注。春大棚覆膜早熟南瓜吊蔓栽培具有通风透光、方便管理以及提高果实品质等优点,且可提前南瓜上市时间,对于调节市场蔬菜供应,尤其是对解决春季蔬菜匮乏有着重要意义。安徽省肥东县居皖中腹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紧邻合肥市区,是合肥市蔬菜生产基地。笔者总结了南瓜大棚吊蔓栽培技术,以期为肥东县南瓜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1 品种选择

春大棚南瓜种植主要是为了尽早上市,栽培时间通常较早,因此,应该选取生育期短、耐低温、弱光、粉质度高、口感好且经济价值高的极早生南瓜品种。目前,肥东县所推广的产品主要是黑贝、迷你皇冠等迷你型南瓜品种。

2 播种及定植

2.1 浸种催芽

浸种催芽主要包括选种、浸种及种子消毒。播种前用种子量2 倍左右的50~60℃热水于干净容器内浸泡饱满、完整的种子15 min,浸种期间为使种子均匀受热,需要不断地搅拌。再以30℃温水浸种4 h 左右,并用手搓洗以清洗种子表面的黏液,将浸种处理后的种子包入潮湿的毛巾中,置于28~30℃恒温箱进行催芽,24~36 h 即可出芽。

2.2 适时播种

挑选已经露白的种子放入填有蔬菜专用育苗基质草炭土的穴盘中,并用刮板刮平后浇水;挑选发芽的种子平放至穴盘中间,并覆盖5 mm 厚的育苗基质草炭土和3 mm 厚细沙,浇透水,以防止南瓜苗出土后子叶戴帽。

2.3 苗期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温度维持在18℃。当70%的种子拱土时,撤去地膜,白天温度降至20~25℃,夜间温度保持在12~15℃。定植前7 d 将白天温度降至20~22℃,夜间温度降至10℃左右,进行炼苗以防幼苗徒长。

2.4 整畦定植

定植前15 d 扣好塑料棚膜,扣棚后深翻地,开深沟浇水。田地翻耕前施生石灰750~900 kg/hm2,畦间开15~20 cm 深沟,在沟内均匀施复合肥750 kg/hm2、腐熟有机肥22500~30000 kg/hm2后覆土整平畦,畦高25~30 cm。当南瓜苗长至2 叶1 心,棚内土壤温度连续5 d 稳定在8℃以上,即可出土移栽,移栽前1 d 用75%百菌清8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和磷酸二氢钾500 倍液叶面喷雾。定植时宜选晴天的上午进行,垄宽为50~60 cm,每垄种植1 行,株距40 cm,行距60 cm。定植前1~2 d 用锹把在地膜上打眼,保苗18000~22500 kg/hm2。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植水,待水渗下后,覆土。

3 大棚田间管理

3.1 吊蔓整枝

采用单蔓整枝法或双蔓整枝法栽培南瓜。当蔓长至30~40 cm 时,及时绕蔓,以避免蔓下垂折断。当蔓长至40~50 cm 时,用塑料绳吊起主蔓或主蔓和基部的1 根健壮侧蔓,以保持蔓的直立生长,摘除其余侧蔓。

3.2 人工授粉

当南瓜雌花开花5~6 个以上节位时,选择在晴天上午08:00—10:00 摘取雄花,去除花冠,将花粉均匀涂在雌花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3.3 疏果

当南瓜坐果达鸡蛋大小时应及时疏果,采用单蔓整枝法栽培的南瓜可在主蔓上选择留下2~4 个健壮果实,采用双蔓整枝法栽培的南瓜则主蔓和侧蔓分别保留2~3 个和1~2 个健壮果实,以促进生殖生长。

3.4 浇水追肥

定植5~6 d 缓苗后,追施提苗肥,用45~75 kg/hm2尿素,混合对水进行浇施。第2 次当蔓长至5~6 节时追施45 kg/hm2复合肥和120 kg/hm2尿素结合松土进行开沟施肥。当瓜有鸡蛋大小时,及时追施膨瓜肥,在畦中间开沟施15∶15∶15 三元复合肥375 kg/hm2,覆土后浇水,大约15 d 后视生长情况再施肥。

3.5 通风

注意观察棚内温度,适宜的温度可使南瓜更好地生长,促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当棚内温度过高时,需要加强通风,以散热降温。定植后3~4 d 不通风以利于缓苗,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35℃,夜间温度保持在15℃以上,由植株缓苗生长至雌花开放,在棚温大于35℃时小通风,下午当温度降至25℃时关风,夜间温度保持在12℃以上。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温保持在15℃以上。

3.6 病虫害防治

3.6.1 南瓜疫病。疫病主要危害南瓜的幼苗、茎叶以及果实,发病初期病部出现褐色病斑,空气湿度较大时迅速扩散,出现水渍状的软腐区,病部周围出现白色霉状物,最后导致果实枯萎腐烂或植株腐烂死亡。

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带种植,最好与小麦或玉米等作物轮作。南瓜疫病主要采用预防措施,种植前对种子和土壤消毒灭菌处理,平时加强管理,控制温度、湿度。

3.6.2 南瓜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南瓜的茎叶部位,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白色的小斑点,慢慢扩散,病斑逐渐扩大,最后病斑上覆盖一层白色的粉末,导致叶片发黄枯死。

防治方法:选择生长强健、抗病力强的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种植前消毒处理,隔绝病菌的感染,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药剂喷洒防治。

3.6.3 南瓜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危害南瓜的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时出现水渍状病斑,后扩散成褐色大病斑,高温高湿时病斑出现粉红色黏稠物;果实感染时,也是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最后病变部位发黑腐烂。

防治方法: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消灭种子表皮携带的病菌,建议和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轮作,减少病害的发生。发病时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锰锌喷洒,每间隔7 d 喷洒1 次,连续2~3 次后即可治愈。

3.6.4 南瓜霜霉病。霜霉病是南瓜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水浸状黄色斑点,逐渐扩散,最后导致叶片形成黄褐色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会长有灰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整个种植地一片枯黄。

防治方法:霜霉病以防为主,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种植时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处理,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严格控制温度,加强通风,使用百菌清、多菌灵等药剂喷洒进行化学防治。

3.6.5 小地老虎。又叫地蚕。主要危害时期是幼虫时期,除南瓜幼苗,还危害玉米、烟草、其他瓜类等幼苗。通常幼虫会将植物幼苗嫩茎咬断,直接使植物整株死亡,必须及时补苗才不会耽误南瓜生长期。幼虫3 龄前附在地表草丛取食幼嫩组织,3 龄后分散进行危害。小地老虎一般是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潜伏在土壤中,夜晚大量出土啃食,其个性凶残,速度极快,喜欢自相残杀。

初春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深翻土地,提前施药1 次,以除去在土壤中越冬的成虫或虫卵。也可以栽植前在田中各处堆放一些小地老虎喜欢的草类植物喷洒药物诱杀,还可以进行人工捕捉。幼虫期暴露在地表上可以喷洒毒死蜱乳油防治,最好的方法是在幼苗出土后在根旁点施颗粒剂防治。

3.6.6 蚜虫。种类和寄主繁多,危害南瓜的主要是瓜蚜。瓜蚜又叫蜜虫,群集附着在嫩叶的背面吸食汁液,被吸食后的叶子黄化卷曲,枯萎掉落。蚜虫是多种病毒的传播途径,排出的蜜露还可引起煤污病,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提前枯死。每年发生世代20 多代,高温高湿促进发生,6 月主要以有翅蚜危害瓜田,可造成大面积伤害。主要以虫卵在土壤、叶片、杂草寄主上越冬。

无覆盖瓜田初发时,先挑选有蚜重蚜株用药防治。使用蚜虱净、吡虫啉等防治蚜虫,但最好在初发期使用,如果没有控制住,以后就需要在世代发生期多次喷洒防治。棚内常利用蚜虫的趋避性进行防治,使用黄板诱杀,也可在田间覆盖银灰色地膜趋蚜。南瓜采收后除草,烧毁残株,不留越冬寄主减少越冬虫源。保护蚜虫天敌,如瓢虫、蚜茧蜂、食蚜蝇等,以虫治虫。

4 适时采收

通常在开花授粉后25~30 d,果实达80%~90%成熟,果皮颜色变深,果梗发生网状开裂即可陆续采收。

猜你喜欢
肥东县整枝病斑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关于肥东县“党建+ 电商扶贫”的思考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番茄整枝有技巧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关于肥东县新型城镇化的调查思考
苹果树腐烂病斑季节扩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