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草莓发展现状及产业提升对策

2019-02-25 19:50杨晓虎朱祥雨
园艺与种苗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长丰县长丰草莓

杨晓虎,朱祥雨

(安徽省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长丰231100)

发展草莓特色产业是培育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举措。长丰县是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素有“中国草莓之都”的美誉。历经30 多年的发展,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从过去的3.33 hm2发展到超过1.33 万hm2,种植方式也从露地种植发展到竹棚种植、钢架大棚种植、园区标准化种植,初步形成“乡乡有莓园”“村村有种植”的良好局面[1]。2017 年,借成功举办第八次中国草莓大会的东风,长丰草莓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得到了双提升。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4 万hm2,效益36 万元/hm2,纯收入27 万元/hm2,总产量约35 万t,总产值近50亿元,草莓种植户8 万多户、从业人员17.5 万人、受益农民36 万人,草莓产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草莓已成为长丰县最具特色、最成规模、最有影响、最受关注、最聚人气的特色农业。

1 长丰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1 坚持抓标准化生产,逐步提升质量水平

近几年来,长丰县以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契机,大力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探索并普及了大棚三膜覆盖[2]和蜜蜂授粉等技术,对供应草莓的农业生产资料全程监督管理;县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30 多个草莓基地建立了速测室,草莓检测呈常态化管理;建立以县乡村三级草莓合作社为主体的技术培训体系,邀请经验丰富的国内外草莓专家传授技术。

1.2 坚持政策扶持和示范引领,带动规模化生产

长丰县近些年来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县财政累计用于草莓育苗推广、钢架大棚搭建等生产环节的奖补资金达8000 多万元。在全国首创草莓生产信贷加保险试点[3]工作,探索建立了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风险。2014 年,出台了《长丰县草莓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设立草莓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专项资金,有力促进了全县草莓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草莓育苗产业得以快速发展,草莓种植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从传统草莓种植大县一跃成为草莓种苗输出大县。在全省率先建成草莓农业物联网监测应用系统,进一步提升了长丰县草莓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了自动化、精细化、标准化高效安全生产。

1.3 坚持抓好市场推介和营销服务

长丰县始终坚持面向城市市民、面向高端市场的思路,创新抓好市场推介。自2001 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15 届草莓文化节,重点抓好草莓宣传推介、品牌打造和质量安全,长丰草莓销售市场陆续步入全国各大中城市,热销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深圳及东北等地。全县70%草莓果品销往京津地区,北京市场70%的草莓、天津市场60%的草莓来自长丰。结合“互联网+”,草莓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销量逐年扩大。在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坚持优化服务环境,吸引了国内各大市场的水果批发商到长丰经销草莓,有近400 家国内客商进驻长丰。

1.4 坚持抓好品牌保护和知名度提升

2004 年,长丰草莓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05 年又被确认为绿色A 级食品;2006 年,长丰县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全国唯一国家级无公害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引领全国草莓标准化生产;2007 年,“长丰草莓”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安徽省著名商标;2012、2015、2016年被评为全国“消费者最喜爱的百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农业部举办的“百万网友心中一村一品知名品牌”网络评选中,名列全国优质农产品十大知名品牌;被农业部优农中心评为“畅销产品”奖,并被“2015 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录;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产品;2017 年长丰草莓品牌价值被认定为34.28 亿元。

2 长丰草莓产业发展瓶颈[4]

2.1 缺少专业管理机构和研发团队

浙江建德县草莓面积1333.33 hm2,设有专业草莓办;辽宁东港市比长丰县草莓面积少3333.33 hm2,设立了省级草莓研究院;邻近的安徽怀宁县蓝莓面积仅66.67 hm2,成立了蓝莓办。长丰县从事草莓生产技术推广的研究人员仅4 人,后备人才不足,断档现象严重,缺少专业的管理机构和研发团队。

2.2 生产方式传统,设施薄弱

首先,草莓生产大部分仍处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状态,不利于统一管理,组织化程度低;其次,农户种植方式传统,用药、用肥习惯以经验为主,绿色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较低;再次,草莓采摘、包装、运输方式传统,主要为传统竹篮、木板、塑料筐等,缺乏物流一条龙冷链系统,缺少多功能草莓精品园[5],档次不高。

2.3 市场混乱,电商成本大

长丰草莓交易市场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现代化程度低等问题。草莓电商交易物流成本高,专用包装有待开发,资源有待整合。

2.4 品牌不强,意识薄弱

首先,长丰草莓缺乏在全国响亮的子品牌,品牌保护力度不够,外地草莓贴长丰草莓牌,长丰草莓贴外地牌现象严重,很多大型采购商销售长丰草莓时,贴的却是公司总部原产地标识。其次,长丰草莓文化节举办断断续续,宣传力度时强时弱,活动缺乏可持续性。最为关键的是,要狠抓草莓质量安全,安全生产意识有待加强。

2.5 产业链短,服务跟不上

一方面,草莓深加工薄弱,草莓尾果效益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草莓文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县城及周边草莓元素不足。草莓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旅游创意和产品不足。草莓园农事体验缺乏,草莓采摘游、娱、吃、住、行、购等一系列产业不配套。

3 发展对策

为切实抓好长丰草莓产业提升发展工作,建议长丰县大力实施草莓产业提升工程,通过3~5 年的努力,确保长丰草莓全国龙头地位显著提高,早日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草莓产业强县。

3.1 规划建设绿色草莓产业示范区

高标准高起点抓好1.33 万hm2绿色草莓产业示范区规划建设,明确目标定位、建设任务。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着力改善草莓产区基础设施条件。突出抓好“U”型长廊草莓产业发展,打造一批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展示于一体的草莓精品园。

3.2 全面推行草莓绿色标准化生产

修订完善绿色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抓好草莓替代品种、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土壤消毒等绿色草莓标准化生产集成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抓好源头治理,强化生产全程监管,严格执行绿色草莓生产技术规程,确保草莓质量安全放心。采取激励机制,扶持引导草莓脱毒组培育苗中心(基地)建设,建立脱毒种苗三级种苗繁育体系[6],保障长丰县草莓种苗产业健康发展。大面积推广太阳能土壤消毒连作障碍克服技术,有效降低土壤菌源基数,大幅减少病虫害防治次数和农药使用量。引进、示范、推广辽阳式钢架大棚,逐步淘汰现有的钢架大棚[9],提高大棚的保温增温性、提高大棚抗雪性、抗风性,增加草莓产量,提升草莓品质。示范推行“入口式”的采摘包装,即采用500~1000 g 小盒包装,采果人员带上口罩和无毒手套,将草莓鲜果边采收边分级入盒,一次性包装完毕,直接上餐桌入口,杜绝人为的多次手捡翻倒损果陋习,保障鲜果的完好、新鲜、无人为污染。加大草莓栽培技术培训和普及力度,努力扩大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启动草莓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立草莓产业管理服务机构,完善专业人才激励机制,扩充人才队伍。抓好草莓“三新”[7]技术展示园技术研发、推广、示范和新品种选育。

3.3 打造多功能综合性草莓园区,大力发展草莓电商

以长丰北部草莓园区为主,中、南部草莓园区为辅,打造若干个集草莓采摘、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垂钓娱乐、摄影采风、餐饮民宿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元素的综合草莓园区。采取竞争机制,整合资源,建立集散中心和主题馆,采取以奖代补,着力解决草莓电商销售宣传费用大、物流成本高、包装不规范等制约因素,支持开发产地采摘、市场销售、物流运输于一体的分级入口式包装,减少分拣、销售、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在气调、冷藏、造型等延长保鲜时间上下功夫,鼓励开发适合电商、微商等线上交易的精品包装。

3.4 加强草莓批发市场建设,拓展草莓新市场

重点抓好阮巷草莓批发市场提升建设和规范管理,推动张祠、左店、罗塘等周边产地小市场建设,服务方便客商收购和莓农销售,发挥市场带动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作用。巩固提升国内销售老市场,开拓发展新市场,努力迈向日、韩、西欧、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3.5 注重保护和开发好长丰草莓品牌

首先,要抓好长丰草莓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商标等品牌保护和提升,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其次,要鼓励县内草莓生产主体注册品牌,创建“子品牌”,引导现有草莓品牌争创省市著名、国家驰名商标,鼓励开展三品一标[8]、QS、IS0 等系列产品认证,培育一批知名的草莓子品牌。关键要精心筹办一年一度的长丰草莓文化节,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农展和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推介,持续扩大长丰草莓品牌影响力。

3.6 大力发展草莓精深加工

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草莓加工龙头企业,开展草莓酒、酱、果、脯等产品加工销售,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进大型水果采购商建立现代化集草莓分拣、包装、销售、加工、物流于一体的草莓产业园,提升草莓产业化发展水平。

3.7 加大草莓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

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制定严格的草莓投入品市场管控办法,明确规定草莓生产过程中投入品、包装加工过程以及流通过程中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物品清单。试行和推广草莓投入品专营店营销模式,建立草莓生产投入品专营店,专门经营草莓生产投入品。专营店必须严格建立物品进、销、存档案,严格执行各类草莓生产投入品的价格,依规守法经营,对违规者给予严厉惩治。

3.8 积极举办长丰草莓文化节

继续保持发扬长丰县多年举办长丰草莓文化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每年在全国多个主体销售市场举办中国·长丰草莓文化节,加大宣传,扩大影响,提升品牌知名度。借鉴各地民间组织搭台、政府登台唱戏的做法,政府可以选择资助民间机构或草莓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办节、办会、办展等宣传推介活动。积极争取中央媒体、网络媒体、省级媒体以及其他媒体报道长丰草莓产业发展新动态、新成果,营造长丰草莓宣传的正面舆论氛围。

3.9 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要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预算草莓产业提升工程专项资金,并分年度视县财政情况逐年加大。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办法,重点用于草莓品牌、多功能园区、草莓种苗和标准化生产、市场开发、文化打造、包装设计、线下线上电商、创新销售渠道、科技推广应用、人才引进、招商引资、举办文化节和参展参会等方面。

猜你喜欢
长丰县长丰草莓
雪山上的白凤凰
雪山上的白凤凰
草莓
长丰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趣味数独等4则
趣味数独等5则
趣味数独4则
趣味数独2则
长丰县棉花缺硼症状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