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街道强社区:推动古城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2019-02-26 07:32顾祖轩
党的生活(江苏) 2019年1期
关键词:姑苏基层组织支部

■顾祖轩

近日,姑苏区举办“2018年先锋社区建设PK赛”。经过实地考察和现场展示两个环节,评选出11个“优秀先锋社区”和9个“先锋社区”,有效抓好了城市基层党建中社区这一关键环节。

近年来,姑苏区通过抓街道、强社区,积极引导各领域党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有机融合。辖区通过搭好“架子”、做实“里子”、扩大“圈子”、夯实“底子”,不断深入对具有古城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径的探索,谋划多网融合下的全域党建格局,以点带面,提质扩面,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搭好“架子”,提升基层组织内生力

姑苏区突出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构建起“区—街—社”纵向串联、“一轴多翼”多向并联的组织框架,为做大做实基层党建提供支撑。

增设党建办,标准化配备2名以上专职党务干事,增强街道党工委职权。现有的165个社区党组织在抓细、抓深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突出“轴心”作用,推动区域化党建协同发展,探索社区“大党委”运作模式。

全面实施“两新”党建管理机制改革,构建区、街、社三级管理机制,同时探索实施“两新”网格化管理,将全区包含402 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在内的1.3万家“两新”组织纳入管理网格、配到社区,划分120个“两新”党建网格。

做实“里子”,提升基层组织行动力

“一切工作到支部”是姑苏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鲜明导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特色工作法运用的双向结合,让基层组织充满活力。

探索构建党员精细化动态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设立党员积分超市、“初心驿站”,实行“党员五色分类管理法”,规范8项活动流程。各领域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2000余次,参与党员3万余人。结合社区老党员居多的特点,每个党支部配发了《党支部工作记录簿》,将党支部各类会议、活动及党员管理等相关工作情况以年度为单位填写入簿,方便老支书们记好“家账”,当好“家长”。

围绕古城复兴、改革创新、民生优先、从严治党等重点任务,姑苏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实践“行动支部”工作法,共建立各领域“行动支部”441个,开展服务项目313个,服务党员群众超4万人次。2018年,姑苏区承办了苏州市“行动支部”建设推进会,总结形成的“四化四有”工作模式也在全市推广,提升了支部建设的引领力。

扩大“圈子”,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

通过党组织整合辖区“红色”资源,累计推出8条红色活动路线,17个实境课堂,在资源统筹和服务优化方面产生了1+1>2的乘数效应。

通过创设“红领双创”党建联盟等载体,推动行业党建与区域发展互融互促。以律师行业为例,全区63家律所、242名党员律师,在区委指导下成立了区律师协会党总支,下设21个独立支部和1个联合支部,在党建引领、资源统筹下开展律师驻队、定点志愿服务、帮扶助学、“四进”等活动,为党建服务注入新动能。

坚持项目推动,探索出一套党员参与高、服务品质优的服务体系。围绕难点破解、长效管理,两年累计实施街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22个,“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管理平台”“社区党建规范化体系”等成果在全区推广。三年实施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2716个,打造600余个服务品牌,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区志愿者实名登记数量增加45%,各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增加400余支,社区党组织号召力、影响力持续显现。

夯实“底子”,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

姑苏区抓好基层组织“神经脉络”,强底色、足底气,使基层组织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品质、规范机制,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选优育强社区“带头人”方面,按照基层选拔、组织下派、机关转任“三个一批”来源,充实社区书记队伍,实施“三步四提”增能计划,探索支部书记学院、“金锋讲坛”“吴门书记沙龙”等做法,建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油站”“充电桩”,打造各级支部书记工作室16个。

启动实施社区党建提升行动,制定组织建设有规矩、社区治理有资源、党员活动有阵地、为民服务有实效的“四个有”工作标准。结合“海棠花红”阵地建设,推进20个先锋社区建设。2018年初,修订了6大类29条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紧盯重点任务和难点问题;年中,对各街道逐一开展“过堂会审”,督查半年度工作推进情况;年底,对各街道实施全方位“深度剖析”考核,健全“做—考—评—改”责任闭环,让街道党工委回归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主责主业。

猜你喜欢
姑苏基层组织支部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支部联建润“甘泉”
基层组织如何直面乡村现实?——以蒲城县椿林镇为样本
瑶山党支部
科协基层组织优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