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商务与职业素养》课程的探索

2019-02-27 09:30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商务我院校企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信 轲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 郁 敏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相关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实践证明,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学校了解企业的反馈与需要,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同时,校企合作可以节约学校与企业成本,做到学校和企业的理论与技术优势互补。笔者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例,对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的创立进行探讨。

1 课程设立的教学背景

自2016年起,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陆续与保时捷、雷诺、沃尔沃及玛莎拉蒂等知名汽车品牌建立起了校企合作项目。这些项目依托学校的教育教学场地与资源,引入企业一线的理念要求,从而实现了所学即所用,与企业当下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目的。

我院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模式如下:在校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培训,获得认证资格后才能培训学生;学生通过在校培训后,需得到企业的初步认可,一般通过全国联考或基础考核等认证手段进行测评;测评后合格的学生由企业承担第二阶段的培训,并通过双选会的形式将学生分配到各个4S店进行实习工作,优先享有转正的机会。

校企合作项目一般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并贯穿大三学年。通过以上种类丰富的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与持续推进,我院毕业生的技能水平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2 《汽车商务与职业素养》课程的创设与探索

2.1 校企合作的启示

我院的校企合作以高端品牌为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以下2点启示。

(1)高端品牌对服务岗位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服务岗位的员工在面对高端客户时,仅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客户除了在意处理问题的能力外,还要求服务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

(2)高端品牌对维修岗位毕业生也有更高要求,需要他们具有相应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不管是面对客户(尽管很少),还是面对公司的内部员工,需要具备基本的沟通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2 初步创设

基于以上原因,我院于2016年修改课程标准,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汽车商务与职业素养》,授课对象为2016级学生,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该门课程设64课时,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该门课程设48课时,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职场。表1所列为《汽车商务与职业素养》64课时的分配。根据上述方案完成授课后,主要得到以下成果与反馈。

表1 《汽车商务与职业素养》课时分配

(1)显著增强了校企合作前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企业的遴选、培训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扩大了报名遴选的范围。

(2)在项目班培训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与非技术类专业课程相辅相成,能够更好地适应高端品牌的课程体系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在后续的课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规范性,让学生对学习其他科目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

2.3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随着《汽车商务与职业素养》课程的开设及校企合作项目的进一步开展,2016年~2019年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因此新设课程也必然需要及时调整改进。在授课中遇到了若干问题,表现出一些不足需要改进。

(1)《汽车商务与职业素养》在各个专业中所设的课时不同,但依据学生毕业时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有一定的要求,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同课时需进行改进,需将人才培养方案中每个专业该课程所设的课时相统一,统一为64课时。

(2)刚入学的新生最具可塑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此阶段也非常重要,但现有方案设定在大一第二学期,若按此要求可调整至大一第一学期。

(3)校企合作的融合,使我院对人才培养方案做了进一步改革,将项目班的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平台课程中,这样导致职业素养课程与项目班课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复教学现象,导致教学工作量冗余,需对其进行精简。

因此,课程的创设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与改进,更好地与校企合作课程相融合,真正做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3 结束语

课程的创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都应和当下的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汽车商务与职业素养》课程的创设正是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该课程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课程开发在于不断地探索与改进,因此后续仍要对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进一步完善,需要继续完成以下工作。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更为充分、客观和详细的分析数据。

(2)研究该课程内容对学生后续培养的效果,继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得出具体的定量分析结论。

(3)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进一步细化课程章节,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做到课程与校企合作课程相统一,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商务我院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我院5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