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初探

2019-02-27 09:30晋城技师学院杨建文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技师检验教学法

晋城技师学院 杨建文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以真实的生产任务为载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一体化教学流程来实施教学却遇到颇多困难,教师实施的积极性并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实训设备不足,难以做到一人一台设备;二是学生难以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很难实现;三是学校很难创造出与实际工作相近的环境,使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四是一位教师很难同时跟踪多个工位,难以保证指导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针对上述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基本实现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同步培养,达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目的。

1 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的内涵

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法与多角色教学法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它以企业工作任务和生产流程为基础,按照企业生产过程、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来分配学生角色和组织教学,是将工作任务的生产过程与岗位角色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教学流程、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如图1所示。

该教学法的学习任务都是从真实的工作任务中提炼转化而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依企业生产过程将教学流程分为接车派单、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质量控制)及评价反馈等6个环节。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也参照企业岗位分工及职责进行分配,即维修组长负责小组的人员组织、任务分配、做出决策及组织评价等;维修技师负责制定操作流程和操作标准、操作时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等;质检员模拟企业的质量检验,负责制定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并负责检验;接车员对操作和检验进行观察并做好信息登记,完成工单填写及其他记录事项等。每一轮操作完成后可进行角色轮换,直到所有人都完成操作。

2 教学案例

下面以“检查更换冷却液”这一工作任务来进一步说明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2.1 学习任务描述

任务情境:客户张先生反映,自己的车最近冷却液温度报警灯经常点亮,希望能进行检查和维修。

任务目标:学生能正确讲述冷却液的性能和作用;能正确检测冷却液的冰点;能按照要求检查和更换冷却液。

2.2 学习任务实施过程

2.2.1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提前准备好实训车辆4辆,按4人~6人将学生分为4组,由各组自主选出组长。

2.2.2 接车派单

由学生模拟接车员从客户处接收故障车辆,询问故障现象,填写信息表并下达任务。

2.2.3 获取信息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车,确认故障现象。通过互联网和维修手册等资料查阅相关信息,并再次观察故障车辆确认信息,教师必要时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

2.2.4 制定计划

小组分工合作,研究制定作业流程表并填写。作业样表见表1和表2所列。

表1 样表1

表2 样表2

2.2.5 做出决策

各组依次上台展示讲解作业流程和检验单,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进行补充完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顺序和合理性,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是否完善,检验内容及标准是否正确等内容。

2.2.6 实施计划

教师强调操作规则和安全事项,下达“开始”口令,在工位间巡回检查、指导和纠正错误,做好评价记录。

(1)维修组长分配任务和角色,宣读作业步骤、作业内容、作业要求和检验项目等内容,指引维修技师和质检员进行操作并完成表1的填写。

(2)维修技师根据维修组长的提示进行规范操作。

(3)质检员依检验项目和标准进行检验,并完成表2的填写。

(4)维修技师完成操作后,进行角色轮换,直至每一位学生都完成操作。

2.2.7 评价反馈

(1)学生自评互评。由组长对组员间的配合情况、任务分配及维修技师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维修技师针对自己的操作规范性进行自评。质检员对检验项目进行汇报和评价。

(2)小组自评互评。各组派出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经验教训,各组互相讨论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教师根据记录和评价表进行综合点评和总结。

3 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对《新车检查》《汽车维护》《汽车手动变速器》及《汽车故障诊断》等课程采用了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组织教学,成效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标准意识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基于工作任务和多角色教学法,学生已经养成了遵守规则、遵守标准、规范操作的理念,并延伸到其他课程及维修专业当中,提高实际作业的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树立了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每一项的质量检验,使学生意识到每一个步骤都是有标准和要求的,养成了在安装前和安装后都要进行质量检验的良好习惯。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的选手大多来自于实验班,充分说明了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是有效的。

(3)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规范意识得到明显提高,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明显。

(4)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受益,而且由于在制定计划阶段已充分考虑了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教师同样也得到了解放。

(5)较好地解决了设备少、人员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4 反思与改进

要想实施好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教师必须要做好以下3点。

(1)真实性。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来说,真实性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最难以实现但是又必须要努力达成的,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任务的真实性,二是学生操作的真实感受。在实验室的实习操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无法等同,对于汽车维修专业来说,这一点尤其明显。教师要多选择来自于企业生产的实际任务,在课后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在实验室里的实际操作成为实际维修的提前演练,做到所学技能与企业生产技能相对接,从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动力。

(2)规范性。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根本保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严把学生的规范操作和标准意识,在制定计划阶段就要引导学生考虑清楚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领,安全操作事项等,对不合规定的操作行为或动作要坚决阻止。

(3)准备要充足。要实施好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做到按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才能较好地按生产过程组织好课堂。其次,教师要做好教学设备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按照实际生产情境进行配置,给学生创造一个接近实际工作场所的学习环境。第三,教师要精心做好任务选择和教学设计,使任务实施时长尽可能和连续的教学时长一致,避免因长时间的教学中断而失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连续性。

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仍有很多需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如在强调规范、标准的同时如何使学生既遵循规范和标准,又不受限于规范和标准而不主动思考。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知识点传授和讲解时机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究。

总之,基于工作任务的多角色教学法实际上仍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法,其优点在于强化了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学习角色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岗位职责对接,使学生能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操作,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规范操作习惯和标准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有效解决了少数人动手,多数人休息的实训教学问题,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一体化教学法实施的目的。

猜你喜欢
技师检验教学法
苯中水分的检验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