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针菇菌渣和甜菊渣栽培草菇初探*

2019-02-27 03:35李正鹏李巧珍余昌霞陈明杰
上海蔬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草菇菌渣金针菇

李正鹏 李巧珍 余昌霞 周 峰 李 玉 陈明杰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奉贤 201403)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名兰花菇、稻草菇、广东菇和中国菇等,属腐生性真菌,原产于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多生长在稻草、香蕉叶等富含纤维的基质上。草菇营养丰富,鲜嫩可口,颇受消费者青睐[1]。草菇作为可以人工栽培的生长周期较短的食用菌品种,正由以稻草和废棉为主要栽培料的传统栽培模式逐步转变为以食用菌菌渣为主要栽培料的工厂化生产模式。由于受地域条件限制,有些生产地区原材料供应短缺,草菇产业发展受阻;有些生产地区虽原材料供应充足,但价格上涨,草菇种植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开发新的低成本原料成为草菇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2]。

甜菊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多年生菊科植物,具有甜度高、热量低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及医药领域。甜菊叶被提取甜菊苷后产生大量废渣,如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而甜菊渣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及功能性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价值较高。基于此认知,我们以甜菊渣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相关试验,以期在甜菊产区利用甜菊渣代替或部分代替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以降低草菇的生产成本[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草菇菌种为V9715,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金针菇菌渣为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培养废料,甜菊渣由山东圣香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理化性质测定

测定金针菇菌渣和甜菊渣的含氮量、含水量与pH值。

1.2.2 栽培试验

选择采菇结束后的金针菇菌渣,要求无杂菌污染、无虫卵,测定其含水量,并折算成干物质后按照以下配方配制培养料。配方1:97%甜菊渣,3%石灰;配方2:80%甜菊渣,17%金针菇菌渣,3%石灰;配方3:60%甜菊渣,37%金针菇菌渣,3%石灰;配方4:40%甜菊渣,57%金针菇菌渣,3%石灰;配方5:20%甜菊渣,77%金针菇菌渣,3%石灰;配方6:97%金针菇菌渣,3%石灰;对照(ck):97%废棉,3%石灰。每种配方处理备料240 kg。

(1)前发酵:将新鲜甜菊渣和金针菇菌渣移入预湿池充分预湿,并加入适量石灰。将预湿好的培养料铲出,沥干水分,转运至草菇培养料专用发酵隧道。调节发酵隧道风机通气参数(风机频率50 Hz,风机开启时间10 min,风机关闭时间25 min),使培养料温度在短时间内升到70℃以上,然后利用抛料机将培养料抛料翻堆至另一专用草菇培养发酵专用隧道,重复2次,翻堆3次,发酵结束后培养料即可送入菇房。(2)后发酵:将每种配方的培养料分成3份,每份铺在面积2 m2的床架上,关闭菇房门窗,通入蒸汽升温。调节蒸汽阀控制蒸汽量,使空间温度均匀,使用组合式空气机组进行循环通风,控制风机频率和新风阀门开启度,待各层培养料温度均达到60~70℃时,维持24 h,再缓慢降温至50℃。后发酵需7~8 d。(3)播种、菌丝生长与出菇:待料温降至35~40℃时,按1%播种量播种。保持菇房温度32℃、空气湿度90%左右,记录不同配方处理菌丝发满培养料时间。子实体形成期温湿度按照变温变湿的方法调控,菌丝生长阶段保持高温高湿,子实体的针头期保持高温低湿,纽扣期保持低温低湿,随着子实体增大,温湿度逐步提高直至采收。记录不同配方处理草菇原基出现时间,当草菇子实体由蛋形期进入伸长期时适时采摘,记录采收子实体的产量、个数,并计算平均单菇重。

1.3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邓肯氏复极差测验法(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材料理化性质测定

试验测定,金针菇菌渣的含氮量为2.10%,高于甜菊渣含氮量(1.74%);金针菇菌渣的含水量为55.45%,明显高于甜菊渣含水量(15.83%);金针菇菌渣的pH值为5.69,也明显高于甜菊渣(3.67)。

2.2 不同栽培料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的影响

由表1可知,配方5和配方6处理草菇的满菌时间最短,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配方1和配方2处理草菇的原基形成时间明显比对照(ck)和其他配方处理慢;配方4、配方5和配方6处理草菇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配方处理,分别较对照(ck)处理高12%、18%和19%;配方1、配方2和配方3处理的甜菊渣含量均超过60%,平均单菇重量小于其他配方处理。

表1 各配方处理草菇菌丝的长势及出菇情况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各栽培料配方处理均可获得草菇子实体,但单个子实体重量和总产量有所差别。配方1和配方2处理草菇原基形成时间明显比对照(ck)和其他配方处理长,配方1、配方2和配方3处理的平均单菇重量小于其他配方处理,主要原因是配方1、配方2、配方3的栽培料配方中甜菊渣含量较高(超过60%),甜菊渣颗粒度较小,发酵后透气性较差,培养料板结,导致草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营养供应不足,草菇原基形成时间长,单个子实体较小;配方4、配方5和配方6处理的草菇产量明显高于其他配方,其中配方4、配方5处理的培养料中甜菊渣的比例分别为40%和20%,说明适当添加甜菊渣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目前国内常规草菇栽培使用的原材料有稻草、食用菌菌渣和废棉等,每t成本价300~1 000元(以干基计),而甜菊渣在产区的成本几乎为零,在金针菇菌中掺入部分甜菊渣栽培草菇,既可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甜菊渣含氮量为1.74%,虽低于金针菇渣,但高于大部分食用菌栽培原材料[4],其质地与甘蔗渣相似;pH值较低,如利用其栽培草菇应在配料中添加石灰来提高其pH值。

猜你喜欢
草菇菌渣金针菇
农业废弃物在草菇栽培上的应用
草菇增产有三法
金针菇含甲醛?
不同菌渣施用比例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提高环境效益的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方式*
抗生素菌渣热解及气态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草菇电击法遗传转化的研究
菌渣猪粪还田下麦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