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小国以色列凭什么跃居科技大国

2019-03-04 18:32胡万程
党员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孵化器以色列科技

胡万程

如今的以色列,是世界上最耀眼的国家之一。2018年,以色列的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3700亿美元,比建国初期翻了150倍以上。科技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以色列在软件开发、通信和生命科学上的科研实力居世界顶尖地位,被称为“第二个硅谷”。

从农业小国到科技大国,以色列凭的是什么?

民族之星,国家之星

说到以色列,就不能不提这个国家的主体——犹太人。“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这样的说法深入人心。说法采用的论据,多是列举著名科学家与犹太裔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

但把犹太人的成功定义在“人种”这种陈词滥调中,显然缺乏理性。现代以色列并非单一民族国家,而是“民族大熔炉”。族人分散超过千年,经过通婚、混血,他们讲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背景,他们是一群流散在世界的犹太人,重聚在以色列。以色列在发展过程中,民族特性与社会发展互相作用,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文化”。

生于忧患的国家

不熟悉以色列的人,如果在以色列生活一阵子,最初往往会觉得这里的人缺乏基本礼节。学生质疑教授,雇员挑战老板,士兵质问长官,文员批评官僚,这样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下克上”的行为在长幼有序的东亚往往是不受欢迎的。但在以色列文化中,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挑战既成之事,多问问题,讨论所有事情。

在公司的经营上,以色列式管理被证明是提高效率、避免错误决策的最佳方式之一。在以色列公司待过的外国人普遍认为,公司里没有繁文缛节,做起事来非常轻松,直接干脆地提出意见,不用担心“秋后算账”或“遭人嫉恨”,因为这里每个人都这样做。

在直言不讳的环境下,以色列的经营者与投资者对于“建设性失败”同样是极为包容的。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包容相当数量的失败,那么真正的创新也不可能实现。无关年龄,无关等级,以色列人会把事情分析到最透彻为止。

说完人,来说说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阿拉伯国家的封锁给以色列的发展带来极大困难,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由于封锁,以色列人不得不发展自身的民族工业,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寻求后发制人的机会。

最优秀的学生在军队接受教育

世界上兵役制度最严格的国家,非以色列莫属。以色列全民皆兵,年满18岁必须服兵役。男性须服兵役三年,女性两年。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对妇女普遍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国家。

应征的前一年,以色列的男孩女孩就会去以色列国防军的征兵中心报到。他们在经历过初步医学检查后,会被分组进行严格的体能与心理测试,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筛选。而军队会根据新兵们这段时间的表现进行排名与打分,根据新兵能力与志愿,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

以色列军队部门的人员贵精不贵多,在培养人才上面花费巨大,军队精英部门的门槛高,且所习得的本领不输于哈佛、牛津这样的顶级院校。

在以色列求职,面试有个必问的问题——你在军队的哪个部门服役过?甚至有些工作岗位注明,只要××部门的毕业生。

“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在战场,一个决定可能导致一场战争的胜败,作决定的人一定要有敏锐的判断力与超强的执行力。这与在商场有很多共通之处,商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事关公司的生死存亡。

以色列军队部门中的优秀毕业生,退伍后往往在商界的表现也异常突出。比如,军队部门中最为苛刻的Talpiot(塔楼)项目,每年只选拔以色列高中前2%的学生,然后筛去十分之九,每年留下200名学生。

这些进入Talpiot的年轻人会加速学习数学、物理以及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以色列国防军各个分支的技术需求。他们的训练期长达41个月,接受的学术培训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国家普通大学生的培训范围。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成为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超级精英。

从结果来看,从Talpiot毕业的战士,多数没有留在军队,而是进入企业与学术机构,把自己在军队中学到的尖端技术投入“产学研”,近三分之二的人成为以色列顶级学术专家与成功企业的创始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以色列军工科技向民用技术转化速度快的重要原因。

国家科技孵化器计划

优秀的人才诞生优秀的想法,以色列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本,并将其转换为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启动了一项吸引风险资本的完整计划——国家科技孵化器计划。该计划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色列的很多新兴公司都诞生于研发中心或商业孵化器。一方面,年轻人对于传统商业模式不感兴趣,比起为别人打工,更愿意创建自己的公司;另一方面,众多投资人也乐于投资新兴公司获得回报,而不是把眼光局限在扩大生产和扩大市场上。

为年轻企业融资的模式,根子并不在国家扶植。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部分会逐渐减少并让利于私营企业。以色列的孵化器项目60%以上完成了孵化程序,最后成为独立企业。

创新的成功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金融机构的支持。以色列政府向很多研发中心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会给特殊发展领域的研发项目额外划拨经费。这些资金不仅鼓舞人心,也为年轻企业家创业送来支持。同时,随着以色列创业公司和创新中心兴起,以色列也建立了一套强大的咨询服务支持系统,专为以色列孵化器计划内的初创公司服务。

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天使基金投资人、孵化器、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之下,创业公司把目光投向研发与创新成为可能,又能受益于资深的顾问。这一整套成熟的系统,为以色列的创业公司提供了坚实保障。

890万人口孕育6000家科技创新企业

以色列的产业发展战略一向很清晰。政府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培养了大批理工科研究人员,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在农业、能源和医学上的研发也相当知名。

农业上,以色列最大的问题是水资源匮乏。但以色列持续开发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以及废水循环利用、雨水利用、点滴灌溉、人工降雨、精準农业、遗传学改良单位产量等技术,使得以色列突破了自然资源的天生劣势。

能源一直是以色列经济发展的拱顶石,2009年之前,以色列90%的能源需求依靠进口。2009年在海法附近发现Tamar天然气后,以色列的资源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色列不但资源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成为能源出口国。

医学领域中,全球各种治疗血管硬化、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的处方药,几乎都来自以色列的生物科技。以色列拥有比世界其他国家都高的人均医药设备,且生命科学行业的出口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益。

军事科技产业是以色列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研发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如今,由以色列本国研制生产的无人机、预警机、航空电子设备等,性能已经位居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军工产业的产品和人才,大部分还会被用来反哺民用。

如今,以色列最重要的出口已不再是钻石或者水果,而是企业输出。890万人口,却孕育了多达6000家科技创新企业,而这些企业一大部分都卖给了海外资本大亨。就连以往对以色列市场关注不多的中国企业,也在近几年纷纷“西游”,对这片热土进行投资。

(摘自七一客户端/《看世界》)

猜你喜欢
孵化器以色列科技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科技在线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