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对策研究

2019-03-05 22:56王中雨
英语教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跨文化英语课堂

王中雨 陈 嵩 田

一、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及成因

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已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本土文化的输入一直处于边缘化,导致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生态失衡。尽管从2013 年起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知识汉译英的考查,目的是让高校英语教师切实重视起本土文化及其相关英语表达在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但从考试结果来看,汉译英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一直偏低,考生答卷上经常会出现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神”翻译;从文化教学的角度来看,许多教师对于在大学英语课堂进行本土文化教学仍然重视不够且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强调英美文化,忽视了母语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传统观念的角度,大学英语课往往被定位为对主要英语国家语言和文化进行学习的课程,并不把中国文化及相关英语表达作为英语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且以往研究也表明母语对英语语言学习有一定的负迁移作用,而强调应“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和文化,这加剧了“中国文化失语”问题。

其次,从英语教材的角度,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多是以英美国家的文化为背景,对中国文化介绍很少,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更少,尤为欠缺的是培养学生用英文表述本土文化的能力(魏宏君2009)。这就使得英语教师即使想进行本土文化教学,但缺乏合适的教材为依托,可利用的教学资料比较有限。

再次,从教学环境的角度,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且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时也在不断缩减,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忙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于培养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心有余而力不足。

最后,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如何在英语课堂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英语表达,如何使中西文化在英语课堂生态环境中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学贯中西的跨文化交际者,缺乏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这也是导致中国语境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因素之一。

二、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观念,确立中西文化互利共生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理念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用英语认知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用英语比较中西文化,使其对这两种文化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新的水平。因此,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该具有学习西方文化与弘扬中国文化的双重属性。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了解西方主要英语国家文化并能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还应具备熟悉中国本土文化并能用英语表达的能力。换句话说,从文化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所需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一种“双文化交际能力”,即当学生无论是在面对本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还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复杂情境时,所具备的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解决一系列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中西文化互利共生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理念,突破以往英语课堂以西方文化为主的教学思维定势,有意识地把中国文化及相关英语表达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并引导学生与西方文化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发挥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中西方文化的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辨能力。

(二)编写或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西文化元素,加强英语课堂多元文化教学建设

当前,许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涉及的内容以英美国家文化为主,中国文化元素在英语教材中很少涉及,这也导致了英语文化教学变成了单一的西方文化教学。如果不从教材、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英语课堂多元文化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

为了改变目前文化教学中出现的中西文化失衡现象,编写或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西文化元素,加强英语课堂多元文化教学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可以组建科研团队,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已出版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读本、各高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等为依据编写体现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应有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内容应既涉及表达中西文化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又涉及对中西文化内涵的学习及中西文化的对比分析,从而使英语课堂多元文化教学有“抓手”。另一方面,如果不具备编写教材的条件,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整理教材中每个单元体现的文化元素作为课堂文化教学的主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单元文化主题进行中西文化内涵及相关英语表达的学习,尤其要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及相关英语表达的学习,促成中西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英语课堂多元文化教学。

(三)依据各校实际情况,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选修课程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6)研究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在国家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选修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高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或调整,可以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课程。这样,教师进行中西文化教学的课时会更有保障,从而使文化教学内容更全面、具体,同时,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及相关英语表达的学习也会更具针对性。高校也可以积极鼓励教师申报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选修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有益补充或后续课程,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思辨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语言始终是外语教学的重心和归宿,但文化的引入绝不是英语教学核心的转移,而是英语语言教学取得成效的促进因素,是语言教学的深化(魏朝夕2007)。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要确立“从文化的角度教语言”的英语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从而切实胜任跨文化交际课程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

(四)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英语课堂文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要想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采取何种教学策略非常关键。“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只是平铺直叙地告诉学生有关中西文化及相关英语表达的内容,而未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可以说,文化教学比单纯的语言教学难度更大,更需要英语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英语语言水平、中西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英语文化教学,使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学习一直保持一种求知欲和亲近感。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式、情景式、探究式、体验式、任务型、交际型、合作型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中西文化及相关英语表达的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丰富教师进行文化教学的手段,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此外,文化教学应以文化产出为导向,积极鼓励学生及时产出学到的中西文化知识及英语表达。学生不再单单学习课文,而是以课文为手段来学习用英语完成产出任务(文秋芳2015)。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各种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用课堂所学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进行情景对话或跨文化交际,这样,学生在进行语言和文化产出的过程中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并且对所学语言及文化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只有在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者才能对目的语文化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取其精华,互通有无(苟丽梅、姜焕文2010)。因此,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要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让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英语课堂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尤其要重视中国文化内涵及相关英语表达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跨文化英语课堂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