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2019-03-05 22:56杨林伟
英语教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

杨林伟

引言

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载的内容,而语言是文化的关键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丰富的内涵,蕴含着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反映出民族的特征。在交际能力中,文化知识及适应能力是其关键组成部分(赵远2013)。除此之外,不同地区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人们的交流及沟通,因此,在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时,学习者只有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应对自如。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学习者在学习其语言知识的同时树立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究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主观性的内在联系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理解、知识基础等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时会获得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学习者重新建构自我语言心理表征的过程。基于此,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因素涉及其文化潜意识、既定语言使用规约、个人情感等因素,以及客观世界。同时,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内容在文化中也有所涉及,一个是客观的约定俗成属性,另一个是主观潜在的情感属性(胜献利2015)。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传授承载文化客观属性的知识,教学内容大多为交际礼仪、社会制度、一般习俗、敏感话题等,缺乏对文化主观情感态度的引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陷入模式化学习的僵局。基于此,在探究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及培养时,教师应关注主观因素,而不应过多关注文化的客观属性。具体而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学生掌握已有语言使用规约及文化知识后,通过多种手段,带领学生实现对跨文化交际的主动创造。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自我理解及判断各类文化现象,关注及观察重大历史事件及现实问题,找出各类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换位及逆向思考。

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文讲解是大学英语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对写作手法、课文内容、词汇、语法、题材等内容的讲解及分析。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但是无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口语课练习流于形式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一般通过小组形式谈论或对话。然而,基于母语环境及文化背景,他们通常运用母语思维表达观点、组织语言,忽略英语表达方式及习惯。而且,绝大部分教师在口语课上更多地关注学生词汇应用是否得当、语法是否正确、发音是否标准、表达是否流畅,缺乏引导学生关注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表达产生影响的意识(潘影2018)。在这种情况下,口语课练习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提升学生口语水平、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听力练习与文化讲授存在孤立性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文化内容一般是作为辅助材料存在的,教师很少重点讲解听力材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听力练习与文化讲授存在严重的脱节(任泉清、任月花,等2014)。教师往往是为了让学生练习听力而组织听力练习,不注重把握听力练习的契机,难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目前,我国已经在跨文化学术领域开展了多项实践及尝试。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针对文化教学的关键作用,外语教学研究者逐渐将重点放在对课堂教学,以及文化教学和外语教育间的关系的研究上,主要研究怎样增强外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讨论具体的文化融入实施原则及方法等。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我国积极开展了融合英语国家文化与母语文化的互动活动,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意识(李楠201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采取多种策略及方法,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以及对英美文化的输入,同时渗透中华文化教育,便于学生充分认识英语文化与本民族语言文化间的差异,避免出现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困惑。具体而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强调教师需遵循深入浅出、由简到难的原则,逐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内容。教师应首先确定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并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及语言水平逐级开展,经现象到本质,经简单到复杂。需要注意的是,在贯彻循序渐进原则时,教师应关注跨文化内容的一致性及层次性。在起始阶段,教师应选择便于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设置的教学情境需和所涉及的中外文化知识密切关联,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后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扩大学生接触英美文化的领域及范围,提升他们鉴别中外文化异同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胸襟、视野,最终实现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语言及融入的跨文化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并不是泛泛地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文化知识,而是要注意其实践与内容的紧密结合。只有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其学习文化及语言的兴趣,从而使其更具体、生动地认识语言和跨文化的关系(汤易2017)。

(三)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强调教师掌握好“度”,按照英语教学的需要融入跨文化内容。融入跨文化内容并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发展及延伸。因此,教师不能本末倒置,太多的文化融入非但起不到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及负担。此外,教师应有计划性、有选择性地讲解内容,教学方法要得当,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逻辑系统性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每次遇到文化内容时都不加整合地“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就会使教学内容碎片化、零散化,不成系统,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时遵循逻辑系统性原则,即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前提下输入跨文化内容,并将跨文化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拓展,从而逻辑清晰地、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

四、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多渠道扩展学生与文化的接触面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学视角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多渠道扩展学生与文化的接触面。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一些课程任务布置给学生,并将其作为日常成绩的考核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西方文化采访留学生,并录制视频。学生可以自由组队、选择采访内容;或者可以组织学生建立HSK 考试免费辅导班(HSK 考试即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对留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水平,还能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等。总之,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跨文化交际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借助影视材料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理,属于艺术范畴的影视作品选材大都来源于生活。很多英语影视作品将英语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状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如在不同场合下怎样应用英语称呼、待客、讨论问题及表达问候等(史媛2016)。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恰当的影视作品,通过真实人物的演绎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西方文化,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开设公共选修课及专业限选课程

设立不同性质的选修课是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选修课,如针对英语学科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开展跨文化语用知识选修课程,补充及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专门的限选课程,便于实现科学的课程考核及管理评价。

(四)补充课外材料

为了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大量的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有关中西方文化的英文书籍、报刊等。

结语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本质是文化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时,应仔细考量,认真筹划制订出符合新形势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交际羊
大学求学的遗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