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2019-03-06 12:41李大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意识图书馆服务

李大莉

摘要:高校图书馆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提供物质基础、信息素养培养及交流平台。在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实践过程中,由于各高校图书馆理念不同、指导方法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服务模式,目前常见的有强化意识模式、注重经验模式、系统思考模式,文章从师资力量与馆员队伍建设、开设课程、教学方法角度对3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扩大宣传、提高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力,注重市场引导、减少政治干预,加强模式整合力度、创新服务方式三点启示,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模式的完善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1.012

中图分类号:G252;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9)01-0040-04

Abstract: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material basis,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ervices. In the process of suppor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ervices, different service modes have emerged due to different concepts and different guiding methods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fferent service modes have emerged. At present, there are common reinforcement awareness modes, emphasis on experience modes, and system thinking modes. The articl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three mod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aculty,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ian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urses,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posed three points of enlightenment: expanding publicity and improving the influence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uppor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cusing on market guidance and reducing political interference, strengthening mode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ng service method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service modes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uppor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s

創新创业型人才成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1]。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服务机构,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平台,有责任和义务支持我国的创新事业发展。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落实创新创造的思维理念,通过课程教育方式,提高受教者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开展的活动实践,是适应图书馆自身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教育理念。由于各高校的服务方式和课程设置不同,产生了多种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模式,本文对其进行比较和研究,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1  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丰富的馆藏资源及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素养,为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开放交流平台。

1.1  高校图书馆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首先,馆藏资源丰富,高校图书馆是服务于师生的重要的文化机构,收藏了大量的馆藏资源,还有符合高校学科特点和科研活动特点的特色资源库,这就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保障。其次,设施设备先进,高校图书馆不仅具备基本的服务设施,还会根据师生需要引进先进的设施,例如,在电子阅览室,读者可以掌握电脑、ipad、阅读一体机、数字阅读器等操作方法,部分高校还购买了先进的3D打印机、创客设备等[2]

1.2  高校图书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素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进步,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是重要的财富,谁掌握的信息多、获取信息速度快,谁就掌握着先机,而高校图书馆恰好就汇聚了领先信息,可以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规范读者的信息获取行为,帮助读者养成使用信息资源的习惯。创新创业需要大量信息资源的支撑,从宏观上说,创新创业者需要掌握该领域的发展情况和动态,从中挖掘创新点、寻找空白区域,以决定创新创业方向;从微观来看,创新创业者要学会与人交流,而交流方式也以信息为主[3]。所以,信息素养是创新创业者必备的技能,高校图书馆应开设相应课程提高创新创业者信息素养。

1.3  高校图书馆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提供开放交流平台

一方面,丰富的资源文献可以交流共享,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系统的学术理论和大量的实践数据,读者用户可在高校图书馆获取他们想要的资源;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学术交流平台是开放的,允许读者进行知识交换,这对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自由度、趣味性、学术性和交互性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2  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常用模式

2.1  强化意识模式

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化意识模式是指侧重于创新创业者意识的培养,一般认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行为行动事半功倍。因此,强化意识模式通过高校图书馆开展理论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冒险思维、进取思维来完成。这种强化意识的模式最早由百森商学院提出并践行[4],如今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认可,成为一种常见模式。

2.2  注重经验模式

与强化意识模式不同,注重经验模式更加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这种模式的倡导者认为,创新创业精神是要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养成的,学生如果大量地参与到创新创业行动中来,那么自然会形成能动创新的思维,没有必要特别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单独开设课程[5]。采用注重经验模式的高校图书馆,往往倾向于开设让学生动起来的实操课程,例如创客课程、市场调研课程等,使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

2.3  系统思考模式

高校图书馆上述两种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都侧重强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某一个方面。斯坦福大学提出,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引领和经验的积累缺一不可,并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学科优势,学生不仅要从行动者的角度去掌握创新创业的具体本领,还要从决策者的角度学会统筹规划创新创业的环节流程,综合学科特点和外部环境因素,提出适合自身的创新创业计划,这种计划往往是特色鲜明的,是个人思考的产物[6]。因此,采用系统思考模式的图书馆大多开展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

3  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模式比较

对强化意识模式、注重经验模式及系统思考模式3种模式从师资力量与馆员队伍建设、课程开设、教学方法3个角度进行对比(见表1)。

3.1  师资力量与馆员队伍建设

从师资力量来看,由于强化意识模式更加侧重理论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引领,因此尤其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和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注重经验模式更加侧重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亲身体验的机会,重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操作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采用系统思考模式的高校图书馆以斯坦福大学最为著名,斯坦福大学是公认的名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力度,既重视创新创业理念的培养,同时重视与专业学科的融合,因此在教师团队构成中,偏向于由学科专业教师兼任,以发挥学科的优势。

在馆员队伍建设方面,3种模式都要求图书馆员要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高效率的服务,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促进学生养成创新创业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力[7]

3.2  开设课程

虽然都是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不同模式的侧重点不一样,高校图书馆开设的课程及课程理念、教学方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强化意识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就认为意识是一种需要培养的并且可延续的代码,课程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当下的教育效果,又要着眼于长远的培养目标,所以,强化意识模式的课程设计就要让学生收获完整的创业知识。注重经验模式的课程则偏向于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因此,高校图书馆会将课程教育延伸到教室之外,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到创业演练中去,在工作环境中进行创新创业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8]。采用系统思考模式的高校图书馆同时开展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其中,课程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实践教育作为补充发挥着重要作用,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  教学方法

强化意识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依托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学生打造系统的理论教育,建设完整的信息资源库与案例库,教师也以课堂讲授为主,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注重经验模式的教学方法以具体的环境,如企业管理、技能培养为切入点,将学生设置在具体环境下,在动态和操作中,嵌入性进行教学指导。系统思考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互动、开放的特点,例如跨学科教育、跨领域合作交流等,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教学结构,全方面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4  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創业教育服务模式启示

4.1  扩大宣传,提高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力

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并不十分普及,究其原因,在于宣传力度小,通过对高校师生的调查可以发现,多数学生对于图书馆的功能还停留在借阅图书、上自习的阶段,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知晓甚少。实际上,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正在逐渐多元化,既是资源文献交流中心,也是信息供给中心。无论是强化意识模式、注重经验模式还是系统思考模式都需要建立在学生知道、学生参与的前提下进行,越多师生参与,越多师生能享受到教育带来的成果,越能推动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宣传工作,通过资源推送、馆内海报等方式,扩大影响范围,提高知名度,使大学生乐于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发挥高校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优势。

4.2  注重市场引导,减少政治干预

前2种服务模式将目光聚焦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人力建设方面,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即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市场引导的重要性。系统思考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和高校专业特点,提出要培养市场型、专业型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是服务于社会建设的,因此要注重市场引导,相应的减少政治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推动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4.3  加强模式整合力度,创新服务方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常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模式各有侧重点,也各有优缺点,因此,复合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才是符合发展趋势的。加强模式整合力度,创新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方式,大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将高校第一课堂与课外第二课堂充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形成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以项目活动为补充的新模式。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凭借自身丰富的物质资源、技术支撑、平台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强化意识模式、注重经验模式、系统思考模式3种常见服务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取得更好的服务成效。

参考文献

[1] 郑继来,干林,张中宁.基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11):143-146.

[2] 肖亚军,金秀奇,王秀峰.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培养中的优势条件和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2015,14(6):58-61.

[3] 叶育民.基于双创教育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6):73-77.

[4] 秦为东.面向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功能定位与建设[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2(3):36-39.

[5] 江秋菊.基于“社会合作”下高校图书馆创业教育服务支撑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3):105-109.

[6] 曹学艳,刘彬彬,邓腾彬.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S2):68-71.

[7] 王紅,张玉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J].晋图学刊,2017(4):1-5,34.

[8] 程春兰.面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6(5):101-104.

猜你喜欢
意识图书馆服务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图书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