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9-03-11 09:51马德容向霞
中国教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艺体教务处每学期

马德容?向霞

近年来,巴中绵实外国语学校在中小学课堂中普遍开设素养课,通过走班制和分层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中小学素养课管理策略

1.建立选修课程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选修课,是指在课程标准要求外,由教师自主申请开设的课外知识拓展课程,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选修课包括学科研修、艺体专修、校本选修三大类。文化研修包括对必修内容的夯实、拓展和提高,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艺体专修是从学生的专长出发,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喜爱的艺术情趣和健康生活习惯,让艺术和健康成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校本选修以开阔学生视野、持续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创新和动手能力为宗旨,主要涉及人文、科学与社会生活等综合领域。

构建科学选修课程教育体系。选修课的开设取决于课程特点和师资情况,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达20人以上方可开课,最多不超过40人。学科研修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由年级安排。艺体专修和校本选修选通过学校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选课,每学期选修学生人数达不到20人最低开课要求的课程,将暂停开课。原则上每学科至少开设一门选修课程。申报开设选修课程的教师应当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授课内容与任课教师的专业或教研领域相符;对申报课程有充分理解、把握;在某个领域有独特的专长与研究。

2.选课程序及要求

选课。学科研修由行政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选课。每位学生每学期学科研修课程不少于三门。学校每学期均对开设的艺体专修、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公示,开课教师通过学校安排的形式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校网站进行选课。选课采用师生双向选课、随选随报、报满为止的方式;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在每一类课程中选报一门课程。

转课。学生在确定选修某一门课程后,本学期内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选学课程,特殊情况须经导师同意并写出推荐意见,教务处组织考核后方可转课。

3.选修课的多样性原则

建立选修课程教育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体现一定的综合性,给予学生较多的课程选择。例如,舞蹈、绘画、钢琴、手工花卉、课本剧、国画、陶艺等艺术类课程;语文乐园、益智课堂、模拟联合国、英语角、数学培优、物理思维训练、化学思维训练等综合文化类课程;跆拳道、武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体育运动鉴赏、象棋等体育类课程。选修课的学科多样性使学生有了更多选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以及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内在修养及体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评价

选修课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对课程导师的评价,主要包括: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20%);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和取得的学习成果(40%);三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20%);四是课程教案编写、作业设计、资料收集等情况(20%)。(2)对学生的评价。选修课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等级核定。等级核定过程表现及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办法。各项之间进行权重分配。课程的综合成績=课程学习过程成绩(40%)+终端考试(考查)成绩(60%)。其中,过程表现成绩包括出勤30%(缺勤按规定扣分,扣完为止)、课堂表现30%、作业40%(不交作业者,累计3次以上,该项为0)。最后评定等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文化科目所涉及的知识拓展类课程评价原则上采用考试形式,由课程导师依据课程要求统一命题(满分100分),难度适中,试题力求反映所开课程的核心要求。

选修课所涉及的技能、兴趣、实践类课程的评价原则上采用考查形式,由课程导师依据课程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课程结业表现、作品展示、技能考核等形式进行终端评价。

学生学习时间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分之二及以上方可认定等级。因病假、事假未能达到规定学时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补课途径累计后的学时数达到要求后,给予认定。对于缺课达课程修习总课时(一般为15课时)三分之一及以上的学生,不能认定考核成绩或等级。

课程结束后,选修课程综合成绩未达到C级的,认定为不合格。对不能认定等级的学生应注明原因后报学校教务处,由教务处给予复议;对于复议后,等级未能得到认定的学生由行政班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并说明情况。对于因终端考试成绩而影响等级认定的学生可以申请补考或重考,通过后方可认定等级。

总而言之,在中小学开设素养课程,是我国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培养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具备立足社会的根本要求。中小学教师在素养课程教学中要立足于教材,积极开发校本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巴中绵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艺体教务处每学期
高中艺体特长生单独编班和插班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展一体两翼 圆成长之梦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深化学校课程研发 走艺体特色教育之路
普通高中创建艺体特色教育实践摭谈
好处费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
学校教务处在推动学校变化方面的探索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