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蔬菜答农民问(19):市场上的“高山茭白”是一种什么茭白?如何种植?

2019-03-12 01:22王明红刘义满魏玉翔
长江蔬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茭白山地高山

王明红 刘义满 魏玉翔

多年来,笔者经常接到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户的咨询,他们大多是农民,也有企业家。笔者也经常到全国各产区进行现场调研及技术咨询和讲座,到各级广播电台农业节目中进行咨询和讲座。在与种植户的交流中,接触到了大量从种植者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最近几年,更是通过电话、彩信、微信、QQ及电子邮件等方式,接触到大量从事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的年轻人提出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种植者特别是青年种植者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整理,并力求进行较为全面的回答。

有些准备发展茭白(Zizania latifolia)种植的朋友曾经询问,“高山茭白”是一种什么茭白?有发展前景吗?这个问题,实质上可以细化成多个问题:“高山茭白”指什么?高山茭白有什么特点?哪些地区能发展高山茭白?如何种植高山茭白?

1 “高山”指什么?

1.1 生态地理学中“高山”

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呈明显的递级下降,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 000~5 000 m,高原上有许多高大山脉和山峰;青藏高原向北和向东地势急降,进入较低一级的山地高原和盆地,一般海拔为3 000 m;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苗岭、滇东高原一线以东,地势更低,除沿海山地和台湾山地的一些高峰以外,广大低山和丘陵海拔多低于1 500 m,特别是东部大平原,海拔甚至低于200 m。根据海拔,我国山地地貌可以分为极高山(海拔高于5 000 m)、高山(海拔3 500~5 000 m)、中山(海拔 1 000~3 500 m)、低山(海拔500~1 000 m)。5 000 m海拔大致相当我国西部雪线高度,3 500 m海拔的界线表示外力作用在此线上下有明显的差别,1 000 m海拔大致代表我国东部低山的上界。国际上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则为高海拔 1 500~3 500 m、 超高海拔 3 500~5 500 m、极高海拔5 500 m以上。

1.2 “高山茭白”中的“高山”

其实,“高山蔬菜”“高山茭白”中的“高山”不是一个严格的生态地理学概念。有资料将海拔500~800 m的山地称为“低山”,将海拔800~1 200 m的山地称为“二高山”,将海拔1 200 m以上的山地称为“高山”。而在我国产区,实际上将海拔500 m以上山地生产的蔬菜均称为高山蔬菜。同样,海拔500 m以上山地生产的茭白则称为“高山茭白”。也就是说,“高山茭白”中的“高山”一般指的是海拔500 m以上的山地。例如,安徽岳西县高山茭白产区的“高山”指的是海拔600 m以上的山地,浙江省部分地区甚至将海拔400 m以上山地生产的茭白也叫高山茭白。有的地方则直接采用“山地蔬菜”概念,比“高山蔬菜”范围更广[1,2]。 就湖北而言,恩施地区、黄冈北部和东部为大别山低山丘陵地区,有许多适合发展高山茭白的山地。

2 “高山茭白”有什么特点?

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高山茭白栽培中,一方面早春气温较低致植株萌发较晚;另一方面夏季气温较低致孕茭期提早,因而从植株萌发到孕茭所间隔的时期较短。例如,安徽岳西县海拔700 m左右地区单季茭一般8月10日开始采收,有的年份7月中下旬就开始采收;浙江丽水地区海拔500 m左右地区单季茭始收期为8月中下旬,海拔800 m左右地区始收期为7月中旬。根据具体海拔和品种不同,单季茭可以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提早上市1~2个月以上,如湖北利川高山茭白一般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早上市30天以上。从市场供应角度看,高山茭白很好地弥补了平原地区夏季茭白供应的淡季。以武汉市场为例,原先依靠平原地区茭白产区供应,主要供应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以及4月下旬至6月下旬[3]。但是,安徽岳西地区发展高山茭白后,从6月下旬至10月下旬均有茭白产品上市,而在岳西高山茭白的集中上市期7~9月则有大量产品进入武汉市场[4]。此外,高山地区一般工业化程度较低,植被破坏和污染程度小,生态环境优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也较高。因此,高山茭白种植通常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适宜高山地区栽培的茭白品种有哪些?

茭白品种选择非常关键,应该选择产量高、生长势中等,生长整齐,分蘖密集成丛,节紧缩,结茭早,孕茭率高,茭形整齐,茭肉光滑嫩白,无发皱和发绿,成熟期集中的单季茭白品种,如美女茭、丽茭1号、金茭1号、金茭2号、鄂茭1号。也可以种植优质双季茭白品种“双季单收”,如浙茭2号、浙茭3号、浙茭6号、浙茭7号、浙茭911等。同一地区海拔500~800 m的区域选择中晚熟品种,海拔800 m以上区域选择早熟品种,以延长市场供应期。

4 高山茭白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图1 湖北恩施利川高山茭白基地

高山茭白栽培技术上,除了早定植外,还应早追肥、及时追肥,促使植株早发,及时满足植株萌发、分蘖、孕茭及茭白膨大的营养需要。湖北恩施利川市是我国新型高山茭白基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下面以湖北利川市近10年来摸索的做法为例对高山茭白的种植技术进行介绍(图1)。

4.1 大田准备

原则上讲,只要保水性良好的田块均可种植茭白。土层深厚、肥沃的水田种植茭白是非常适宜的,但人员、机器进出相对困难。对土层较浅的田块,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邻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冷浸田”较为适宜,机器操作也更为便利。肥力中等田块宜于大田定植前7~10天,每667 m2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过磷酸钙25 kg、硅肥 10 kg、硼砂 1.0 kg(或硼酸 0.5 kg)、七水硫酸锌 1.0~1.5 kg (或一水硫酸锌 0.5~1.0 kg)及商品有机肥料400 kg,耕翻25~30 cm深,耙平。

4.2 大田定植

单季茭白一般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 (宜清明前后)定植,也可年前定植。双季茭白一般在9~10月或3~4月种植,每丛3~4苗。采用宽窄行,宽行行距1.0~1.2 m, 窄行行距 0.6~0.8 m, 穴距 0.4~0.6 m,每667 m2栽 1 200~1 500 穴。

4.3 水深调节

定植后至分蘖前 (生长前期),保持3~5 cm浅水,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和分蘖。分蘖后期,水深10~15 cm,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进入孕茭期,及时利用高山冷水连续串灌,水深15~20 cm,促进孕茭。孕茭后期,水深3~5 cm,以利采收。采收后可将地上部分齐泥割掉,并保持浅水层或湿润状态越冬。

4.4 追肥

一般定植7~10天后,每667 m2施碳酸氢铵15~20 kg提苗(基肥充足时,可减少施肥量);分蘖初期(与第1次肥隔10天左右),每667 m2施入碳酸氢铵20~30 kg,促进有效分蘖和植株的生长;分蘖盛期,一般每667 m2施碳酸氢铵10~15 kg。孕茭初期(10%~20%的分蘖苗假茎孕茭变扁),重施催茭肥,促进肉质茎膨大,提高产量,一般每667 m2施复合肥30~40 kg。催茭肥要适时施入,过早,植株尚未孕茭,易引起徒长,孕茭延迟;过迟,不能及时满足孕茭对肥料的需要,影响产量。

4.5 除老叶

分蘖后期,从叶鞘基部拔除老黄叶,不要损伤植株。老黄叶、杂草等均可踩入泥中。及时去除老叶,可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田间通透性、减轻病虫为害等。

4.6 杂草及有害生物防控

从定植成活后开始至封行前,杂草易孳生,可以养鸭除草。在茭白植株高约50 cm时,平均每667 m2喂养10只鸭,基本可以解决杂草问题。茭白田在采收期,蛞蝓和蜗牛为害较重,养鸭对其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结合适时采收避开为害。

高山地区具有雨水多,湿度大等特点,病害较为严重。主要病害有胡麻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引发病害的主要因素有天气(5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季节,雨日、雨量多,病情往往发展迅速)、肥料管理(施用过量的氮肥导致碳氮比失衡,茭白营养生长过旺,田间通气性差)、田间管理水平(老叶病叶未及时清理、重茬、田间冬季清理不干净)。在发病初期采用农药防治最有效,一般为5月中旬至7月上旬,可用72%杜邦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主要虫害有长绿飞虱和二化螟,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药剂防治时间一般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可用25%扑虱灵(噻嗪酮)粉剂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1次,连续喷2~3 次。

4.7 采收

湖北利川地区单季茭白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采收,10月前采收结束。“双季单收”的茭白从6月中旬开始采收,采收期和平原地区错开。采收过早,茭白小,产量低,口味淡,且耐贮性差;采收过晚,茭白表皮发绿发皱,品质降低。

4.8 其他

高山茭白种植规程中,可通过套养鸭、鱼、龙虾等增加田间综合效益。其中,套养鸭较易,生态效果好,667 m2可增收约500元,效益可达5 0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茭白山地高山
太湖茭白
山地草甸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高山从何而来?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