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设施有机蔬菜提质增效模式应用效果

2019-03-12 01:25冷鹏周绪元党彦学
长江蔬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提质有机栽培

冷鹏 周绪元 党彦学

导读:针对当前临沂市设施有机蔬菜产品质量、品牌认证多,但商品性能不足、营养品质低档、风味品质不佳、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的实际情况,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日光温室茄果类、瓜类蔬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优良蔬菜品种筛选、土壤培肥改良、病虫害生态控制及品牌营销4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了“有机+”提质增效的品质概念三要素:安全品质+风味品质+外观品质;以及售后品质“四保障”理念。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有机蔬菜成为市场宠儿,国内认证的有机蔬菜品种越来越多,但北方设施有机蔬菜的生产现状与消费者美好需求之间的矛盾却日渐突出。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肥、转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质,质量安全品质得到保证,但在满足消费者食用安全的基本需求上,还应提高营养品质、口感品质、外观品质,并争取消费者的高度信任,即建立健全的“有机+”提质增效信任体系。

设施栽培的有机蔬菜是产业发展的最终主流形式,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产业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针对设施栽培的有机蔬菜提质增效关键因素开展了科技攻关,确立了有机品质概念三要素,建立了以“三大核心技术+四保障”为核心的有机蔬菜“三三四”提质增效管理模式。通过在北方大面积推广设施栽培,提升了有机蔬菜品质,完善了产品质量安全系统性建设,有效推进了设施有机蔬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 有机蔬菜“三三四”提质增效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主要针对当前有机蔬菜产品质量认证比较多,但有机蔬菜的外观、营养、风味品质较差,消费者信任度不高等生产与市场实际,采用实验室研究与田间试验相结合、核心技术研究与现有技术集成相结合、生产环节技术研究与营销模式管理创新相结合、试验探索研究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提出有机蔬菜的“安全+风味+外观”的“有机+”品质概念三要素,开展了品种筛选、土壤培肥改良、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控三大提质技术研究,同时,创新营销理念,以品牌建设为目标,建设了以“认真背书为本、全程透明溯源、系统化的品牌保障、完善的基地直销”4项措施为支撑的消费者信任体系,构建了有机蔬菜“三三四”提质增效管理模式。

辣椒根结线虫防治试验田

2 提出有机蔬菜“有机+”品质概念,确立品质三要素

为取得消费者的高度信任,让消费者持续接受并消费有机蔬菜,提高有机产品安全品质、风味品质和外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有机蔬菜“有机+”品质概念,并将“安全品质+风味品质+外观品质”确立为有机蔬菜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为了检验“有机蔬菜提质增效关键生产技术”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在本项技术示范区同德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分别采收黄瓜、番茄、辣椒、韭菜4种示范蔬菜(安全优质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对照,品种一致),送青岛农业大学做品质检测,安全优质栽培韭菜的主成分(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香气主要成分含量及硫化物含量均高于普通栽培韭菜,说明应用有机蔬菜提质关键生产技术栽培的韭菜更能保持该品种的独特辛香味。另外,安全优质栽培黄瓜中的POD、番茄中的番茄红素、辣椒中的辣椒碱等主要风味物质含量均高于普通栽培。

3 有机蔬菜三大生产关键技术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低温、弱光、酸化、高盐、高湿、重茬障碍等问题,我们重点开展了有机蔬菜专用品种筛选、抗病嫁接、土壤培肥改良和抗性诱导技术等方面研究,以优良品种筛选、土壤培肥改良、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控3项重大技术集成为重点,确保生产出高品质产品。

3.1 引进筛选适于有机栽培的优良蔬菜新品种

有机栽培除要求使用非转基因种子外,对生态适应性、风味、抗逆性等也有严格要求。通过试验,我们筛选出了果实质脆、微甜、略有清香、生物学性状表现最好,开花坐果能力强,对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等病害抗性较强,产量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性好,适合有机栽培的德瑞特、水果黄瓜等黄瓜品种;千禧、圣女番茄新品种;撒玛利亚、航空甜椒等辣椒新品种;博洋9号、墨玉等甜瓜品种。

3.2 土壤培肥改良技术研究

针对当地土壤,开展了培肥改良、基质配方筛选、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

①通过改良技术,研发新型EM液 用新型EM液发酵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等有机肥料,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等功效。新型EM液发酵比常规发酵的有机肥氨基酸含量增加了7.33%,增幅59%,且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比常规有机肥高,可作为生产有机蔬菜较为理想的自制肥料。

②确立了有机蔬菜基质配方 以40%杏鲍菇菌渣、30%兔粪、10%蓖麻饼、5%骨粉和15%未种植过蔬菜的大田土为原材料研制基质配方。该基质配方发酵完成后掺入功能性微生物使用,能提高番茄的还原糖含量,降低番茄的硝酸盐含量,改善番茄品质及风味。

甜瓜新品种引进与示范

③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与未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相比,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大棚辣椒生长旺盛,叶片浓绿,植株较高,叶面积系数大,单株坐果数多,果形整齐好看,平均单果质量265 g(比对照大 110 g),且口感更甜爽,商品率提高。

3.3 病虫生态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在深耕晒田、轮作、嫁接、温湿度管理等农业防治常规技术的基础上,又深入研究了其他新型技术,以培养健壮植株,提高抗病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其中以夏季高温闷棚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硫磺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日光温室有机蔬菜黑色地膜覆盖、防虫网使用、天敌利用、植物源农药及微生物农药防治、授粉等为关键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避免了激素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生产安全、高效有机蔬菜,符合现代社会对有机、安全产品的需求。

4 “有机+”蔬菜消费者信任体系建设

近年来,由于有机蔬菜本身农残超标、不讲究包装、外观商品性差、风味品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有机蔬菜的良好形象和品牌,加上假冒伪劣有机蔬菜的存在,有机蔬菜备受质疑,影响了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如何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成为品牌建设的关键,也是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开展了有机蔬菜消费者信任体系的探索。通过深入调查、实地操演,我们以“真背书、可溯源、严保障、多渠道”为重点构建了消费者信任体系,制定了有机蔬菜提质增效管理标准化技术规范。

4.1 真背书,向管理要效益是根本

通过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质量信息追踪和处理体系以及产地、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贸易等相关环境控制体系,严格要求内部和外部管理和销售,从体系和运行机制上,有效保证有机蔬菜的安全和优质性能。

4.2 可溯源,让消费者全程可知晓是关键

精益化管理,及时调整和整改,确保产品生产、贮运、销售、售后整个链条的连续性、可控性。建立有机蔬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应用HACCP原理,按照OFDC质量跟踪系统要求,实行有机蔬菜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的全程管理,保证有机生产的完整性。建立基于EAN/UCC系统的标识编码管理体系。并建立客户申、投诉处理制度,快速反应,及时化解舆情。

4.3 严保障,以品牌建设为抓手赢取信誉

加强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促进质量意识和广告意识。通过有机认证体系,自主经营,包装精美,品种品味独树一帜,积极打造知名品牌,如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产品名牌等。

4.4 多渠道,以基地直销为主,多样化营销

在销售上,立足基地直销,面向中高端,实行会员制营销。通过基地体验、采摘,定期送货,超市、专卖店销售等方式全方位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发展采摘体验销售、网络平台销售等新型业态销售。同时建立会员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例如,核心示范基地的高都有机蔬菜已发展会员2 000多个,同德有机蔬菜发展会员6 000多个,实现了产销直达。

5 应用效果

本课题确立了以有机蔬菜 “有机+”品质三要素,并以三要素为目标,建立了有机蔬菜生产“三大技术支撑体系”,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建立了“四重保障”为主体的消费者信任体系,从而集成为有机蔬菜提质增效“三三四”管理模式,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5年来,建成了同德、东开两处有机蔬菜示范园,在临沂市内外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有机蔬菜2.17万hm2,保证了蔬菜质量安全,提升了蔬菜商品档次,推动了产业提升和健康发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对稳步发展有机蔬菜、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设施栽培示范园

猜你喜欢
提质有机栽培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为城市提质而歌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自然栽培的味道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