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油菜绿肥改良土壤可行性技术规程

2019-03-12 01:23冯慧敏李海渤林昌华
长江蔬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华南地区甘蓝型绿肥

冯慧敏 李海渤 林昌华

导读:概述了绿肥改良土壤的意义,分析了华南地区利用甘蓝型油菜绿肥改良农田土壤的可行性,总结了华南地区油菜绿肥栽培技术要点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利用油菜改良农田土壤的实践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外的第五大作物。2016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超过753万hm2[1],主要栽培品种有:白菜型油菜 [Brassica rapa(campestris) L.],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L.),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甘蓝型油菜除菜用、油用、观花、饲用功能外,还可作绿肥改良土壤。华南地区土壤酸、黏、瘦,有机质含量偏低,利用油菜绿肥进行农田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绿肥改良土壤的意义,分析了华南地区甘蓝型油菜改良农田土壤的可行性,总结了华南地区油菜绿肥栽培要点,以期为该地区农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1 概述

1.1 绿肥改良土壤的意义

绿肥改良土壤是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提高土壤肥力,或防止水土流失等,对农业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韶关学院英东园播种油菜

第一,绿肥养分丰富,富含有机质,且含有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分解快、肥效好。第二,绿肥可改良土壤、保持水土,主要体现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等;第三,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与数量,增加土壤对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与吸附量,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增加土壤环境容量。第三,种植绿肥只需投入少量种子和肥料,经一定生长期原地翻压还田,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低于化肥。第四,种植绿肥还可避免连作障碍,通过轮作改善作物茬口,可有效减少土地退化、作物减产等问题,有助于病虫草害的防治。此外,种植绿肥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2 华南地区油菜改良土壤的可行性分析

①技术可行性 a.适应性强。油菜绿肥种植区域广阔,易于栽培管理,抗逆性强,土壤肥力要求低,在华南地区可春播、也可冬种,且可以大面积种植;另外,油菜绿肥应用范围广,可用于稻田、菜田及果、茶、桑等园地的土壤改良。

b.肥效好。油菜绿肥的养分特点是氮少磷钾多,可以活化土壤中的矿物态磷素,刚好弥补当前农田施肥“重氮轻磷钾”的不足,比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绿肥更有优势。盛花期油菜的碳氮比为(20~25)∶1,适当的碳氮比(25∶1)有助于微生物发酵分解;油菜根系腐烂能形成土壤孔隙,提高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改良土壤物理结构。

据报道,油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及通透性,降低土壤pH值、容重,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无绿肥土壤提高8.93 g/kg、0.337 g/kg、0.50 mg/kg、0.77 mg/kg、1.54 mg/kg,土壤微量元素 B、Zn、Mn、Fe、Cu 的含量与无绿肥土壤相比也有所提高[2]。李海渤等[3]的研究发现,油菜绿肥可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全氮、速效磷的含量,且有机质及速效钾的含量也有所增加。

另据报道,种植油菜绿肥可提高下茬作物产量。李海渤等[3]的研究发现,油菜绿肥处理田块的水稻产量高于对照6.2%,1 hm2可增产400 kg。邓小强等[4]的研究表明,稻田施用油菜秸秆后,水稻产量比对照增加14.29%。

c.减少病虫害。油菜含有硫甙,对土壤具有一定的杀虫消毒效果[5]。

②经济可行性 a.成本低。油菜绿肥播种量0.5 kg/667 m2左右,种子价格12元/kg左右,种子成本6元/667 m2左右,而紫云英播种量2.5 kg/667 m2,种子价格30元/kg,种子成本75元/667 m2左右。另外,油菜出苗率高(95%以上),且可粗放管理,病虫害少,人工成本低于紫云英等[6];而紫云英种子皮厚,不易透气透水、发芽率低。

b.产量高。油菜植株高大,光合作用和生长速率较高,每667 m2鲜株质量可达1 100~2 500 kg,按80%含水率计算,干物质产量220~500 kg。

c.功能多。种植油菜绿肥可形成菜用、观花、绿肥、养蜂的多功能综合利用模式,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 华南地区油菜绿肥栽培技术

相对菜用油菜、油用油菜而言,绿肥油菜的管理粗放,但也要采取科学、健康的栽培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土壤改良效果。

2.1 土壤条件

油菜是直根系作物,根系较发达,主根入土深,支、细根多,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既保肥保水,又疏松通气的壤质土,以弱酸或中性土壤为好。

2.2 筛选良种

选择优质、抗病、高产、耐抽薹的品种,如云油杂2号及花油8号,这2个品种在华南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5天左右,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2.3 播前准备

①整地 油菜种子较小,千粒质量2.5~4.0 g,要求整地精细、厢面平整、厢沟通畅、可排可灌。。

②施足基肥 播前667 m2撒施撒施三元复合肥 15 kg,尿素 5 kg。

③播前除草 在播种前4~5天,667 m2用10%草甘膦水剂500 mL或41%农达(草甘膦)水剂100 mL,对水50 kg喷施;也可在油菜播种盖土后,每677 m2用50%乙草胺乳油80 g对水60 kg均匀喷在厢面。

2.4 适时播种

华南地区通常在10月中下旬播种,以水稻—油菜轮作为例,可在晚稻收获后播种油菜。播种时要求田内无积水、不陷脚,若遇秋旱,结合墒情,播种前先灌一次跑马水。

播种方式多为直播。为保证播种均匀,可采用分厢撒播方式,种子用量以0.5 kg/667 m2为宜。

2.5 水肥管理

①适时灌溉 苗期需水较少,一般情况下不旱不浇水。生长期间浇水3~4次,选晴天上午进行。

②追施苗肥 一般水田油菜幼苗4~5片真叶时,结合浇头水667 m2施尿素5~8 kg;幼苗5~6片真叶时,结合第二次浇水667 m2追尿素5~8 kg;旱地结合降雨或行间开沟,667 m2追施尿素8~10 kg,培育壮苗。

③施用薹肥 为防止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不提倡年后施肥,但对腊肥不足、长势较差、有早衰趋势的田块,应适量补施薹肥,即在抽薹时667 m2施尿素5~7 kg或碳酸氢铵15~20 kg,薹肥宜在薹高7~10 cm时施用,宜早不宜迟。

2.6 田间管护

①防止倒伏 甘蓝型油菜植株高大,若前期管理不善,生长过旺,或后期肥水过多,均会导致油菜倒伏。

②清沟排渍 渍水湿害可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以苗期、花期及角果期对湿害最为敏感,还易导致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春季雨水较多,尤其应注意清沟排渍。

2.7 绿肥压青

①压青时间 绿肥压青最好时机在盛花期前后3~5天,此时绿肥产量最高,养分总量最高。若油菜兼作观花使用,则可选择在油菜角果发育期(2月底),抢晴压青(华南地区通常处于雨季),进入绿肥制作阶段,待油菜压青腐熟后稻田翻浆准备插秧。

②压青深度 翻压深度以15~20 cm为宜,翻压过深,难于发酵,过浅则不能充分腐解、发挥肥效。

2.8 病虫害防治

①霜霉病 油菜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华南地区油菜抽薹初花期(12月底至翌年1月初)是该病高发期。

播种前,用1%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7],在病株率达10%时开始喷药。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 6~8天,连续用药2~3次[8,9]。

②菌核病 菌核病为油菜薹花期高发病害,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从花期开始,一直到成熟期均可发病,可为害茎秆、叶片、花和荚果,导致植株早枯。

初花期和终花期分别用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 g/667 m2对水60 kg,选择晴天下午喷施,主要喷施植株中下部茎叶,一周后补喷一次;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900~1 000倍液等喷施1~2次[9]。

③病毒病 (也称花叶病) 蚜虫是油菜病毒病的传毒介体,该病重在控制蚜虫,油菜苗期需施药1~2次。当抽薹开花期10%茎枝或花穗有蚜虫或每枝有蚜虫3~5头时,1 hm2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90~100 g对水750~900 kg或用50%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10]。

乳源瑶族自治县油菜种植示范

④蚜虫 a.药剂防治。油菜幼苗最易感染病毒病。在播种前,应对其他寄主上的蚜虫普治1次,消灭传毒介体。发现有蚜虫时,立即喷药防治。5~6片真叶时,每667 m2用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6~8 g对水30~60 kg或5%氯氟氰菊酯乳剂8~20 g对水20~50 kg喷雾预防;发生蚜虫时,要在若虫期喷洒1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400~1 500倍液等1~2次进行防治[9];也可每667 m2用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20 g对水50 kg进行常规喷雾防治。

b.物理防治。使用黄板诱杀,每667 m2悬挂约40块,放置植株上方 30 cm处[11]。

c.生物防治。利用蚜茧蜂、草蛉、瓢虫、食蚜蝇等天敌捕食蚜虫。

⑤菜青虫 清洁田园、深翻土地,喷药将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可用 20%杀灭菊酯(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喷药防治[10]。在菜粉蝶产卵高峰期之后7~8天,3龄幼虫达50%,气温20℃以上时,选用青虫菌6号1 000倍液喷雾,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使得幼虫不能正常蜕皮、变态而死亡[12]。可根据菜青虫习性,于早晨或傍晚在叶片背面正面均匀喷药,发生量大时增加喷药次数[8]。

⑥黄曲条跳甲虫(又名菜蚤、土跳蚤) a.药剂防治。成虫阴雨天不善活动,多在傍晚取食,可在傍晚时喷药。幼虫期、盛虫期,应选择不同药剂。油菜幼苗2~3片真叶时,每667 m2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喷雾或者淋根,经菜根吸收从而杀灭跳甲幼虫,其持效期可达15天。盛虫期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灌根或叶面喷施,每次用量10~20 mL;或用鱼藤精粉剂1 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7]。

b.物理防治。该虫有较强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2.9 油菜绿肥病虫害防治农艺措施

①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 选用甘蓝型杂交抗病丰产良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播种前可采用筛选、溜选等技术清除秕粒和菌核;可用 1∶10的盐水浸泡种子,晾晒后播种。

②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③加强栽培管理 培育壮苗:清理田块四周杂草,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拔除病苗、劣苗。消灭菌源:播种前深翻土地、灭虫卵,深埋菌核、避免虫害产生。深沟高畦:雨水过多时及时开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抗病力。

3 小结

华南地区利用油菜绿肥改良土壤,可行性强,适于大面积推广。在实际生产中,可结合油菜绿肥的特点、科学种植,并注意以下问题。

①避免连作 油菜绿肥,不适于十字花科菜地的土壤改良,因连作障碍,不仅起不到培肥地力的作用,还会加重土壤退化及病虫草害。如华南地区芥菜田在6~9月属于夏闲期,但因芥菜亦为十字花科作物不宜种植油菜绿肥,可以豆科绿肥代替。

②适时播种 油菜绿肥在华南地区可春播,也可冬种,鉴于该地区冬闲田较多,冬季种植油菜绿肥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③病害防治 在发病初期,尤其是油菜进入抽薹开花期发病,必须及时施药,以控制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的蔓延;多雨时应抢晴喷药,并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④氮素供应 甘蓝型油菜作为十字花科绿肥,在氮素供应方面不如豆科绿肥 (具有根瘤固氮作用)有优势,因此,对需要提高土壤氮素的田块,建议种植豆科绿肥。

⑤压青时间 油菜绿肥应适时翻压,翻压时间过早则产量低,植株幼嫩,压青后分解快、肥效短;翻压过晚,植株老化,茎叶养分降低,碳氮比大,难于分解、肥效降低。

猜你喜欢
华南地区甘蓝型绿肥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LNG价格大幅上涨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绿肥黄瘦』
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知否知否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华南地区醋酸市场行情动态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