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理论模型

2019-03-13 13:01张大钊曾丽
旅游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

张大钊 曾丽

引用格式:张大钊,曾    丽. 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理论模型[J]. 旅游学刊,2019,34(2):29-36. [ZHANG Dazhao, ZENG Li. Theoretical model of reaction mechanism for residents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tourist destinations[J]. Tourism Tribune,2019,34(2):29-36.]

[摘    要]近年来,旅游地发生的诸多社会冲突事件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旅游地居民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是引发当地社会冲突的原因之一。文章借助多案例研究法,以公平差别阈、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3个概念构建了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及应对方式理论模型。文章认为当旅游地居民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后感知到的差异超出公平差别阈时,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当感知到相对剥夺,旅游地居民受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影响会采取冲突抵抗、无奈承受、积极发展、退缩逃避的应对方式。文章依据理论模型从微观角度提出解决旅游地社会冲突的策略。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应对方式;公平差别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9)02-0029-08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2.008

引言

旅游地居民的支持对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但是,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因为旅游开发后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参与机会受限以及客观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均[2-4]等,使得旅游地居民被边缘化甚至遭受不公平对待,进而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严重时引发社会冲突事件[5]。

学术界将旅游地的社会冲突作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予以关注。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旅游地社会冲突存在3个方面的原因:(1)经济因素影响[6-11],如利益主体的自利性、补偿资金问题、利益分配等问题造成了当地社会矛盾;(2)社会文化因素影响[7-8,12-15],如居民就业不足、居民生活水平没有有效提升、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邻里關系紧张等,引起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普遍不满;(3)环境因素影响[3,7,9,13,16],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压力、环境恶化等问题引发旅游地居民社会冲突。从宏观层面上看,旅游地社会冲突是当地社会矛盾无法调和下人们所采取的一种极端应对方式[5],而从旅游地居民微观角度观察,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其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参与程度上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旅游地居民内部差距日益扩大[17]。当居民经过互相比较后不仅形成主观上的差异感知,还产生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较易激发旅游地社会冲突事件,因此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是解释旅游地社会冲突的关键因素[18]。但旅游地居民之间差异的存在,使得居民感知到相对剥夺感的程度和采取的应对方式必然存在差别。西方学者的研究也指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居民应对不公平事件会采取如包容、忍耐、调整、退缩[19],自我适应、保持界限、逃跑、反抗[20],积极地支持、沉默地接受、积极地反对、调适后接受[21]等多种行为方式,社会冲突事件是其中最为激烈的一种应对方式。

那么在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引发社会冲突以应对相对剥夺感之外,旅游地居民还存在哪些应对方式?为什么居民之间会存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居民感知到相对剥夺感后的应对方式?对于以上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从大量文献以及几起引发学术界关注的旅游地社会冲突事件中居民的访谈资料和网络资料,自下而上地利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出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构建理论解释模型,并从微观角度提出解决旅游地社会冲突的建议。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这是由本文的研究问题和多案例研究的特点决定的。本文重点探索旅游地居民产生相对剥夺感后采取何种应对方式以及原因,研究问题兼具探索性和解释性的双重特征,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此类问题的分析。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适合对现实中某一复杂和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是构建并验证理论的有效方法,最适合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22],旅游方面的案例研究也多用于研究旅游行为与心理、旅游社区等内容[23]。同时,案例研究中的个案通常能说明某方面的问题,但用来构建知识结构的框架还尚显不足。而多案例研究按照循环复制的逻辑推导得出的结论往往更全面、更有说服力,能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比如多个案例可以同时指向一个证据,或为案例的结论相互提供支持。多案例研究的特点在于它包括了两个分析阶段——案例内分析和交叉案例分析。案例内分析是把每一个案例看成独立的整体进行全面的分析,交叉案例分析是在案例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有的案例进行统一的抽象和归纳,进而得出更有力的解释或结论[24]。

1.2    样本收集

本文以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且鉴于《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人文地理》在中国旅游研究中的地位以及收集资料的全面性,本研究对上述期刊以及中国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条件为全文,以“旅游+居民”“旅游+村民”“访谈”“扎根”“质性”为检索词进行关键词组合检索,得到283篇初选分析样本文献。然后,筛选出55篇样本文献中的访谈资料作为文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文献纳入标准为:(1)研究对象为旅游地居民的态度与行为,且旅游地居民在访谈资料中表现出相对剥夺感或不满。(2)文献内容有具体的、完整的访谈资料。通过对期刊、硕博论文以及新闻报道中关于诸多旅游案例地居民态度与行为的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可以有效避免单项研究中结论的偏差,从而得出更具普遍性和准确性的结论。

最后,根据多案例研究的集中典型性抽样原则,即所选案例集中了某个类别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属性,并且如果案例差异明显,一般使用2~3个案例就已经足够[24]。因此对于样本来源,本文进一步筛选出王文辉以江西婺源的李坑和思溪两村为例,对当地居民因为对政府及旅游公司在门票分红、旅游带来物价上涨、基础设施建设未达预期等经济或环境因素方面的不满,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引发多次群体性事件的质性研究为案例1[25];李耀锋运用访谈法对海南三亚红山村1居民因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价值观的冲击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心理落差导致居民感知到相对剥夺感,从而引发居民与旅游开发公司的冲突事件作为案例2[26];刘俊对海南三亚六盘村居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因为受传统文化、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逐渐被边缘化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但却选择了被动接受的研究作为案例3[27],以及这3个案例地江西婺源的李坑和思溪2、海南三亚红山村3、三亚六盘村④的新闻报道作为交叉验证。所选案例地内的居民之间差异明显,并且案例地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适合进行交叉案例分析。

1.3    资料分析

本文对资料收集和分析采取循环研究模式,即对相对剥夺感、应对方式、旅游地发展、社会冲突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同时对江西婺源的李坑和思溪、海南三亚红山村、三亚六盘村案例地的3篇学术论文以及有关事件的网络资料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进行编码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分为以下3步:(1)开放编码。首先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整理,采取密集编码的方式,对文字进行逐字逐行的分解。如将“旅游公司把我们村庄害这么惨”编码为“旅游公司”“害”“惨”“我们”;“很多东西我们都不懂”编码为“我们”“不懂”。然后,根据最重要和出现最频繁的核心代码,寻找与之对应的其他代码和类属,例如根据“……所以差很远,争不上去”获得代码“不争”,找到与之对应的“……我们就去争了”的代码“争”。(2)轴线编码。把开放编码过程提出的代码或概念加以合并与区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寻找能够涵盖初始代码的理论概念。例如初级代码中“旅游公司”“政府”“村里”等归为外因,“能力”“努力”“受教育程度”等归为内因;对同类因子进行归纳,例如将“行为意愿强”这一类归为自我效能感高,“不自信”归为自我效能感低。(3)选择编码。结合文献综述中应对方式的分类类属和分类原理,对代码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和归纳,理顺核心概念(应对方式)和其他相关概念(公平差别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的联系,澄清各个概念之间的主次从属关系,确定理论模型。

2    研究结果

2.1    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王文辉对李坑、思溪两村进行调研时发现思溪与李坑在旅游发展上差距明显,“小李坑离县城比较近,离其他的景点也比较近,而且村落里面环境也要稍微好一点,所以它的游客会比较多。而思溪在北线,北线景点跟景点之间距离太远,交通很不方便,所以游客很少选择北线。大家也清楚这客观的情况,肯定比不上他们。”[25]31,思溪村民认为村落旅游发展不好是由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景观质量等客观条件决定的,并没有因为差距的存在产生相对剥夺感。而另一段访谈资料“(旅游公司给的)那点资源费算什么?也就意思一下,有和没有是一样的”[25]29则相反,旅游公司支付了资源费,却让居民产生了相对剥夺感。那么,旅游地居民的相对剥夺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Merton指出,相对剥夺感是个体与参照群体中的人对其处境进行比较并发现其处于劣势后产生的[28],参照群体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类:个体与自身之前的经历相比较而产生的剥夺感称为纵向相对剥夺感,与他人进行比较后产生的剥夺感称为横向相对剥夺感[29]。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实质上是因为人们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及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源上的差异引起的[30]。旅游地居民在社会支持、利益分配等方面与参照群体进行对比后形成了差异感知,而正是基于这种比较和差异上的感知,居民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对剥夺感[4]。所以,思溪村民与横向参照群体(李坑村民)进行的比较是基于认可和接受在资源分配上的差距,这种资源分配上的差距以合理和公平为前提,存在的差距在“合理性”范围之内,个体的不满情绪以及冲突意识就可能会减弱,甚至消失。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公司资源费的感知是基于与纵向参照群体(旅游开发前与旅游开发后)在经济收入方面进行比较,居民感受到的差异超出“合理性”范围便产生了相对剥夺感。这个“合理性”范围就指公平差别阈,即两个条件不相等的人感知到公平时适宜的临界值[31]。当个人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时,差异本身不一定诱发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只有当感知到差异不合理,也就是说差异超出公平差别阈时,个体才會感知到相对剥夺感,随之会采取偏离行为,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某种补偿。

因此,针对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本文提出研究命题P1:旅游地居民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后形成的差异感知超出其公平差别阈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图1)。

<E:\张文雪\旅游学刊201902\3---张大钊\张大钊t1.tif>

图1   相对剥夺感的形成机制

Fig. 1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2.2    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

2.2.1    争与不争

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居民由于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参与旅游经营的机会等方面的不平等引发心理失衡,进而表现出横向、纵向的剥夺感[4-5]。于是便独自或与其他居民聚集在一起向旅游公司或政府申诉,如“如果今年还搞不好,我们到时候还会去市里面去告他们”(FLH)[26]1071,或者通过拦阻游客进村,故意破坏竞争对手生意等恶性竞争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剥夺感。但也有居民不愿意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手段去为自己争取权益,他们慢慢地“认命”了现在的状况。“有游客就住,没游客就算了,不去强求。”(SX10)[25]110“……生活是很痛苦啊,没有办法。”(DLP)[26]81。为什么旅游地居民应对相对剥夺感时会产生“争”与“不争”的两种不同态度?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发现,虽然这些居民都将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归为旅游公司承诺未兑现、旅游公司已开发项目不合预期、旅游公司开发不当、政府失职等外部原因,如“政府这两年一般是不会太为村民考虑的,他嘴巴上说为大家考虑,其实不是。”(SX10)[25]29;“主要是红山公司的领导和村里的领导有配合。”(FLH)[26]99;“当时征地的时候红山公司给我们说,以后你们卖瓶水或者做点小生意也够吃了,但是后来就不让弄了。你要是不听话,他们会搬政府来压你。他们就是不想让我们做生意,也不想让我们工作。”(DLP)[26]82但当居民认为“……不要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FLH)[26]107,他们相信向政府或旅游公司进行抗议可以获得他们应得的利益,所以采取了“争”的方式。而有的居民认为“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没用。”(SX10)[25]32“……你去告他也没有什么用啊!我们上面没有人,想告也告不赢啊!”(DLP)[26]81表现出不愿意惹麻烦或者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对现有局势造成多大影响等消极态度,因此采取了“不争”的应对方式。

2.2.2    进与退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地居民因被边缘化产生心理落差时,有的居民选择积极发展的应对方式如经营客找、商铺、旅游项目等整合相关资源去解决现存问题进行自我调节。“我把我的潜水项目放到网上去,大家炒一炒,就热了”。(李老板)[27]48,另外一些居民则选择退缩或消极地面对现实:“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以前赔过的我们村庄也不要求了”(FYL)[26]93,“这样打工马马虎虎差不多了”(小陈)[27]47,还有居民通过吸烟、喝酒、闹事、赌博甚至吸毒来逃避现实如“(赌博)碰碰运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26]113。为什么旅游地居民应对相对剥夺感时会有“进”和“退”两种相反的行为选择。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发现当居民把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归因于自己经营手段不高,缺少合作伙伴,缺乏努力、能力,商业头脑不及他人等自身内部原因,如“与人合伙别人都不愿意,现在只能自己单干”(李老板)[27]48,“以前就是太笨了!以前不了解征地的情况……”(FYL)[26]81,“我自己哪有本事做生意啊!”(小陈)[27]47。但有的居民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经营成功的例子或者自身社会阅历丰富,认为自己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也可以获得预期的收益,“我以后也要开酒店开餐馆,做更大的生意”(李老板)27]48,便采取了“进”的应对方式。而认为自己缺少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安于现状的居民“我们想告他们,但是我们没有人啊”(FYL)[26]94,“有这点钱养家就够了,其他的没想那么多”(小陈)[27]47,便采取了“退”的应对方式。

2.2.3    理论解释模型

旅游地居民面对相对剥夺感时会采取“争”与“不争”,“进”与“退”4种不同应对方式,那么如何解释这4种不同的行为反应呢?

已有研究表明,归因方式在相对剥夺感与行为反应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归因方式上的差异会导致个体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32-33],也就是说,个体将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归于个体内部原因还是外部环境原因,会影响其应对方式。旅游地居民将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归于外部环境原因,如认为是政府的政策不公所导致,那么个体可能会采取“争”的行为来扭转现有的局面或得到心态上的相对平衡;而将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归于个体内部原因,如自己缺乏努力和兴趣,或者性格、能力有问题等原因时,倾向于“不争”的行为来应对相对剥夺感。但是旅游地居民应对相对剥夺感归因于外部环境所引发的“争”,会有冲突抵抗的“争”(冲突事件)和无奈承受的“争”(言语抱怨);归因于个体内部原因而引发行为反应的“不争”,又会存在积极发展的“进”和退缩逃避的“退”。归因方式相同为什么应对方式也还是会有差异?

这是因为归因方式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通过自我效能感实现的,即归因方式相同,但因为个体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使个体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34-35]。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其能否胜任某一行为的自我能力推测,它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以及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和坚持多久[36]。自我效能感越高越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向他人求助等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越低越倾向于采用幻想、逃避等应对方式[37-38]。在感知到相对剥夺的状态下,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会积极应对,相信能够凭借自身努力获得想要的利益和資源,不易产生悲观、失望、焦虑等情绪;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面对相对剥夺的状况则消极对待,不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在的境遇[39-41]。

所以,旅游地居民面对相对剥夺感时,采取“争”与“不争”的两种不同行为态度是因为虽然都将引发相对剥夺感的原因归于外因,但自我效能感高的居民则采取冲突抵抗(如发泄[42],对抗[43])的反叛行为[32],自我效能感低的居民则采取无奈承受(如忍耐[42],自控[43])的遵从行为[32];旅游地居民应对相对剥夺感时选择“进”和“退”两种不同行为是因为将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归于内因,但自我效能感高的居民采取积极发展(如问题解决、求助[42],计划[43])的成就行为[32],自我效能感低的居民采取退缩逃避(退避[42-43]、幻想[42])的退却行为[32]。

综上所述,当个体感知到相对剥夺感后,归因方式以及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个体的应对方式[44]。因此,本文针对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提出以下命题(图2):

P2:当个体将相对剥夺感归于外因且自我效能感高时,采取冲突抵抗的应对方式

P3:当个体将相对剥夺感归于外因且自我效能感低时,采取无奈承受的应对方式

P4:当个体将相对剥夺感归于内因且自我效能感高时,采取积极发展的应对方式

P5:当个体将相对剥夺感归于内因且自我效能感低时,采取退缩逃避的应对方式

图2   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Fig.2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oping sty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法对旅游地居民的相对剥夺感及其应对方式进行研究,认为公平差别阈是旅游地居民产生相对剥夺感的充分条件,且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影响旅游地居民对相对剥夺感的感知和应对。即只有居民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后的差异感知超出公平差别阈时,才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且感知到相对剥夺感后的行为受到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共同影响,会采取冲突抵抗、无奈承受、积极发展、退缩逃避4种应对方式。

旅游地社会冲突事件从相对剥夺感的视角,可以理解为自我效能感高的旅游地居民将造成不公平或差距的原因归于外因的冲突抵抗行为。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社会冲突事件除了从政府治理等宏观层面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缩小贫富差距之外,还可以从旅游地居民主观认知的微观角度,建立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疏导机制,引导居民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本文依据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模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引导居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能力,选择适当的参照群体,让公共诉求回归理性,避免因不适当的参照群体的选择,造成不切实际的价值期待,进而引发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同时,宣传公平理念,帮助居民正确认识公平的含义,使居民通过合理度量其投入和得到的收益,建立居民认同的公平差别阈的适宜比值,将对差异的感知保持在公平差别阈内,从而尽可能降低居民的相对剥夺感。(2)引导居民进行正确归因,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旅游地管理部门应首先对居民行为进行分类识别,对于采取冲突抵抗的旅游地居民,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信息发布网络,引导和调节居民对存在差距进行归因,更多地将差距的原因归于内因,从而实现冲突抵抗的应对方式向积极发展转变。对于采取无奈承受的居民,除了进行内归因的引导外,还需要从亲历的成功体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方面提高居民的自我效能感,最终实现由无奈承受向积极发展转变[44]。对于在旅游开发中积极发展的居民,要注意结合本地资源结构,根据居民自身的能力情况、需求偏好来提供资源,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及时对其积极发展的行为给予奖励和认可,以保持其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对于退缩逃避的居民则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其向积极发展转变。

4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提出旅游地社区居民的应对方式模型,为探讨具有矛盾性和多样性特点的社区居民应对方式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研究框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旅游地居民态度与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尽管采用了多案例研究法,并且样本的抽取遵循案例样本差异化的原则,但受二手数据的限制,导致收集到的信息不是非常全面,下一步还需以实际的旅游地居民为调查对象展开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使结论更扎实,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个人的应对方式受到个体因素与情境因素的共同影响[45]。旅游地居民感知到相对剥夺感后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个人所处情境发生了变化,其应对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前一阶段的行为结果也会对下一阶段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因此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应对方式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不是单向、线性演变的,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那么行为之间如何进行转化以及转化的内部机制是怎样?这些问题笔者将繼续关注。另外,与不同参照群体比较后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哪一类型参照群体带来的剥夺感更强?而且现有公平差别阈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企业职工,那么对于旅游地居民该如何进行公平差别阈的测量?这都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感谢中山大学翁时秀博士、张骁鸣博士的意见和建议,文责自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XUE Baoqi, LIU Changyun, FAN Hongyan. Study on the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of residents to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tourism in destination: A case of the east and south coas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1, 30(1): 99-103. [薛宝琪, 刘长运, 范红艳. 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研究——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1): 99-103. ]

[2] LIN Longfei, SONG Yapei. Study on the perception of residents in red tourism area based on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J]. Journal of Huna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2012, 28(5): 32-39. [林龙飞, 宋亚培. 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红色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 28(5): 32-39. ]

[3] WANG Jian, PENG Jian. Study on the altitude of host community based on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 A case study of the Maolan nature reserve[J]. Ecological Economy, 2011, (2): 34-40; 49. [王剑, 彭建. 相对剥夺视角下的旅游地社区居民态度研究——以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J]. 生态经济, 2011, (2): 34-40; 49. ]

[4] WANG Ruhui, WU Tao, FAN Qiao. Research on native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life in Sansheng flower village tourism scenic area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7): 31-38. [王汝辉, 吴涛, 樊巧. 基于扎根理论的三圣花乡旅游景区原住民生存感知研究[J]. 旅游学刊, 2014, 29(7): 31-38. ]

[5] CAI Kexin, PAN Jinyu, HE Hai. Interest, power and institutions: On genetic mechanism for tourism social conflict[J].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4(1): 48-55. [蔡克信, 潘金玉, 贺海. 利益、权力和制度: 旅游社会冲突的成因机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 44(1): 48-55. ]

[6] DYER P, ABERDEEN L, SCHULER S. Tourism impacts on an Australian indigenous community: A Djabugay case study[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1): 83-95.

[7] JUROWSKI C, UYSAL M, WILLIAMS D 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host community resident reactions to tourism[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7, 36(2): 3-11.

[8] YANG J, RYAN C, ZHANG L. Social conflict in communities impacted by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13, 35(4): 82-93.

[9] GUO Ling, WANG Zhizhang.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social conflic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 case study of Sichuan Lugu lake destinations[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7): 32-42. [郭凌, 王志章.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治理研究——基于对四川泸沽湖景区的案例分析[J]. 旅游学刊, 2016, 31(7): 32-42. ]

[10] LI Lejing. Research of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interest conflic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y, 2013, (11): 95-98; 122. [李樂京.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 2013, (11): 95-98; 122. ]

[11] FRAUMAN E, BANKS S. Gateway community resident percep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corporat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nto the limits of change framework[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13(1): 128-140.

[12] LIU Tao, XU Fuying.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in rura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and the coordinated countermeasures[J]. Social Scientist, 2010, (5): 91-94. [刘涛, 徐福英. 乡村社区参与旅游中的利益矛盾及协调对策[J]. 社会科学家, 2010, (5): 91-94. ]

[13] LI Yanqin. Differentiation and principal contradictions of residents attitudes during pro-po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oor rural communities: The case of Shiwei village on the Sino-Russian border[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11): 2030-2042. [李燕琴. 旅游扶贫中社区居民态度的分异与主要矛盾——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11): 2030-2042. ]

[14] ZEPPEL H. Managing cultural values in sustainable tourism: Conflicts in protected areas[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2010, 10(2): 93-115.

[15] ROSS G F. Resident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an Australian city[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2, 30(3): 13-17.

[16] AMUQUANDOH F E.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in the Lake Bosomtwe Basin, Ghana[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2): 223-238.

[17] LU Chuntian, SHI Jinlian. study on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Current state and prospect[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11): 32-43. [卢春天, 石金莲. 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 旅游学刊, 2012, 27(11): 32-43. ]

[18] LI Ping, LYU Wanqing. Analysis on tourism vulnerable groups relative deprivatio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4(3): 207-209. [李平, 吕宛青. 浅析旅游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3): 207-209. ]

[19] AP J, CROMPTON J. Resident strategies for responding to tourism impact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3, 32(1): 47-50.

[20] DOGAN G, KENDALL K W. Hosting mega events modeling locals suppor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3(3): 603-623.

[21] BACHLEITNER R, ZINS A H. Cultural tourism in rural communities: The resident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9, 44(3): 199-209.

[22] SUN Haifa, ZHU Yingchu.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case study method[J].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 2004, 22(1): 116-120. [孙海法, 朱莹楚. 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J]. 科学管理研究, 2004, 22(1): 116-120. ]

[23] ZHANG Chune. A study on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se study methodology in tourism research: Based on examination of Tourism Tribune (2009—2013)[J].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14(4): 72-77. [张春娥. 案例研究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基于《旅游学刊》2009年—2013年的统计[J].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4(4): 72-77. ]

[24] WANG Ning. Representativeness or typicality? The logical basis of case attributes and case study methods[J]. Sociological Studies, 2002, (5): 123-125. [王宁. 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 社会学研究, 2002, (5): 123-125. ]

[25] WANG Wenhui.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Rural Ecotourism Destinations: A Grounded Approach[D]. 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15. [王文辉.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5]

[26] LI Yaofeng. The Research of the Supportive Social Structure for the Culture Produc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 [D].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2011. [李耀锋. 旅游地文化生产的支持性社会结构研究[D]. 上海: 上海大学, 2011. ]

[27] LIU Jun, LOU Fengye. On the marginaliz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yunder the backdrop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Liupan Li nationality resettlement area,Sanya,Hainan[J] . Tourism Tribune, 2010, 25(9): 44-50. [劉俊, 楼枫烨. 旅游开发背景下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J]. 旅游学刊, 2010, 25(9): 44-50. ]

[28] XIONG Meng, YE Yiduo. The concept, measure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ffects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 24(3): 438-453. [熊猛, 葉一舵. 相对剥夺感: 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3): 438-453. ]

[29] WANG Ning. Relative deprivation: A case of the retired urban elders experience on medical security system[J].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7, 44(4): 19-25. [王宁. 相对剥夺感: 从横向到纵向——以城市退休老人对医疗保障体制转型的体验为例[J].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44(4): 19-25. ]

[30] GUO Xiaohong.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crime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J].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2012, 32(9): 236-240. [郭晓红. 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与犯罪[J]. 江西社会科学, 2012, 32 (9): 236-240. ]

[31] YU Xuan, CHEN Weizheng. Can employees wage difference and equity difference threshold affect thei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the employees distributive fairness, task performance and deviating behavior[J]. West Forum, 2017, 27(2): 107-115. [余璇, 陈维政. 薪酬差距与公平差别阈差异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基于员工“分配公平感”“任务绩效”和“偏离行为”的实证检验[J]. 西部论坛, 2017, 27(2): 107-115. ]

[32] MA Ai.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adaption: The role of mediator and moderator[J].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12, 44(3): 377-387. [马皑. 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 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J]. 心理学报, 2012, 44(3): 377-387. ]

[33] ZHANG Aiqing.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ttribution theory[J].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2003, (1): 38-41. [张爱卿. 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 (1): 38-41. ]

[34] Wang Liufei. Social comparison,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and social sense of conflict[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5, (6): 86-93. [王刘飞. 社会比较、成就归因与社会冲突感[J]. 社会科学, 2015, (6): 86-93. ]

[35] SHUNCK D H, COX P D. Self-efficacy and skill development: Influence of strategies and attribution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6, 79(4): 238- 244.

[36] CHEN Hai, ZHOU Guotao. Self-efficacy and attribution of self-regul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status quo[J]. Education Science, 1999, (2): 38-40. [陈寒, 周国韬. 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的自我调节之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J]. 教育科学, 1999, (2): 38-40. ]

[37] STRAHL C, KLEINKNECHT R A, DINNEL D L. The role of pain anxiety, coping, and pain self-efficac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 functioning[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0, 38(9): 863-873.

[38] JOSEPH S, MANAFI E, IAKOVAKI, A M. Personality, smoking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toquit[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3, 34(5): 749-758.

[39] LIU Zhongqi, SUN Shijin. Emotion and efficac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of group identity in collective action[J].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6, 37(8): 183-190. [刘中起, 孙时进. 情感与效能: 集体行动中群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视阈[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16, 37(8): 183-190. ]

[40] ZHAO Shusong, WEN Huiji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capital imbalance to peoples vulnerable mentality[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4, 28(6): 1-10. [赵书松, 文慧洁. 政治资本失衡对民众弱势心理的影响机制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28(6): 1-10. ]

[41] ZHOU Yong, DONG Qi.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attribution, self-efficacy and self-monitoring learning behavior of students[J].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1994, (3): 30-33; 15. [周勇, 董奇. 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3): 30-33; 15. ]

[42] HUANG Xiting, YU Hua, ZHENG Yong, et al.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coping sty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0, 23(1): 1-5; 124. [黄希庭, 余华, 郑涌等.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 2000, 23(1): 1-5; 124. ]

[43] FOLKMAN S, LAZARUS R S. An analysis of coping in a middle-aged community sample[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80, 21(3): 219-239.

[44] ZHANG Dingkun, FANG Liluo, LING Wenquan.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status of self-efficacy[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9, (1): 39-43+11. [張鼎昆, 方俐洛, 凌文辁.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 心理学动态, 1999, (1): 39-43; 11. ]

[45] ZHANG Lin, CHE Wenbo, LI Bing. A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coping style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28(1): 36-41. [张林, 车文博, 黎兵.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5, 28(1): 36-41. ]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浅析高职英语自主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浅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