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在商务英语口译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14 01:22欣妍妍
关键词:商务活动译语译员

欣妍妍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顺应论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语言因语境的变化而进行的选择和适应。口译的这种动态顺应还取决于译员的意识、性格、应变能力、立场等因素。如何利用这些因素生产出适应商务活动的翻译?本文试图用顺应论分析探讨商务英语口译的方法和策略,以发挥口译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促进经贸发展。

一、从语用学角度看商务口译活动

语用学隶属语言学范畴,研究语言在某一语境下的使用特性,以及使用者所期望达成的目标。它着重研究语言的意义,包括字面意义和会话含意。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用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翻译研究中有关语言意义的讨论也主要集中在语用学方面[1]。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受到多方因素制约,如说话者态度、上下文语境、语用前提、肢体行为、背景信息等。译者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做出当即反应,产生译语,同时具有不可逆性。口译的译语产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选择和顺应的过程,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2]。

口译是源语到目的语的一种语言转换、语意传达的口头表述过程。在此过程中,口译的语境也是语用学研究的范畴之一。口译本身就是因交流而产生的语言活动,自然受到交流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3]。商务交流的基础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重在交流的效率和结果,活动方具有鲜明的交际目的和心理活动倾向,活动主题、目的、环境、双方立场等都会实时影响源语输出。刘宓庆认为进行口译活动时语言交流处在动态、活跃状态,语言理解的环境更具动态性,变化较多[4]。所以口译员如何及时消化、产生译语会造成译员语言选择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二、顺应论应用下的商务英语口译活动

(一)顺应论的动态性

Verse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就是不断对语言做出选择,不论有意识或无意识,是出乎语言内因还是外因,选择发生在语言的每一个层面上[5]。语言选择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其中变异性是指语言在动态环境下产生,并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出现了语言的选择性。口译是交际活动中的媒介,需要发挥交际作用,译语受语言变异性的影响不断进行选择、协商和顺应。

(二)商务英语口译活动中的动态顺应

1.时间动态顺应。动态性是Versehueren语境论的基本观点。口译译语讲究时间顺应。口译活动具有时效性,译语只有在当时当刻才能产生最大价值。依据商务活动和商务谈判都是讲求时机的,译员需要紧跟时代需求,依据商务活动标准,产生适合时宜的译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对于译语的评定标准也悄然发生变化。中国人双语素质不断提高,对译语的鉴赏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商务活动的举办水平也有着更高要求。换言之,人们对商务活动的理解、诉求、译语标准等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评价,这就是语言的时间顺应。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加大,中国外交政策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影响着对外经贸活动的开展。在经济发展高速时期,语言的发展也随之呼应。新词高频出现,引发热烈的翻译探讨。带有中国特色的英文词汇不断涌现,中国也在制定着用词标准,而全世界也都积极吸纳着这些新形势下的语言文化。所以时间动态中包含的不仅是时间的推移,也包括环境的变化,语言文化的变化和传播,单个孤立开来不利于研究语言的顺应性。

2.环境动态顺应。这里的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言环境,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译员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个选择随着语言环境变化而变化,是语言的“变异性”的集中体现。商务活动中的语言都是为了交际目的而设定的,语言的选择和顺应也都是为了服务商务活动。Versehueren在顺应论中提出语境可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分为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语言语境是指使用者在不同语言因素下做出语气、语音、语调、选词等语言选择。无论是交际语境还是语言语境,它们的核心作用点都在“人”。在商务英语口译中,这个“人”包括说话者、听话者和译员。分析译语时,不能将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人割裂开来看,必须综合起来观察分析。这也为商务口译活动提供了较完整的分析对象和思路。

在商务英语中“business”这个单词经常可见。可在不同语境下它的意思也发生很大变化。

例1 The business offers us huge profit.

译语A:这一单生意利润可观。

译语B:这家公司盈利颇丰。

两种译文如何选择?译员必须在当时设定的环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交际中谈论的是具体生意,则选A;交际中指的是公司经营情况则选B。再如,

例2 Business or Economy?

译语A:贸易还是经济?

译语B:商务舱还是经济舱?

如果这次商务活动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这两个词,比如飞机上。我们知道在飞机这个特定环境下,business指的是“商务舱”,economy指的是“经济舱”。所以应该翻译成B。

可见,译员的主观认识和译语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身临其境的交际环境对交际者和译员都是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随着物理环境、社交环境、心理环境发生变化,语言的变异、协商和顺应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

例3 2017年苹果公司秋季发布会上,提出了AR,同传口译员能够立马反应出这是Augmented Reality的缩写,而不会理解为Account Receivable,是“增强现实技术”,而不是“应收款”。因为一,译员首先会对苹果科技术语进行译前准备。AR的词汇缩写并不陌生;二,在说话者说到AR的时候,大屏幕有完整的“Augmented Reality”的拼写,旁边配上了新的苹果手机。在译员翻译的时候,这些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信息给译员提供了准确的语言选择导向,不会出现误差。这就是动态顺应的力量和魅力。

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无处不在,持续影响着说话者和译员,相互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必须动态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对译语的动态顺应。

3.口译对社会发展的顺应。译员作为口译活动的主体,其主观选择语言的能力决定了译语的质量。首先就物理环境而言,译员这个语言交流的媒介是物理环境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商务活动的目的和效果。

译员的心理活动涉及到译员对该商务话题的认知度、兴趣、信仰、立场、性格、情绪、动机等诸多因素。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译员对语言的选择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从而进行了协商和顺应。译员遇到熟悉的话题,心情会放松、愉悦,双方会谈气氛融洽;如遇陌生话题,心情会紧张,在源语和目的语转换的过程中对语言选择、协商、再协商和顺应,使语言服务更顺应客户需求,获得市场认可和肯定。性格特征也是译员的特有属性,有的译员语速快、反应快;有的语速平缓、姿态稳。客户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译员,这也是客户对于交际语境的顺应。

三、顺应论应用于商务英语口译的策略

商务英语口译的策略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直译还是意译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口译的目的是什么。释意理论可以很好地阐述这个问题,那就是用目的语对源语的意义进行表达。采用直译或是意译是译员对语境的顺应。也可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直译后,用释意的方式再做进一步阐述,都是对口译的顺应的一种方式[6]。比如中文经常用“亩”做面积计量单位,而英文中则喜用“acre”,两者计量单位不是同一回事。在笔译中可以有时间进行换算,可是口译的时效性决定了译员可以直接把“亩”翻译成“mu”。这样虽然会谈对方回头需要做些功课,但译员没有犯错,传递了正确而真实的信息,这是口译员的职责。如果口译员有准备的话可以补充信息附上:1亩(mu)=0.164 736 9英亩(acre),便于听众理解和换算。这就是释意的一种方式。

做好“选择”。既然顺应论的第一特性就是选择性,那就要做好各种相关选择。首先,译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口译主题。商务活动中的译员需要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做评估,适合做外贸类还是金融类,适合做会议口译,陪同口译还是同声传译等。正确估量自己,扬长避短。其次,文化立场选择。文化立场选择是基于跨文化交际中所做出的文化选择。语言即文化。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涉及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冲突和融合。译员作为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使者,必须对两种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知。口译过程中,译员必须在跨文化语境中持续选择、协商和顺应,以达到源语和目的语的有机转换。再次,发挥译员选择的主体性。译员从宏观到微观都在发挥其主动性,积极做出选择。对口译主题的选择、文化的倾向,对词语、语气、语音、音量、断句、句式、停顿等,甚至是对“译”或“不译”都可以做出选择。有时我们明明从说话人口中听到很多信息,可有些译员却选择性翻译,选择自己能记住的、会翻译的进行多译,而对于自己陌生的、不确定的进行漏译或不译,这都是译员的倾向性选择,也直接影响了双方交流的内容和效果。可见译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对于口译质量影响重大。把握好主题、文化等因素将有利于译员顺应口译的目的。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商务交流频次增加,商务活动的开展让商务口译有了更大使用空间。做好商务口译可以帮助译员极大提高口译市场占有率。要获得市场肯定就要发挥主动性顺应市场,设定好商务口译的目的和要求,利用顺应论正确认识和重视语境和环境分析和解决口译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口译质量。

猜你喜欢
商务活动译语译员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商务英语合同翻译技巧的相关探究
电子商务发展的民商法保障初探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衬衫潮百搭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