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评估背景下无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9-03-14 01:22裴立宅柳东明邓先功斯松华顾京宇
关键词:非金属材料无机工程

裴立宅,柳东明,张 毅,邓先功,斯松华,顾京宇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始建于1996年,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较早获得材料学(200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的基础专业之一,拥有二级学科材料学博士点及工程硕士授权资格。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建筑材料”和“陶瓷与耐火材料”两个专业特色方向。面向即将到来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省级本科专业评估,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能力素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本科专业评估背景下培养方案和模式的探索

为全面实施《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安徽省《一流学科专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切实建设一流专业,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有关专业评估文件的要求,成立了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合作委员会。专业合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评估等工作,我院作为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合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负责材料类专业的省级本科高校专业评估工作。在本科专业评估的背景下,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更高的目标。改革和创新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和研究省级本科专业评估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人才意义重大。

我们以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标准为指导,重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推进学科交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开放性。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15%,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30%,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20%,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5%。

二、师资队伍及教学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面对新形势,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教学水平建设至关重要。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15人,是一支敬业爱岗、团结协作、责任心强的教学团队,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然而,我系博士学位教师中年轻教师居多,尽管他们都有各自的学科研究领域,重视科研工作,但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角度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等对他们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些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努力,还需组建教学团队实现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年轻教师提高对教学的热情,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把相当的精力放在教学上,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建设

一是实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构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相互配套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者之间的相互补充。编写适用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发展的课程教材,依托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慕课(MOOC)课程和智慧课堂,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实施混合式课程教学。

二是推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实施课程负责人制,推动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包括课程教师介绍、课程大纲、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考核办法、学生评教结果等相关信息。鼓励教师参与校级形成性评价课程,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慕课(MOOC)课程,省级智慧课堂项目,并建立相关教学网站,拍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进行课程的系统学习。教师组织网上辅导、答疑,保证课程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三是更新教师教学的评价理念,以实施形成性评价课程为基础,树立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理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主,配合板书、演示等立体化手段,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讨论、研究式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同时采用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营造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验室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室、烧结实验室、环境材料实验室、绿色过程与先进材料实验室、绿色建材实验室、绿色胶凝材料实验室、先进陶瓷材料实验室等,可以开出材料学基础实验、材料学综合实验、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混凝土工学概论等多个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然而如何将材料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行深层次改革。针对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除了申请学校经费外,积极组织开设实验的教师及实验人员申报校实验技术开发基金的资助,弥补实验经费的不足。

除实验教学外,实践教学还有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我校2014年和2016年专业培养方案已经适度压缩课内学时并优化课程体系、大幅增加集中性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在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开拓并建立新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当务之急。如何把校外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如何将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相结合,建立以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值得进一步思考。在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的教改方面,增加数周的科研训练环节,组织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将这些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和发明专利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推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让对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本科生自愿加入教师的研究团队,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交流、拓宽国际视野。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1-3]。教学与科研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

四、结语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省级本科专业评估背景下,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工程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信息化、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等多方面进行多维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要依据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调整方向、课程设置的切入点,凝练及优化无机非金属专业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选择难度适宜、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实验课程,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在进行实验课程设计时,要特别考虑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猜你喜欢
非金属材料无机工程
水轮机过流面非金属材料的修复及防护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如何建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规范实践体系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探索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子午工程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回转体非金属材料托轮的受热分析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