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2019-03-16 01:43刘淑梅
吉林蔬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母株匍匐茎花序

刘淑梅

(彰武县哈尔套镇农科农机站 123221)

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百克含维生素C高达80毫克,远远高于苹果和梨;还含有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这些营养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年人的健康亦很有益。

草莓主要的营养价值体现在其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维生素C可以防治牙龈出血,促进伤口愈合,并会使皮肤细腻而有弹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C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由于草莓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所以被人们誉为“水果皇后”。草莓中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的作用。

1 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耐低温抗潮湿、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作为冬春茬栽培。

2 种苗培育

2.1 苗圃地选择

应选择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排灌能力强的地块作育苗圃,苗圃与生产田的比例为1∶5。在母株定植前应施足基肥,每亩施腐肥有机肥3000~4000千克、尿素15千克。耕翻耙细土壤整成宽1米,高10~15厘米,沟宽25~30厘米的高畦。

2.2 母株的选择与定植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大苗作母株。定植的行距为2米,株距为80厘米。

2.3 苗圃地管理

2.3.1 摘除花序:在早春母株抽生花序时应及时除去花序,这样可以节省养分,有利于匍匐茎的发生和幼苗的生长。去花序的时间越早越好,越彻底越好。

2.3.2 清除杂草:在草莓定植前或定植活棵后用48%氟乐灵乳油每亩150毫升进行地面喷雾防治杂草,也可在草莓生长季节进行行间喷施,施药后立即覆土防止光解。

2.3.3 苗圃地肥水管理:草莓不耐旱,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匍匐茎长出前,灌水后要及时松土。在第一级匍匐茎陆续伸出时,每亩应施尿素5千克,作为伸蔓肥,以后每隔2~3周进行1次根外追肥。

2.3.4 及时压蔓:当匍匐茎抽生出幼叶时,前端用少量细土压向地面,使生长点外露,促进发根,进入8月份以后,匍匐茎苗开始布满苗床时要及时去掉多余的匍匐茎,一般每棵母株保留70~80个匍匐茎幼苗。

2.3.5 化学调控:用4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喷洒2~3次,既能促发匍匐

茎,又能抑制植株开花。

2.4 幼苗假植

为促进壮苗,促使花芽提前分化,使植株均匀生长,在定植前一般必须进行假植一次。做法是:在7月末8月初,从母株苗上选择健壮无病,具有2~3片展开叶并已扎根的幼苗,起苗时每株小苗靠母株一侧的匍匐茎留2~3厘米剪断,按15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假植。秧苗成活后,结合浇水追1次肥。8月中旬后禁止浇水施肥,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假植到定植的时间不超过60天为宜。

3 科学定植

为争取元月份草莓能够上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棚草莓的定植时间一般为8月底9月初。

3.1 整地施肥

定植前一周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50~60千克,耕翻深度为20厘米,然后做成深沟高畦,这样既可以升高畦土壤的温度,又有黑地膜的覆盖可吸收热量,晚上又起到保温的作用,促进根系生长。

3.2 定植密度

一般每亩定植6000~7000株,每垄双行种植,行距为40厘米左右,株距20~25厘米。

3.3 定植方法

定植时要掌握定植的深度,定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苗心被土埋住,易造成苗心陷入土中而腐烂;栽得过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苗易干死。栽植深度以填土浇水沉实后苗心略高于土表为宜,真正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注意根部的弓形朝向畦外侧,根系略向内侧伸展。覆土要实,栽后及时灌水。

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到活棵前,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并且注意控制水量,用喷壶头接水浇,有条件的加盖遮阳网;定植后20天内,保持根茎部周围处于湿润状态,促进一次根的发生。同时可以覆盖地膜,地膜选用黑色地膜为好。盖膜一般不要在清晨进行,一般在中午前后受阳光照射叶片发软时操作为好。掏草莓的洞口要尽量小,以增加保温效果和减少从洞口长出的杂草危害。

4.1 扣棚时间

冬春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进行,即气温降到10℃左右时扣棚。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在棚内加一层天幕,在棚膜上盖一层苫被,苫被上再盖一层薄膜。

4.2 温湿度管理

4.2.1 保温初期:为防止草莓进入休眠,保温初期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过35℃,夜间温度为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棚内湿度控制在85%~90%。

4.2.2 开花期:此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夜间温度10℃,最低不能低于6℃,棚内湿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会造成授粉不良。

4.2.3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这时受温度影响过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宜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5℃以上。湿度可控制在60%~70%。

4.3 肥水管理

冬季由于气温低,浇水往往会使地温下降,应尽量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并且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进行,在开花前只要能维持草莓正常生长即可。在开花期到成熟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每次浇水后必须加强通风排湿。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了,最好是将肥料溶于水后通过滴灌结合浇水施用。

4.4 植株调整

一般每株草莓只要保留5~6片功能叶就可满足草莓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了减少养分消耗防止病菌蔓延,要经常摘除老叶、病叶,枯叶和抽生的匍匐茎,并集中烧掉,以减少病原。要做好疏花疏果工作,在开花前应当及时疏掉高节位花蕾,使养分集中供给早开的花蕾,并及时疏掉畸形果和病虫果,一般第一花序保留12个果左右,第二花序保留7个果左右。

4.5 蜜蜂授粉

草莓多是完全花,且自花授粉能结果,但在异花授粉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单果重。为了提高果实产量和商品性,有必要进行授粉,为节省劳力,多采用蜂群授粉。

在始花前5天搬入蜂箱,开始放蜂,半亩左右一个蜂箱,草莓株数与蜜蜂只数以1∶1为宜,放蜂一直持续到3月下旬,蜜蜂活动的最佳温度为20~26℃,放蜂后一般不要使用杀虫剂。冬季及早春,仅靠草莓开花无法供充足的蜜源,必须用2份白砂糖加1份水,调成糖水饲喂蜜蜂,或者在草莓上喷施糖液吸引蜜蜂,达到授粉效果。

4.6 施二氧化碳气肥

补施二氧化碳气肥能增加草莓产量和品质,及时补充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的积累,主要是在开花盛期和结果盛期,保持1个月不间断的施用二氧化碳气肥,阴天不要施用。

应在晴天日出后立即施用,中午气温升高,在通风前0.5~1小时停止施用。

4.7 适时采收

草莓从开花到成熟约35~40天,通常在果面着色90%时采收。采收时应在早晨露水已干到中午高温没有来临前,也可以在傍晚进行。采收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并卡断果柄,连同部分果柄一起摘果实,果柄越短越好,不要硬拉,以免损伤果实。

初期每2天采一次,盛果期每天采一次,采收草莓地要十分小心,必须轻拿、轻摘、轻放。

5 草莓病虫害的防治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等。在病虫害防治上,要贯彻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特别在化学防治上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为防止产生畸形果和果实污染,花期和结果期不喷药,但应清除病株病叶。

猜你喜欢
母株匍匐茎花序
穿龙薯蓣的花序特征研究
葛沽萝卜成株繁种技术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草莓匍匐茎繁殖技术要点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不同密度木里苔草的母株、子株及生物量的研究
草地早熟禾匍匐茎数字化生长模型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