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学习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践研究

2019-03-16 03:21曾雄爱叶大庆吴春花蚁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6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

曾雄爱 叶大庆 吴春花 蚁淳

[摘要] 目的 探討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结合前期的文献研究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基于体验式学习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对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与社会工作方向)某年级老年护理学课程采用课堂理论知识讲解结合播放视频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基地实践汇报的方式开展新模式的教学,并在微信平台设置学习与互动板块供学生课后学习和交流。课程结束后采用王章安研制的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GNCI)评估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优势,同时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结果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总分为(124.56±4.83)分,与接受传统纯理论授课模式的另一年级学生得分总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分前5名的条目中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维度占2个条目。教学满意率89.13%。结论 将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老年护理学的教学中能有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老年护理及管理人才。

[关键词] 老年护理学;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2(c)-008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Geriatric Nursing and evaluate its effect. Methods Combining previous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urrent actu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based learning concept,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l, applying classroom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a certain grade of Geriatric Nursing course in the school's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specialty (care management and social work) knowledge explanation combined with video teaching,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task-driven teaching, and base practice reporting to develop a new model of teaching, and a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 section is set up on the WeChat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communicate after class.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the Chinese Senior Care Core Competence Evaluation Scale(GNCI) developed by Wang Zhang'a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eaching mode in cultiva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lderly care students, while investigating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the core competence assessment of elderly care was(124.56±4.83)points,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score of another grade of students who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pure theory teaching mod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 growth dimensions in the top five entries occupied 2 entries.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89.13%.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to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Geriatric Nursing can have relatively good results.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re high,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elderly nursing and management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Key words] Geriatric nurs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Teaching mode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有所增长,老年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多,人口老龄化成为了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启动,为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培养大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先进的老年护理及管理专业化人才[1]。然而,当前具备相应的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相对缺乏,因此,培养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养老社会化趋势的老年护理及管理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对老年护理及管理人才的培养仍处于初步阶段,相当数量的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未经正规的老年护理及管理培训,导致老年护理学该门课程的教学缺乏专业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为课堂理论授课,学生很少有机会去亲自体验学习、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因此实践能力欠佳。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及反思来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大卫·科尔布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而创造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将体验式学习引入到学校教学[2-4]。该院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基于体验式学习,对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与社会工作方向)某年级的老年护理学课程实施新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的乐趣。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次研究以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与社会工作方向)某年级学生共46名为教学改革研究对象,以该校同专业另外年级学生共49名为对照对象,这两组学生在接受老年护理学课程学习前一般资料及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老年护理学课程为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与社会工作方向)的方向课,该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结合前期的文献研究及当前情况、先前由学校护理专家及老年护理学授课老师共同谈论研究所发表的意见,在老年护理学课程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根据老年护理学课程章节内容的特点,合理分配教学时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为课堂理论结合视频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基地实践与汇报、微信平台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该模式对每个教学环节均做了详细的安排,以保证教学改革能顺利开展。现对该教学模式介绍如下。

①课堂理论结合视频教学。16学时用于课堂理论教学。共10章内容,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老年人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老年人的临终护理等,其中涉及到实操内容时,由老师现场示范一遍,再播放一遍教学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依托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提高教学质量。

②情景模拟教学。6学时用于情景模拟教学。老年护理学课程中,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的用药护理,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和常见疾病这几部分的内容实践性较强。授课教师在情景模拟课上将其撰写的与该部分内容相关的案例发给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有关器材如血压计、血糖仪、老年人体验器具等供情景模拟使用,以提高角色扮演的真实性。课上将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和讨论,要求学生充分结合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展示,展示完毕由师生点评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学习[5]。

③任务驱动教学。4学时用于任务驱动教学汇报。由于老年人时常发生一些心理问题及精神障碍,给护理及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使学生对这方面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在理论课学习之余,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学习。针对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一小组的学生根据所被分配的不同主题,通过文献查阅、到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调研学习等方式,将研究学习后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让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

④基地实践与汇报。6学时用于基地实践汇报。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享有更多体验学习的机会,该研究团队与实践基地取得合作,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每月一次及在课程结束后到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实践,让带教老师从人文素养、操作技能、臨床思维、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实践期间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选择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亲自为老人提供老年护理及管理服务,并由带教老师进行指导,避免了传统实践时单纯用眼睛看而没有机会亲自操作的弊端,使学生真正有机会体验学习。实践结束后形成一完整的案例研究报告并于课堂上汇报分享[6]。

⑤微信平台学习。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将每一章节的配套练习纳入微信平台,定期推送与老年护理及管理有关的学习内容如课件、视频、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学生在微信平台上的学习情况将作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微信平台设置师生互动版块,提倡学生通过平台发问及分享体会,教师不定时在平台上答疑。

1.2.2 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采用王章安研制的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GNCI)进行评估,并与接受传统纯理论授课模式的某年级学生共49名在当时课程结束后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优势,同时对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由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力、人际关系、法律及伦理素质、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教育等7个维度共48个条目组成,该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0=没有能力、1=有一点能力、2=比较有能力、3=有足够的能力、4=非常有能力),7个维度所有条目的得分相加即为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总分,最低0分,最高192分,总分越高代表核心能力越高。参考“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评价标准,总分低于100分(不含)为能力较弱,总分≥100分且≤150分为能力中等,总分高于150分(不含)为能力较强。教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评价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需写明原因并提出建议。

1.2.3 资料收集方法  课程结束后由研究助理向教学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集中发放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并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问卷当场收回,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该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6份,收回问卷46份,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各个维度的得分情况

教学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各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详见表1,其中,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维度的得分最高,法律及伦理素质维度的得分最低。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总分为(124.56±4.83)分。

2.2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前5名的条目排序

教学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前5名的条目排序情况详见表2。其中,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维度占2个条目。

2.3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后5名的条目排序

教学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后5名的条目排序情况详见表3。

2.4  两个教学班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总分情况对比

教学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总分为(124.56±4.83)分,而接受传统纯理论授课模式的另一年级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得分总分为(109.28±3.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0,P<0.01)。

2.5  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

经统计,在教学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中,非常满意26人,满意13人,一般2人,不满意5人,没有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表示非常不满意,总体满意率89.1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开始加速,成为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当前从事老年护理及管理的人员对老年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与社会的需求相距甚远,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养老护理及管理服务行业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起来比较被动,学生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导致对老年护理及管理服务的认识不够深刻,以至于毕业后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及管理服务行业的学生人数不多,因此,想发展好老年护理及管理事业、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老年护理及管理服务人才,就要先从对当前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做起。

为了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果,该研究通过改革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将课堂理论结合视频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基地实践与汇报、微信平台学习等模块融入教学,该种教学模式有较强的创新性,是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护理的教学效果。

该研究在课程结束后采用王章安研制的中國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GNCI)对教学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进行评估,得分总分为(124.56±4.83)分,为能力中等,其中,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维度的得分最高,法律及伦理素质维度、临床护理能力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其余维度的得分均比较理想,主要是因为该教学模式基于体验式学习理念,学生能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识、体验及感悟去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培养了较扎实的老年护理及管理能力,对未来发展能有比较明确的方向;但由于课程教学中涉及伦理法律的内容不多,因此学生没能很好地在实践中体现法律及伦理素质,且学生并非护理学专业,临床护理技能较为欠缺。教学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他们能较关注本行业/专业的发展动态、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在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检索文献、在团队中积极营造协作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等,这可能与该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填鸭式授课模式的弊端,强调加强实践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以致用有关,再加上该教学模式借助微信平台设置了学习与互动板块,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体验学习该门课程的乐趣,获得更丰富的收获。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较高,表示不满意的学生主要认为该教学模式环节多且要求严格,学生压力较大,建议减少课后习题的题量并以平时的形成性评价项目取代期末闭卷考试,以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平时的学习。

将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老年护理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老年护理及管理人才,在今后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参考运用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许金华.老年护理现状对护理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237-238.

[2]  王艳艳,宋洁,李燕,等.本科《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12下旬版):4599-4602.

[3]  奚兴,陈学顺.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在老年护理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0):95-96.

[4]  黄婷.体验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6):153-154.

[5]  郑雯,郑露晴,张礼宾,等.情景模拟式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生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4):676-678.

[6]  杨艳华.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175-176.

(收稿日期:2019-09-27)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学习在大学生面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习重在体验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