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审视

2019-03-17 07:53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设计者艺术设计内涵

康 英 花 晶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在各民族演进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少数民族都积累了一定艺术设计基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设计、服饰设计、装修设计等设计基础,这些都为民族艺术设计的现代发展奠定了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各民族社会的发展,民族艺术设计也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各种各样的设计创新使得民族艺术设计焕发了新的生机。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民族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中,必须要对民族文化问题给予重视。在当下民族艺术设计发展群策群力时,加强对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加以审视,有助于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真正和民族文化一脉相承。

一、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设计的灵魂

民族设计的最初发展是在民族社会生活中,民族民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在生活各领域相对艺术的表达,如民族服饰中的设计,以及民族工艺品中的设计,以及姿态各异的民族建筑设计等,都是民族民众中生活实践中顺其自然而进行的艺术创造。可以说,在民族艺术设计的初期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设计分类,大众对于民族设计的认知也是在接触民族社会生活时才对民族设计有了初步印象。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设计实际上就是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风俗文化、民族建筑文化等各种文化的构成部分,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民族设计就是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艺术设计的本质。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设计方面的文化,即各种线条、纹饰运用的经验,这种文化使得民族艺术设计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另一部分是民族设计中蕴含的各种民族文化,如苗族服饰设计中的苗族迁徙历史,以及各种民族建筑设计中的民族文化风俗等,这些文化使得民族艺术设计和其他设计区别开来,形成了民族艺术设计独特的神韵。因此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设计的灵魂,没有民族文化民族艺术设计就无从表达。虽然当下民族艺术设计走到了新的阶段,有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也有了更多艺术创新,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民族艺术设计的本质没有变,所有的变化只是民族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在变,其中的民族文化灵魂并没有走远。

二、民族艺术设计中常见的民族文化问题

民族文化对于民族艺术设计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个人素养、艺术理解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并不是所有的设计者在设计时都能够正确看待民族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或者是能够在设计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合理关照,这就使得民族艺术设计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问题。[1]

首先是民族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缺失问题,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艺术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设计基础,如多样化的设计纹饰、独特的设计思维等,这些设计要素在不断地改进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美感。以千姿百态的民族纹饰图样为例,这些纹饰图样是特定少数民族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形成,如彝族服饰中火的图案、壮族服饰中的各种仿生花纹等,这些纹饰图样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改进与创新,已经在色彩、搭配、结构等方面形成了和谐的统一。因此在当下民族艺术设计时,很多设计者会由于这种纹饰图样的美感而直接引用到各种设计中。但是由于部分设计者缺乏民族文化素养,对于民族纹饰图样的引用主要是其外在的美感,设计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形,形成新的设计,从而使得设计出的作品和设计要素本身对应的文化场景不一致,民族设计要素中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在新的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来,这样的作品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和民族设计要素的图式有相似之处,也打着民族艺术设计的噱头,但是和设计要素对应的文化内涵基本上没有关联,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民族文化在设计中存在缺失。

其次是民族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不到位,民族文化中的各种要素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孤岛,所有的文化元素都和其他要素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种民族设计要素也是一样。这就意味着对于民族设计要素的理解不能从单方面来理解,必须要把相关要素放置在民族文化语境下整体理解,才能准确抓住其中的文化内涵。而在当下的民族艺术设计中,很多设计都是出于商业目的,作品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设计要素本身的内涵,同时还需要把这种内涵和其所对应的商业情境相照应,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为了形成民族艺术设计和商业情境的连接,就会对于民族设计要素进行和商业情境相一致的解释,这种单一的解释很容易牵强化,会使得民族艺术设计作品虽然有民族文化的意味,但是关于其中的文化内涵解释总会有些意犹未尽。

最后是民族设计中存在民族文化偏差,每种民族设计要素都表达了不同的文化意义,如有的纹样象征自由、幸福,而有的图式则表达了平安长寿的意味,每种图式纹样都蕴含着少数民族民众不一样的审美情感和不同的审美情趣。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因此关于特定纹饰的理解也有差异,对于相关元素的应用不慎,就会造成场景和内涵的偏差。如龙纹饰在主流文化中一直具有特殊的文化意味,但是在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关于龙纹饰并没有神圣和权力的意味,而是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点缀来出现。[2]因此关于不同民族元素的设计应用一方面需要考虑到相关元素本身的形式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准确到位。但是在当下的民族艺术设计中,往往会出现对于各种纹饰图案意义的不完全引用,只是强调其中的部分内涵。如本身特定要素只是与宗教祭祀的寻根或崇拜相关联,但是在设计应用中就完全引申为神秘或者是祈福内涵,使得其中的文化解释和民族文化本身形成偏差。

三、民族艺术设计发展中民族文化的合理规整

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设计的外在和内里,没有外在的线条勾勒,民族文化难以以艺术的方式来呈现,没有内在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就失去了生命。对于民族艺术设计来说,没有民族文化内涵,艺术设计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壳,同样,民族文化内涵的缺失或者是不完整,同样也会影响民族艺术设计的思想性和审美性。对于当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民族艺术设计的各种民族文化问题,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进行规整。

(一)加强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的引领

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设计的灵魂,没有民族文化的充实,民族艺术设计就仅仅是具有美感的线条组合。要使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得到强化,使其真正成为贯穿民族艺术设计的思想灵魂,关键的因素就是加强民族文化对设计引领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引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基于民族文化需求设定民族艺术设计目标意图,民族艺术设计之前都会设定一定的设计意图或目标,如使设计作品建构起民族文化氛围,或者是以设计作品激发民众对民族文化的兴趣,等等。设计意图是民族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民族艺术设计的风向标,因此首先是根据民族文化需要设定民族艺术设计的设计意图,使民族艺术设计成为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在强调民族文化的根系时,民族艺术设计者就会在设计过程中全程关照民族文化。其次是以民族文化作为民族艺术设计的指导原则。在民族艺术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跑题或者走偏现象,为了使民族艺术设计始终都在民族文化范畴内,就需要把民族文化设置为民族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凡是超出这个原则的设计一律不予采用,所有的设计思路都需要通过民族文化过滤。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艺术设计大到框架的构建小到每个线条改动都会考虑到民族文化原则上。最后是以民族文化作为民族艺术设计的判定标准,艺术设计过程的流程是先构思,形成一定思路后,再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也会有新的创意生成。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的过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使得民族艺术设计会在自觉不自觉间就脱离了民族文化的约束。因此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形成民族艺术的设计标准,以此作为民族艺术设计的一个定位引线,使民族艺术设计始终在民族文化的方向上。[3]

(二)形成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要求

民族文化在民族艺术设计中的引领作用发挥意味着民族艺术设计有了主题思想和设计方向,但是这种文化引领的作用发挥更多地依靠设计者的自觉,对于民族艺术设计过程无法形成保障作用。为了使民族艺术设计中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并且使民族文化的应用合理得当,还需要对民族艺术设计进行合理规范。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约束。首先是建立民族艺术设计的民族文化标准,即对冠名民族艺术设计的作品提出相应的文化标准,如关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解释、设计中民族文化要素的应用比重、民族艺术设计的应用情境设定等。所有的设计者的设计都需要以此标准为依据,实际上就是通过相应的标准设定,划定民族艺术的文化规定空间,以此来使民族艺术设计者不至于由于思维的过分发散而失去民族文化的根系。其次是形成民族艺术设计者的素养要求。民族艺术设计是在民族文化土壤中开出的花朵,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设计的根系,这就意味着对于设计者来说,只有充分理解民族文化,并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素养,其才能在设计中真正把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反之缺乏民族文化素养的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就容易使设计和民族文化分离为两张皮,因此有必要对民族艺术设计者提出一定的素养要求,从源头上促进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最后是关于民族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监管。民族艺术设计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当下社会环境下,由于民族艺术设计独特的审美和特殊的文化内涵,大众对于民族艺术设计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艺术设计时,很多设计者会把各种艺术设计冠以民族艺术设计的名号,但实质上有关作品和民族文化方面的关联并不紧密,甚至有曲解民族文化的意思,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艺术设计的民族文化性。因此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作品的监管,以外部作用推动民族艺术设计作品对于民族文化的合理关照。

(三)强调民族艺术设计的文化路径意义

设计是文化底蕴的延伸,是对社会文化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各种思想文化的综合外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设计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对各种文化进行综合、提炼和升华,形成新的设计作品,实际上也是对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按照这个逻辑,民族艺术设计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化的发展路径,但是这个路径意义的发挥,是以设计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分关照为前提。[4]反过来,也可以通过民族艺术设计的文化路径意义强调来促进民族艺术设计中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设计者在思想观念上对于民族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关系的深刻认识,虽然民族艺术设计中前面有艺术两个字来界定,但是相对于纯艺术而言,民族艺术设计还需要强调实用性,因此很多设计者往往以实用性来定位自身的工作,突出其中的匠人意味,这种定位使得民族艺术设计者往往对于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缺乏真正的认识,从思想上并没有把两者紧紧关联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就是把民族文化作为可有可无的存在,因此在需要强调民族艺术设计对民族文化的路径意义时,首先要使设计者在思想上对两者关系有深刻认识,并加强设计者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民族文化传承是每个民族成员的责任和使命,不同个体具有的环境条件不同,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路径也各有差异,民族艺术设计是民族设计者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在民族设计者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时,其就会在设计过程中自觉关照这种路径意义。此外还要提升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实践应用效果。对于设计者来说,第一要务是设计作品的实践效果,民族文化是民族设计者的素材和创意来源,但是面对同样的素材,并不是所有的设计者都能妙笔生花,在民族艺术设计者不能把民族文化灵活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并以民族文化的应用形成更好的设计效果时,民族文化对于设计者就是没有意义的,其必然会追求效果的生成和摒弃民族文化。反之,设计者在设计中关于民族文化的应用取得很好的实践成果时,必然会更多地重视设计对民族文化的路径意义。

民族艺术设计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外显,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设计的文化基石,关注民族文化就不能忽略民族艺术设计,反之,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必然要重视其中的民族文化。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很容易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从而使得设计和民族文化分离开来,或者是曲解了民族文化的意义,这不仅会影响民族艺术设计的生命力形成,同时也使得民族艺术设计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难以实现。因此还需要对于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形成一个基本思路,从内外两方面着手,使民族文化在民族艺术设计中得到合理关照。

猜你喜欢
设计者艺术设计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星.云.海》
《花月夜》
2020德国iF设计奖
挖掘习题的内涵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