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传承体系研究

2019-03-17 07:53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民族

吕 雪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 110003)

少数民族舞蹈具有娱乐、文化、教育等多个功能。首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为少数民族的生活、工作增添了许多色彩,而且也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其次,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还具有记录并传播文化的功能,少数民族人民通过民族舞蹈创作将他们的生活场景进行再现并流传至今,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这些少数民族舞蹈借助现代化的媒体,出现在许多地区的舞台上,使得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最后少数民族舞蹈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独特,不仅可以丰富我国舞蹈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其他民族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少数民族舞蹈了解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学习不同舞蹈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我国民族舞蹈表演和创作水平,进而提高我国民族舞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与文化价值并存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价值产生并根植于各少数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民族文化。舞蹈对少数民族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开始的民族舞蹈是不成体系的,人们把生产、生活中的动作按照一定的形式与顺序固定下来,经过时间的演变,逐渐发展成现在的民族舞蹈,由于各少数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不完全相同,决定了不同民族舞蹈的表现方式也千差万别,可以说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人们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的呈现,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此外,民族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观赏和娱乐价值,特别是对于生活方式单一的少数民族来说,民族舞蹈更是发挥了其娱乐大众的功能,新时代少数民族舞蹈已经自成体系,并产生了一大批民族舞蹈艺术家,他们热爱民族舞蹈艺术,使民族舞蹈的艺术价值得到深入的发掘。不管是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民族舞蹈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舞蹈形式。

(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民族舞蹈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民族舞蹈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增长增添活力,首先对教育领域来说,民族舞蹈的传承可以吸引一大批民族舞蹈爱好者接受民族舞蹈教育,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外,民间舞蹈培训机构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度增长。其次还可以带动民族舞蹈服装、道具等产业的发展,民族舞蹈不同于现代舞,它对于表演者的服装、道具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民族服装对民族舞蹈的表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民族舞蹈的发展和传承可以带动民族舞蹈表演行业的发展,为民族舞蹈表演者提供更多的商业演出机会,不仅可以增加民族舞蹈表演者的经济收入,还可以满足人们对民族舞蹈的观赏需求。但是需要警惕的是民族舞蹈是优秀的民族艺术,要避免民族舞蹈的功利化发展。

二、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到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民族舞蹈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娱乐大众的功能,应当做好少数民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以此来应对现代化的发展对民族舞蹈的冲击。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在传承上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

(一)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主体缺失

文化的发展必须要经过文化的传承,每一种文化形式只有经过传承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对于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来说,最大的问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传承,经济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使得少数民族舞蹈走向更大的舞台,让其他民族群众得以领略不同民族舞蹈的风采。但这种交流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少数民族舞蹈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新一代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娱乐方式,他们被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不愿意传承本民族的舞蹈艺术。其次,随着老一辈民族舞蹈艺术传承人的离世,一些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由于传承的断层而永远消亡,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最后,各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弱化。舞蹈的动作只是舞蹈的表现方式,民族舞蹈的核心是舞蹈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民族舞蹈表演者产生浮躁、功利的社会心理,很难去认真地感受和把握舞蹈背后的精神内核,民族舞蹈的灵魂正在逐渐丢失。

(二)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

民族舞蹈要想被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传承,需要更加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少数民族舞蹈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只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和传播,才能永葆生命力,才能用它独有的文化特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保护阻碍和困难重重,一方面少数民族舞蹈面临市场化的冲击,少数民族舞蹈的商业化发展使得民族舞蹈表演者心浮气躁,不能按部就班、稳打稳扎地磨砺自己的舞蹈表现技能,影响了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纯洁性和纯粹性;另一方面,虽然有多种社会力量都在呼吁加强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实施效果并不乐观,除了目前一些被熟知的比如云南的傣族舞,新疆的新疆舞等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传承外,许多少数民族由于人口少,传承能力有限,使得这些少数民族的舞蹈正在逐渐消亡,他们呼吁年青一代承担起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重任,但是社会并没有给予其关注和生存的空间,在文化产业商业化的今天,很多少数民族舞蹈很难与其他更受欢迎的舞蹈形式争夺有限的资源。

(三)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不能满足需求

教育是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方式,正是由于教育的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来说也是如此。我国的民族舞蹈教育起步较晚,民族舞蹈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设还没有完成,包括民族舞蹈在内的整个舞蹈教育都还不完善,尤其是少数民族舞蹈在高校的发展状况更是举步维艰。一方面,因为就业的原因,很少有学生愿意去学民族舞蹈,民族舞蹈的市场需求量并不大,他们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就导致了高校对民族舞蹈的关注和研究不足;另一方面,民族舞蹈教育在师资力量上还比较薄弱,学校对民族舞蹈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在教育的评价上,没有形成一套针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评价机制,大多是受到西方舞蹈形式教育方式的影响,过分地强调了规范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长远发展。

三、新时代少数民族舞蹈的保护及发展

舞蹈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舞蹈的娱乐功能决定了其社会价值,舞蹈通过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释放压力、强健体魄,从而使社会价值得到发挥。舞蹈的文化功能主要通过我国舞蹈的民族差异性进行体现,在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中,只有保持文化的特色发展,才能在文化交流中不被其他民族的文化冲击,才能让我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增强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此外,现如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舞蹈艺术来说,可以带动我国的乐器、舞蹈教育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保护和发展我国的舞蹈,特别是民族舞蹈艺术意义非凡。

(一)多管齐下,助力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

我国的56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大多形成了独一无二且体系完善的舞蹈艺术形式,这些舞蹈表达形式是对各民族文化的体现,承载了我国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性格,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大力传承,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族舞蹈的特色得到原汁原味的保留。对民族舞蹈的传承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发挥教育的作用,扶持高校大力发展民族舞蹈专业,选派优秀的民族舞蹈教师,将民族舞蹈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努力创造机会,为民族舞蹈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让民族舞蹈在更多的世界舞台呈现,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感受我们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其次,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舞蹈特别是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传承人,并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以防部分少数民族舞蹈由于缺少传承主体而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二)民族舞蹈艺术要学习借鉴国外舞蹈形式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发展不应当固步自封,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应对不同国家民族舞蹈艺术的交流,拥抱世界的舞台,民族舞蹈艺术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对其他舞蹈艺术进行借鉴学习不是要改变我国民族舞蹈的特色,而是在保持这种民族差异性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舞蹈中的一些不足进行改进。当今社会,很多其他国家的舞蹈形式,比如芭蕾、爵士等,们以其独有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为了推进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使其能被世界人们所认识和喜爱,我们应当在这些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上吸收对发展我国民族舞蹈有用的因素,使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这种学习借鉴不是要抄袭,而是要与我国的民族舞动加以整合。

(三)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需要政策上的倾斜

国家政策的倾斜可以为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因此要想让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真正落实,还需要相关政策、制度发挥其规范性、权威性的作用。首先,应当通过法律与生俱来的刚性特质,为少数民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对利于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行为加以保护。其次,少数民族地区也应当通过政策上的倾斜,改善原生态舞蹈传播者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只有物质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增添活力,注入能量。此外,还应当根据各少数民族舞蹈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台保护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具体政策,让少数民族群众看到政府的重视态度,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做本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四)我国民族舞蹈艺术要与时俱进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民的文化需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民族舞蹈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民族舞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其所存在的社会热点、社会观点、群众需求高度契合,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此,民族舞蹈的创作者应当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适当的理解,将人们的观念通过舞蹈艺术表达出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只有立足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民族舞蹈的发展应当挖掘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并积极迎合这种需求。

(五)应发挥协会以及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的作用

为了促进行业的发展,各行业都建立了行业发展协会。协会作为一种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根据本行业的发展状况,组织召开利于行业发展的会议、培训等活动,促使其专业性、服务性在各行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也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民族舞蹈相关协会,但规范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虽然这些地方性的组织一直在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作出努力,但是其力量还比较薄弱,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面临传播主体的缺失,外来舞蹈形式的冲击等问题,需要更加规范、影响力更大、保护和传承力量更强的民间力量来应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实力的强弱可以影响我国在国际上政治地位的高低,决定我国在应对各种国际问题上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势在必行。民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需要包括政府、社会、学校等各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发挥总揽全局,制定政策导向的作用,社会各界也要重视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在社会上营造民族舞蹈传承发展的氛围,各高校更要重视民族舞蹈的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族舞蹈表演者和传承者。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舞蹈民族
我们的民族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