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2019-03-18 12:17肖淑媛陈宗顺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装袋菌袋金针菇

肖淑媛 陈宗顺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1 引言

金针菇属真菌门、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含有氨基酸、糖蛋白、碳水化合物、倍半萜、脂质、蛋白质和酚,对抗癌症、抗高血压有重要的作用,是著名的食用、药用菌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2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金针菇,低温结实型真菌,耐寒性较强,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为5~15℃,正常生长温度为5~19℃,不耐高温,温度在34℃停止生长。金针菇可在秋冬和早春季节栽培,以秋季栽培为主。益阳地区在每年10月份接种较适宜,11~4月进行采收,南方在晚秋季节接种,北方在中秋季节接种,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温度进行栽培。

2.1 场地的选址与选择菌种

2.1.1 场地的选址

金针菇栽培场地需选在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可利用闲置房屋、大棚、地道、阳畦、温室等作为菇房。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和出菇两个阶段,在发菌阶段,要求栽培场地保温、通风、干净,在避光环境下发菌。

2.1.2 菌种的选择

优良的菌种是高产的基础,选择菌种应当结合当地的温湿度条件及市场定位综合考虑,栽培种的菌丝洁白、浓密、上下一致、抵抗力强是选择的关键点。益阳市主要选用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研制的杂交009号品种。

2.2 高产培养料与灭菌

2.2.1 高产培养料

培养料是金针菇高产的基础,培养料要求干燥、新鲜、无虫害和霉变。配方1:棉籽壳88%、麦麸10%、红糖1%、石灰1%。配方2:棉籽壳78%、麦麸20%、糖1%、碳酸钙1%。按配方比例准确称量原料,将原料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先用铲子干拌1~2遍,边搅拌边加水。含水量的测定可用手握紧培养料,有水从指缝溢出但不滴水为宜,达到“握紧成团,丢下散开”的程度,即可装袋灭菌。

2.2.2 装袋灭菌

将培养料装袋灭菌,在装料过程中边装料边压实,用力均匀,装袋完成后将料表面压平,上端留12~15cm的间距空隙。塑料袋常见规格为15~17cm,长35~45cm,每袋装料350~450g;塑料套环,选用内径为3cm,长3cm,塑料环上下口光滑,防治刺破塑料袋。灭菌过程中,常压灭菌时温度上升至100℃应持续10h灭菌,再闷一夜。高压灭菌锅温度上升至121℃灭菌2h小时,灭菌结束后,待压力表指针为0时打开灭菌锅待余热散出后,移入接种室接种。

2.3 接种培养与出菇管理

2.3.1 接种培养

接种需按照无菌操作流程,接种过程中严格操作,防止杂菌感染。菌袋冷却至20~30℃左右开始接种,若接种时自然气温过高,杂菌污染就严重。接种时先将菌袋放于工作台上,解开塑料套环,将栽培种捣碎,均匀地铺于菌袋内部,使栽培种与料充分接触,接种量控制在10~20g/袋。完成后将菌袋摆放于清洁、保温、通气性良好的培养室进行发菌。发菌期间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做好通风降温,使温度维持再22~28℃,控制培养室内湿度,湿度为70%左右,湿度过高易滋生杂菌,湿度过低菌丝生长缓慢。菌袋培养至菌丝长满袋,大约30d左右。

2.3.2 出菇管理

菌丝生长阶段,采用暗光培养,微量通风,满足生长需要。菌丝在适当温度下开始萌发,一般为24h左右。光照过强对菌丝生长抑制,同时会出现出菇过早的现象。当菌丝长满袋后,袋内有黄水泛出,将菌袋移入出菇房进行出菇。

出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5℃,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诱导菌丝形成菇蕾,解开塑料套环,将袋口缕直向外翻卷高出料面4~6cm,平整料面,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当菌柄长至3cm,停止向地面洒水,每天早上开门增强通风,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使菌柄生长迅速,柄长盖小,质优高产。

2.4 采收与采后管理

把握采收时期,菌盖开始生长但菌盖不上卷,上卷表明成熟过度,影响品质。采收时不能损伤菌包和菌丝,握住菌柄轻摇拔起。采收后可再次出菇,需及时清理残基和死菇,给菌袋灌水和喷施营养液,表面稍干时进行催蕾。金针菇可采收3~4茬,采收完成后,房间必须进行清洁和熏蒸消毒。

3 结语

金针菇作为一种菌类作物,同时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市场认可度高,投资成本低,销量好、效益佳。本文就金针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做了综合叙述,以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装袋菌袋金针菇
金针菇含甲醛?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固定菌袋插杆
线上称重器给食品装袋带来便捷
不熟的金针菇会造成中毒吗?
立式、卧式2种培养料装袋机的构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