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19-03-18 02:00温子云
关键词:实践措施初中地理教学德育

温子云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受社会所重视。由于新课改的不断进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深入,因此,在初中地理中渗透德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德育教学是指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一些积极地思想和道德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学到相应的地理知识,更能从地理课堂上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教师应当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德育作为目标,积极地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措施,使地理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  德育 初中地理教学 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86-01

一、引言

地理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它旨在使学生体会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知道国家的基本国策,教育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断地追求创新,简单树立正确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通过对祖国地理面貌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使学生把建设美好祖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的地理情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是也要告诉学生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使得我国人均资源少,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二、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

(一)学校对地理教学重视不够,课时较少

由于初中时期学生所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因此,学校比较侧重于语、数、外这些教学主课,因此它们的课时相对较长,而地理排课时间较短,导致在一个学期内很难系统的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基本都在讲授基础知识,没有时间涉及德育方面的教育,使得初中地理德育的教育不能很好的展开。而且往往地理教师所带的班级较多,精力相对分散,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缺少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利于德育的教育。

(二)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

由于學校对地理教学安排的不重视,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就比较随意。很多地理教师年纪较轻,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因此,他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把书本上的知识不经变通,就直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枯燥无味、无趣等错误认识,使学生逐渐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有懈怠心理。而且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渗透在地理教学中的措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初中地理的教材有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大部分组成,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真正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不仅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情面貌和人文情怀,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更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地理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的壮丽山河,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安定幸福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地理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到地球的现状,认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只有在深刻理解教材,抓住教材中放入德育知识时,才可以在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自然的传授学生以德育知识。

(二)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教学的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意义,并且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或者可以带学生去实地考察,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并学会把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形结合,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主动的参与或者是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的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教师是地理课堂的引导者,要想很好地把德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那么教师能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地理的专业素养,积极的储备地理知识,不断的学习探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知识。教师还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积极地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德育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把德育完美的渗透在地理课堂中,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断地改进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要充分发挥地理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学生做出一个良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 参  考  文  献 ]

[1]王红.如何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25.

[2]兰贺花.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14):64.

[3]吕春亮.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5(02):75.

[4]薛淑媛.浅析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交际,2013(06):169.

猜你喜欢
实践措施初中地理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措施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