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18 02:00杨永茂
关键词:应用研究思维导图高中数学

杨永茂

【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高中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一门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思维导图是新型思维工具,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数学各知识点进行连接或将方法规律进行总结,形成有鲜明特点的图案,以提高解题能力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思维导图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74-01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逻辑性强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图形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架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最终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一、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含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时从点到面进行发散性思考,通过直观图案的构建帮助问题解决。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抽象性逻辑性强的高中数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图形的构建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形成数学知识框架基础上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2.思维导图绘制方法

思维导图在绘制时主要是通过手工绘制和软件绘制两种方法进行。科技发展使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成为常态,在计算机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时要先了解数学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选择适合的图形将知识点进行连接,以使思维导图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手工绘制思维导图主要是教师根据某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绘制出思维导图。

3.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抽象学科,数学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会在解题时出现不知从何处下手的问题。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体系图形的构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通过思维方式的拓展提高知识的记忆。思维导图可以使数学更有趣,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点利用图形进行连接,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帮助学生记忆,促进学生解题时的有效利用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在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复习是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旧知识点的巩固过程,也是能力提升过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数学复习课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在应用思维导图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挖掘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对所复习的知识有一个系统认识之后构建导图,利用导图将知识点进行整合连接。在复习过程中按照章节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在进行《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复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分别有哪几种位置关系、是怎么定义的;其中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有哪些判定方法、有哪些性质;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会产生什么角、是怎样定义的、其范围是什么”的线索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以使学生掌握《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关知识。除了构建知识点导图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构建方法规律的总结的导图,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复习立体几何解答题时,可引导学生得出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关键是“建”——“建模、建系、建言”,然后要求学生按“建模(平行模型、垂直模型、角度计算模型、面积体积模型、折叠模型)、建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建言(用规范的语言书写证明过程)”的线索对立体几何解答题绘制思维导图,以使学生对该问题的解决更有把握,使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课堂中的流程是课前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教师与学生进行导图可执行性的探讨—师生进行导图修改—学生利用导图进行知识架构。课前的导图绘制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教师与学生进行导图可执行性的探讨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科学性进行检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新思路的发散,师生一起进行导图的修改,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哪些是重要内容,哪些是更容易解决问题的内容,使学生找到自己导图繪制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师生进行导图修改主要是对导图的不合理性不科学性进行纠正,以使学生绘制正确的导图,形成正确的知识架构;学生利用导图进行知识架构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正确科学的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

3.在数学习题解答中的应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习题解答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难度大,学生需要通过大量习题的解答以深入掌握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在习题解答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题目知识点,理清题目解题思路,并通过一种题型的解答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在题目解答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理解题目意图,对重点和难点要帮助学生设置超链接,通过导图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解答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习题时可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如下思维导图:

三、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总体来说,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维导图符合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使知识在构图基础上进行快速掌握与理解。思维导图可以对思维进行训练,使学生在掌握新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林春吉.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初探[J].时代教育,2018(06):5.

[2]周明标.思维导图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18(02):25.

[3]郑龙.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13):178.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思维导图高中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