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类文献在图书馆的深阅读实践——以《非暴力沟通》的阅读推广为例

2019-03-20 06:52阳艳玲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训练营文献知识点

阳艳玲(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8年4月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比2016年增长了0.4%,[1]也就是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了,但随之而来的“深阅读危机”也成为了学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深阅读之深,需要结合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三者的部分或共同作用,以呈现出与浅阅读不同的状态和收获。[2]如果说以上三种阅读参与是深阅读的特性,那么作为阅读物质载体的文献,其不同的文本内容将引发不同目的的深阅读,具体而言可分为获取信息型、沉浸情感型、学习应用型等。由于阅读目的的多样性和相交性,同一阅读对象会触发多种类型的深阅读。如果某一类型文献触发深阅读的主要原因是学为己用,那么这一类文献就是本文所指的应用类文献。此类文献通过图文的形式将作者的内隐知识显性化,而读者需要将这些显性化后的知识再次隐性化,即将文本知识内化成自体的能力,换言之,要实现应用类文献的深阅读,不仅需要认知和情感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行为的参与,因此针对应用类文献的阅读推广也不仅仅是推广“读”书,更应推广“用”书。

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开展的“《非暴力沟通》系统训练营”为例,探讨如何在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大众的应用类文献的阅读推广,并为业内研究应用类文献深阅读的具体方法提供案例参考。

1 应用类文献的阅读推广理论

应用类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辅文献,如《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外科急症诊疗精要》等,阅读此类文献的读者,一般为相关专业的学习者,他们需要在有相关专业领域从业资质以及教育资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和学习,并在特定的技术环境中进行专业考核和实践应用;另一类是面向大众的应用类文献,如有关家庭教育的《正面管教》、有关自我管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这类文献对专业师资和特定技术环境的依赖度不高,理论上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自学,满足个人对提升能力或发展心智信念的深阅读需求。因为我国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采编、典藏以及借阅的应用类文献主要以后者为主,所以面向大众的应用类文献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1.1 阅读现状

为了探索应用类文献的读者阅读情况,本文以广西图书馆的持证读者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1日至5月20日,发放问卷共计300份,回收问卷286份,有效问卷279份。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得到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各题项的Cronbach’Alpha系数数值多在0.7-0.9之间,说明问卷有较好的可信度。问卷除调研读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外,还调查了读者阅读的偏好,自主阅读应用类文献的满意度、阅读障碍、阅读心理等。

据统计,在接受问卷调查的读者中,有66.9%的人对自主阅读应用类文献的效果感到不满或非常不满;在调查造成阅读效果差的原因时,有67.2%的人认为是“没时间读”,有59.1%的人归咎于“读了不应用”;对应用类文献中的知识点感到“理解困难”和“应用困难”的人分别占32.9%和51.4%;有28.5%的人认为,通过单纯阅读来获得应用能力的“时间成本过高”,另有高达84.9%的被访读者认为,针对应用类文献的知识点“多人讨论学习的效率会比单人阅读的效率更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许多读者对自主阅读应用类文献是否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信心不足,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感到困难,从理解转化为应用就更困难,并普遍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有部分读者留言表示,自己曾经参加过和某种应用类文献对应的付费培训课程,虽然课程费用是书价的上百倍,但他们感觉“效果确实比自己读书要好”。

1.2 个体差异对深阅读效果的影响

读者自主阅读应用类文献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并不是偶然的,加涅曾指出人类的学习活动受内外两类条件的制约,内部条件包括个体的知识技能、动机和学习能力等,外部条件指刺激输入的结构和方式,[3]当刺激学习的外部条件一致时,不同人的学习效果会受其自身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另外,人类学习类型的多样性也给学习效果带来了不确定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就研究发现,人类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接收信息,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通道有不同的偏爱,如,对听觉有强烈偏好的人在有声环境中更容易学习和记忆,而另外一些人只有在安静的环境里才能集中精力学习,环境里出现的任何声音都会让他们感觉受到干扰。[4]根据这些理论不难推导,由于读者个体内部条件的不同,以及感知和接收信息的个体差异,在单纯文本阅读这一相同外部条件的刺激下,不同的读者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深阅读效果,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许多人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从阅读到应用的转化率,选择放弃自主阅读,转为寻求“听”书、培训或有关社群的帮助。

1.3 应用类文献推广方法论

读者的阅读现状和个体差异表明,应用类文献的阅读推广活动并不缺乏读者市场,阅读推广人面临的难题是找到促进读者对应用类文献进行深阅读的方式和方法。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认为,在阅读应用类文献的过程中,需要问四个问题:① 这本书在谈论些什么;② 发现作者所建议的达到目标的方法是什么;③ 联系个人过往体验以检测书中内容是否真实;④ 书中内容和自己有何关系,即如何规划实践。[5]“拆书帮”创始人赵周也提出将书中知识“拆为己用”的核心环节是RIA(Reading Interpretation Appropriation),即阅读原文片段、对原文片段进行解读并提炼行动步骤,以及激活学习者经验并帮助其演练和催化应用。[6]38-39而教育家马尔科姆·诺斯尔斯等人则提出了成人学习的六个核心原则——内容、自愿、自主、经验、动力和行动导向,他们认为成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自愿自主的环境下,通过内在动力的驱使,将文本中“是什么”“为什么”“如何用”等学习内容和自身经验相结合,最后以实践并养成相关习惯为完结,这样方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7]

根据这些理论总结出了图书馆开展针对应用类文献阅读推广活动的几条底层逻辑。第一,必须以读者为中心,打破过去以教育者或知识为中心单方面将知识灌输给读者的学习理念,注重给读者创造大量练习、实践、游戏和讨论的机会,激发其自愿、自主的学习热情。第二,帮助读者提炼或引导读者自己提炼文献核心知识和应用步骤。第三,促发读者将文献知识和其自身经验相联系,指导其规划符合自身情况的行动方案并成立主题社群,以便读者反馈和分享后期的实践情况。

2 案例实践

为了检验推广理论的可行性,选取《非暴力沟通》( ,华夏出版社2009年出版,以下简称NVC)作为推广的实验对象,从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在广西图书馆开展了15场围绕该书的“系统训练营”活动,参与线下活动的读者共计402人次。

“NVC系统训练营”根据文献的内容大纲,设计了七个不同的主题(见表1),每期主题举行1-4次内容相同的读者活动,平均每次活动时长3小时。

表1 “《非暴力沟通》系统训练营”活动安排与内容模块

2.1 活动流程设计

根据应用类文献的阅读方法论,“NVC系统训练营”安排了一位活动促动者,借鉴便签读书法[6]105-107等促动技术,通过知识点展示、经验反思、现场演练、计划行动和线上分享等环节,帮助读者实现对NVC的深阅读,其中知识点展示、经验反思和现场演练在活动过程中可循环多次进行(见下图)。

图 活动流程示意

“知识点展示”是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相比于其他读书活动要求读者事先阅读全书或不要求阅读的模式,参与“NVC系统训练营”的读者只需阅读若干来自原文的核心知识点即可,原因如下。第一,相比大段阅读、全文阅读或不阅读,此环节一方面为活动节省了时间,一方面指明了理论出处,提升可信度并方便读者后续扩大阅读。如,活动主题4的第二个相关知识点是“少用‘不’字句,让请求更清晰”,精简后的片段总字数仅为97个字,而涉及的原文内容却长达5页,近2,500字(见表2)。第二,读者拿着印有知识点的活动资料即可参与活动,不必携带相关书籍,也不必事先读过该书,不但减轻了读者负担,而且也方便读者日后回顾、查询和资料留存。第三,不同主题的知识点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减弱每个主题活动之间的关联度,从而有效降低中途加入活动的读者的参与门槛。

“经验反思”“现场演练”“计划行动”三个环节是促动读者对应用类文献进行深阅读的具体体现。它们将文献中的知识点和读者的过往经历、练习应用以及未来行动链接起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读者的个人实际,推动文本知识转化为读者自身的技能。最后,“线上分享”环节将参与活动的读者组织起来,建立主题明确的线上社群,为读者提供一个分享收获和相互答疑解惑的空间,让深阅读得到进一步延续和发酵。

表2 知识点与活动环节样例

2.2 活动效果

为期半年的“NVC系统训练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参与活动的读者中,有87.5%的人对活动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参加两期以上活动的读者占总参与人数的66.8%,其中有8人坚持参加了全部活动。训练营第一期第一次活动报名时长达一周,参与人数18人,但从第二期第二次活动开始,平均每场参与人数升至28人(上限30人/次),报名时长也骤减至两小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读者对活动的认可和活动知名度的提升。活动还激发了读者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和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至本文截稿时止,活动的线上读者社群依旧活跃,169位读者在线交流心得和继续学习,其中有多位读者报名参加广西图书馆的其他读书活动,在活动中继续分享和传播NVC的理念和自己的收获。此次活动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创新,形成了新的品牌效应,活动结束后,有3家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向活动主办方咨询开展NVC推广活动的合作事宜,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3 活动经验总结

3.1 促动者的选择

部分学者认为在推广服务中,主导推广工作的人一定要具备学科背景,只有具备了相关的专业隐知识,才能开展相关的推广服务。[8]从阅读推广的专业性来说,由于资质的限制,有学者也认为图书馆员不宜直接从事阅读推广,而应扮演供给者、管理者和中间人的角色。[9]当“以知识为中心”是阅读推广活动的潜在前提时,注重知识传递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是必要和必须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知识传播的失真率,防范“误人子弟”的发生。然而,对于面向大众的应用类文献,无论是自主阅读还是集体阅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宗旨更被推崇,读者阅读此类文献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而不再只是学习知识本身,换言之,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将知识和自身过往经验相联系并规划应用才是有效阅读之匙。在阅读推广实践中发现,学科素养反而不是此类推广活动的核心元素,能够帮助读者提取文献知识并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才是关键,而知识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可以通过前期遴选的推广对象加以保证。

“NVC系统训练营”启用了图书馆员作为活动的促动者,在活动正式开展之前,扮演促动者角色的馆员接受了为期一年的相关促动技术的培训,并通过了内部多次的测试和演练。由于图书馆员属于图书馆自有的人力资源,对于图书馆,尤其对于人才相对稀缺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而言,这不但可以减少活动成本,建立以图书馆员为核心的阅读推广品牌,实现同一活动跨时空的循环开展,而且也为第三代图书馆[10]的转型升级储备了相应人才队伍。对图书馆员而言,随着个人促动技术水平的提升、活动经验的积累、个人品牌的建立,其个体的职业发展空间亦将得到拓展,职业前景更为广阔,同时也可通过不同活动主题的选取,找到职业和个人爱好的新的结合点,并通过“教中学”和读者一起获得对相关文献的深阅读体验,从而提升相关知识的专业素养。

3.2 推广用书的选择

除了“面向大众”这一属性,用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应用类文献还需符合其他条件。首先,要选取认可度较高、科学性获得充分验证、合法出版的文献,这有助于减少质疑、争议和因促动者非专家的身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次活动选择NVC作为推广对象,正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和认可度。自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后,NVC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地运用到人类活动的各个层面和环境中,并成功帮助许多个人和组织解决了矛盾和冲突,其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也因此在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其次,应通过前期的读者调查和读者推荐,并参考权威书评,选择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知名度的文献,这不但保证了图书推广活动的中立性,也有助于图书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NVC主要涉及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能受众面广,需求度非常高,同时也是本研究前期调研呼声最高的图书之一。最后,所选文献对促动者也应具有相同吸引力,这不但可以激发促动者的工作热情,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且在引导读者进行深阅读的过程中,促动者本人也在经历一次深阅读,藉此提高个人素养的同时还可为日后活动质量的提升及内容的迭代打下基础。

3.3 场域构建和促动技术的使用

相对于静谧的阅读环境,交互式的阅读场域更符合应用类文献的阅读心理,激发读者对此类文献的深阅读。在交互式的场域中,对某类或某种应用类文献有着相同兴趣和需求的读者聚在一起,通过有序的组织和分享,参与者的多个感觉器官和感知通道被激活,使其收获丰富的视觉体验、听觉体验和行为体验。同时,来自不同领域和拥有不同背景的读者相互交流,这样的跨界“联机”学习有助于个体“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相比自学,这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显得更加重要。[11]为了建设理想的交互式场域,参加“NVC系统训练营”的读者被安排围桌而坐,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学习,主办方为每一桌读者都准备了玩偶、画布、彩色纸笔等活动道具和学习用品,将现场布置得轻松自然,易于交流。

如果说交互式场域是活动的环境要素,那么促动技术就是活动开展的催化剂。通过相应的技术和学习工具,帮助学习者了解所学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实际意义,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NVC系统训练营”活动实践过程中,促动者虽然没有了“专家”的心理包袱,但却需要努力提升演讲水平、PPT制作水平,学习并掌握促动技术。相关的促动技术不一而足,如,激发读者敞开心扉,打开思维的开场破冰活动(Icebreaking)、应用思维导图(Mind map)和手绘图例进行视觉引导、利用即兴戏剧模拟现场和应用演练、通过聚焦式会话法提问技术引发读者思考、应用“世界咖啡”等行动学习工具[12]进行分组讨论等。培训图书馆员掌握促动技术的工作,可以借鉴现代培训师培训(Training The Trainer)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符合本地图书馆需求的图书馆内训师培养机制,为图书馆相关人才队伍的培养打下理论和技术基础。

4 结语

应用类文献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不禁让人联想到近年来“知识付费”这一互联网热门词汇。自2016年知乎推出“知乎Live”到如今“付费订阅专栏”的巨大成功,知识付费的浪潮已席卷中国。知识付费的多数产品恰恰和图书出版有着紧密联系,付费平台把图书中的知识打包封装,以单次讲座、系列课程、训练营等形式售卖给知识消费者,而强烈的市场需求是各家付费平台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13]这也正好反映出图书馆在应用类文献阅读推广工作中的缺位,但反过来也同样预示着其广阔的发展空间。“NVC系统训练营”的试验成功,让相关图书在读者手中真正应用了起来,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除了付费的平台,还有像图书馆这样的公益组织,可以提供功能相同甚至更好的知识服务和社群环境。

猜你喜欢
训练营文献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