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有多大 世界有多大

2019-03-21 21:10
成才 2019年4期
关键词:视界朴素世界

我爱读书,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年阅读50本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喜欢旅行,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一个人背包去过云南、青海、西藏和尼泊尔,探访当地的山村小学,感受教育对改变贫穷改变命运的震撼意义;也曾利用假期去过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感受到真正的教育无论贫富,都是平静而严谨的,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更多的是润物无声的“以学生为本”。

今天介绍的《我的教育视界》这本书记录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游学多国的见闻和思考,书中既有对国外教育的展示,也有中外教育的对比,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英国、美国、乌克兰、韩国、日本五国的教育细节和教育故事,文笔柔软而又犀利,值得教育工作者细细品读。

我们常常认为教师的世界就是三尺讲台,为师者在这片方寸之地竭尽心力教书育人。但我们常常忽视了——教育教育,除了“教”,还有“育”。在人工智能已逐渐普及的年代,知识在教育中的比重已不再是唯一,习惯、品行、格局、视野是学生的成长中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曾经的教育提倡教师做蜡烛和春蚕奉献自己,而新的时代,我想教育首先更要唤醒教师心中的幸福和热情。自身得不到滋养的纯粹奉献是苦涩的,是容易枯竭而没有生命力的。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视界”打开了,教育的视野才能打开,才能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唤醒思考和思考的智慧。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一路跟随着窦老师前行,感受着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对教育的理解,也不断激发着我思考的火花。

日本的教育是朴素低调的,没有豪华场所、一流设施,甚至连校园文化核心——办学宗旨、办学目标都看不到,校园没有这样的理念、思想,那样的模式、经验,有的只是教师敬业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正如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过“教育,从来就没有‘捷径’,更没有‘亩产万斤’的神话,这是常识。教育,就是每天都认认真真上课,认认真真的备课,认认真真带班,认认真真和孩子谈心,这是‘朴素’。教育,不是为了落实这个‘思想’,那个‘理论’,而是为了我们每天面对孩子,为了给他们的未来留下幸福而美好的人生和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这就是‘良知’”!我们的教育,需要回归到这种朴素上来。

韩国的教育是严谨的。他们建立了一套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资培养和训练制度,教师有严格的选拔制度也享受着超高的礼遇,真正践行着强国必须强师。

乌克兰的教育是自信的。他们将教师的地位与文化自信联系起来,大大小小的学校都会建立自己的教师博物馆,让每一位教师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也在国家教育中大力宣传着民族的文化。

美国的教育是平和自然的。与我们印象中西方世界的光怪陆离不同,美国的建筑色调大多呈土黄或浅灰色,与大自然和谐。无论是在林肯纪念堂、越战纪念馆、华盛顿纪念碑,还是在国家航天航空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到处都是学生的身影,有的聆听讲解,有的安静地填写表格、记录……所有这些具有参观价值的地方都是学生,教育与生活充分地融合在了一起。

英国的教育是规范的。政府非常重视对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对于在职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报告和发展计划,有着严格规范的“六阶段培训模式”。

每一次阅读,都犹如一趟思想的旅行。

五个国家,多样教育。一路读下来,我不仅被窦桂梅老师理性的分析所折服,也被她感性的教育热情和敏感所感动,看似随笔性的文字却充满着教育的智慧。

记得有人说过——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

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混乱;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元,

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分歧;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

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芜杂。”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教师必须葆有对教育朴素的情怀,也更需要用阅读和思考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反思批判的精神。

我们曾在教育中对孩子们说“不要让书本成为孩子们的世界,而要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书本”,现在我也想借用一位校长为教师的呼喊——“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增加教师的专业压力。”

我的“视界”有多大,我在三尺讲台上给予学生的世界就有多大。只有当教师有足够宽广的视野支撑,有足够的时间专业思考,有足够的精神乐趣去体验世界时,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会油然而生,我们的教育世界才会更加的宽广!

猜你喜欢
视界朴素世界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机视界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视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