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角度下思政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2019-03-25 09:37黄淑梅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角度思政政治

黄淑梅

引言

近年来,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知行合一思想得到发展并且与实际行动结合在了一起。知行合一思想起源于明朝,是许多学派的重要思想之一,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有了新的意义与内涵[1]。北京联合大学提倡的知行合一思想,使反思与行动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并对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体现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学中的思政工作得到改革与创新。

一、知行合一角度下思政工作改革方向

(一)思政工作的发展困境

知行合一思想由来已久,基于理想人格的设计,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2]。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推行知行合一思想,但思想内涵与如今思想有一些差异,在思政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之中,需要不断探索与尝试。思政工作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教学工作逐渐完善。与此同时,对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此项工作还不够完善,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完善。从知行合一角度出发,对思政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求改革与创新方案。一直以来,大学生的思政工作一直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一些大学生已经走向了实习岗位,在这种情况下,思政工作往往会被忽视。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组织思政学习,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3]。如今许多高校都提倡精简教学,导致思政工作人员减少,思政工作疏漏。大学生思想不积极,不愿意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与学习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使思政工作的力量大大削弱。从事思政工作的人员对自身要求较低,没有通过专业具体的学习,很难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大学生在校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学校大多重视知识学习,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学习,对思政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思政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其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位置。应从知行合一角度出发,加强思政工作[4]。

(二)思政工作的改革要点

利用结合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的思政工作进行改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从高校的管理体系入手,加强师生对思政工作的认识,使思政工作形成完整的体系,便于日后工作的开展。传统高校教学工作中,思想政治管理不够完善,存在许多缺失的方面。其次,高校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不同,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在进行思政工作时要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其中,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尤其是在知行合一的角度下,要使学生将思想与行动结合在一起。大学生初入社会受到的诱惑较多,很容易受到拜金思想、极端个人思想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对大学生未来发展造成威胁。这就给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但这也正是思政工作的改革要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在我国广大大学生中,很多人的思想十分守旧,认为思政学习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萌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利益的错误想法。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思政学习中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出现。为避免这一现象要从师生的思想入手,对知行合一理念进行深入学习。

二、知行合一角度下思政工作创新方法

(一)完善思想政治课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对思政课程进行完善,并将这一课程列为必修课之一,可见其在学生培养方面的重要性。但仍然有许多高校没有认真落实国家的思政工作部署。对于思想政治课程也是敷衍了事,没有对大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还有的高校虽然将思政课程列为必修科目,但师资水平不足,不能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教导,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更无法使大学生们认识到思政学习的重要性,因此,高校要从知行合一角度出发,使思想政治课程更加完善,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科目的学习与考试获得学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也能够使思政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组织思政工作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不但要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念,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对思政工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参加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如今,学生们普遍受到家长的溺爱,心理素质极差,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阻碍学生的未来发展,思政工作就是为了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学生身心同时得到发展。在思政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释放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在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敞开心扉结交更多的朋友,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增加一些拓展练习,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理解。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以及错误的思想政治观念。

(三)知行合一角度下开展行动学习

行动学习是知行合一的一项重要内容,行动学习由几大要素组成,分别是“问题”“学习”“行动”等等。在思政工作中行动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行动学习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是指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知识学习以及实践活动,还包括课堂外思政工作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与启发。如果缺乏行动,那么思政工作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与知行合一思想是一样的。从这一角度出发,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使学生们明白团结的力量。同时从行动学习中学生们也能更好地听取他人意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提供了很大帮助。思政工作是十分复杂的,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每一个学生树立目标,并结合实际行动去完成。知行合一下的思政工作中,学习与行动是能够相互转化的,每一次转化都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转化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与行动转化示意图

三、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人们在此过程中变得日益浮躁,逐渐背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许多青年人精神萎靡,充满着负能量,不能对自身、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这是思政工作疏忽造成的现象。各个高校应以知行合一作为指导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其实践人格与操守。自我国古代就有“行胜于言”的思想,这也是目前思政工作应该重点加强的方面。面对思政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使高校思政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展。

猜你喜欢
角度思政政治
神奇的角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