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运用

2019-03-25 11:07张敬文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红色德育资源

张敬文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红色文化资源的广泛兴起与运用,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相融合,并纳入学生学习内容体系中,通过新颖的传播方式和寓教于乐的表现形式增强其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以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现阶段红色文化资源在发挥实效作用方面仍存在滞后性,学生往往没有把握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出现娱乐化倾向。红色文化背后是无数鲜活的红色故事,如何在高校中讲好、学好、用好,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这些思想问题进行疏通和解决尤为必要。

(一)红色文化资源运用机制缺乏长效反馈与评价

在建设体制机制时,既要树立学科专业性,又要遵循内在精神实质。目前,构筑红色文化资源运用机制时大多着眼于即时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却没有将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和高校育人环境的外在条件相结合,缺少对教育客体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现实关照。仅仅凭借单一的规章制度和简单的课程设置施加影响,难以全面领略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普适性的“一刀切”做法虽然做到了明确概念和把握共性认识,却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在建立运用机制过程中,没有追溯和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从建立相关性入手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搭建脚手架。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机制的反馈与评价环节过分依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行衡量测评,忽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作用,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态度。在评价体系中,仍旧遵循着高校学生作为评价对象,教师作为评价主体,限定了主客体的范围,通过单向提供红色文化的信息,管理学生的认知行为,直线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掌握程度,使红色文化资源运用机制停留在知识层面,在后续反馈与评价中没有与现实问题挂钩,对学生的认同程度未给予足够关注,缺少评价的特点和衡量的标准。

(二)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缺少相关的实践体验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知行不一的问题,即只注重知识性认知,忽视学生思想内化与行为外化,使他们缺乏源头性的价值认同,使学生在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问题时,不具备应用性和能动性。在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时,仅仅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构建学生培养模式,符合普遍性的原则,却没有针对特殊性加以分析。学校范围内的讲授需要经过实践的鉴别、辨别和判别才能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学生应在实践中体验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性、民族性、历史性和政治性以增进认识。红色文化教育难以深入原因在于没有以实践为基础,没有达到回归完善学生品德、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人的思想具有客观规律性,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德育功能的过程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学科和具体工作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逻辑和工作逻辑的展开都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事实选择,学生由于缺少相关实践体验,没有参与比较、鉴别和选择的过程,难以形成对红色文化资源更新和重构的内源式发展。

(三)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缺少情感共鸣与内化

产生情感共鸣,并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源泉与动力是在充分利用发掘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德性教育和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渗透性强、感染力大的特征,而目前这种教育形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没有从全方位、多层次、深角度等方面进行延伸和拓展,呈现缺位状态。

在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重要平台。但时代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逐步壮大意味着仅仅以课程为侧重不再是新时代下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传播讲授的是系统的理论知识,现阶段,理论很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即使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也难将教学资源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缺少师生互动与学习深度。同时,依托媒体碎片化阅读,理论学习浅尝辄止,实践消极倦怠,外化不到位导致内化难度大,容易使学生忽视红色文化的深层内涵。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原因分析

(一)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缺少社会实践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仅以知识为本位,将不再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点到即止的现象。部分教师功利性、目的化地设计相关活动课程,采取普适性原则对待具有不同学习特点和思考方式的学生,即使进入实践环节,也总是以学生书面形式的心得体会为句点草草结束,师生与生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使所谓的“实践活动”仍旧停留在表层,不深入和不浅出成为学生理解、体会红色文化资源的最大障碍。

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运用同样也追求价值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其中,实践性是连接二者的重要中介。红色文化的运用易限定在固有思维中,即从书本到书本,陷入体例公式化的怪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追根溯源,他们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思想时没有将红色文化定位为精神动力,知识呈现“独享”状态,缺少联系、沟通和协调的环节,导致课堂出现“不太懂、不太信、不太听、不太愿意了解”的局面,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形成了精神阻力。正确的思想意识只有通过情感和行为才能真正作用在教育对象上,应在理论传递过程中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教育过程的实施才具有现实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 。

(二)学生容易受到西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随着国际间交流互通的活跃,越来越多的西方产品、观念、思潮涌入中国,影响了广大青年的身心发展。全球化早已成为大势所趋,其背后所隐藏的西方价值观和全球观念也乘势而起。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的本土价值观、道德准则和民族情感易受到影响,文化渗透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不当言论、不实信息腐蚀青年的信念,其中尤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较为深刻广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蔓延,通过模糊历史边际、改造反面人物形象,扭曲舆论导向等方式,使大学生群体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

(三)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过程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红色文化资源逐渐走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时,以往的单一性评价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比较注重结果性评价,易忽视学生所学所得与其过往经验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过分关注“所获”,却错失“所惑”,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红色文化资源的定位不准。评价机制易固化,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缺乏层次化的结构安排,追求覆盖范围的广度,但理论基础和实践感悟的深度不够。在前期制定组织机制时,没有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纳入到整体合力中,缺少针对性;大学生群体在每个年级的发展特点不尽相同,低年级同学往往倾向于观感的震撼和交流的碰撞,而高年级同学则更偏于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针对不同的特征,却采取相同的评价模式,使整体评价机制层次化不明显。

高校学生作为评价主要对象,体会不到学习成长的变化,与教师和相关学校部门缺乏互动,无法实现自身与体制机制的有机融合。评价形式单一,缺少多维度的客观性。在经历分析、追问之后,反思环节空位,使整体结构有所遗漏,对学生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以往评价的内容单纯定位在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准则和观念的把握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后的心理接受过程和现实行动能力缺少关注,评价机制难以充分体现协调性和综合性。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相应对策

(一)着力加强高校红色文化阵地的内部长效建设

我们要把“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把握现实实践的同时,更要注重虚拟实践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即网络新媒体。在建立高校红色文化阵地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网络平台的显著特征,例如跨时空性、快速性、时效性,建设一个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的文化阵地与沟通平台,以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

在创设平台时要注意在信息发布、选择、提取、反馈等方面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活动范式,带动学生以群体、社团、个人等多种形式参与其中,提高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可将评价机制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在教师评价部分要着眼于课程的总体性和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学生评价部分要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使用描述性话语,通过活动评述、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考量,最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红色文化资源背后彰显的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与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中国的革命奋斗历史离不开革命精神的弘扬与践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更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学生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记录片、短视频、线上答题等平台学习红色文化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表现,听中国故事、讲中国道理、发中国声音,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制度和文化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与把握,高校红色文化阵地想要立足长效发展,就要从具有长期性的思想观念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人本主义为指导,引导红色文化阵地在价值引领下长足发展。

(二)拓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实践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的教育固然重要,但这也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弘扬、传播红色文化的第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式才是最终的目标。社会实践是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落地的关键。实践不仅是理论补充,更是深化认知、促进认同的发展过程。课堂中讲授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知识应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加以理解和巩固,而拓宽实践渠道应建立常态化体系,动用社会有效力量,发挥学生问题意识,在调研、参观、访谈、辩论等活动中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

在深挖实践路径时,要把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共识和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本位,回归到高校提升学生素养,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能力的育人目标上来。牢牢把握高校所在城市,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人文特色和整体环境,树立本土意识。因此,要依据当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实践活动特色课、革命文化传统教育实践基地等形式,拓展立德树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空间;通过建设所在班级、学校和地区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学生身边的红色文化信息,使他们掌握一手资讯;通过研发相关红色文化手机软件和微信程序,赋予书本中单薄的红色文化形象以立体感,结合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深度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我们要逐渐意识到网络课堂是现实课堂的延伸和优化,在网络世界中学生结合相关议题展开探究式学习和研讨,形成认识和运用红色文化的潮流,这有利于建立起现实性依据和实证性参考相结合的思维框架与运用模式。与此同时,在拓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实践渠道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班级的凝聚团结作用,学生参与和互动的实践过程既是知情意信行的形成性过程,更是价值观念、道德原则、理想信念转化的重要阶段。

(三)注重熏陶与培养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情感育人氛围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发挥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认知、感悟红色文化背后的生命意义,从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生命和目标,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红色文化资源的情感氛围要在特定创设的文化环境中营造。“文化环境主要指精神文化环境,不仅包括舆论、风尚、传统、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等,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赋予并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时,要使学生从推动中国革命与奋斗历史前行的文化中寻找力量。

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发展要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想要讲好蕴藏在红色故事背后的深远意义,必须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促人,把握红色文化资源中蕴藏的内在逻辑,诠释好红色文化资源中所体现的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当代人民的精彩文化生活,讲好中国故事,发扬中国精神,提升中国价值,坚实中国力量!从情感入手,在课上通过发现红色资源在探索和发掘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相关案例研究价值,围绕红色文化资源,确立学生学习的主题、议题,以讨论、辨析等多种形式洞悉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外延,提升政治素养,发出正确响亮的中国声音,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政治觉悟。同时,以中国悠久的革命历史为根基,通过红色文化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鲜明案例,例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传递并弘扬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所彰显的担当作为精神、不懈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德育资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