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合作的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

2019-03-25 11:07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英语专业

李 懿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成都,611130)

自我国加入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以及亚太会计师联合会之后,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超过三十个国家、地区的逾五十个会计职业组织都与我国构建了友好关系。在此过程中,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因此对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思维层面上,审计人才不但应紧随时代发展脚步,持续创新审计管理理念,还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自身审计行为进行深度规范;在能力结构上,审计人才应继续以审计实践为载体,不断收集和整理更多有关国际合作的信息,在对其进行分析、应用之后提升其国际审计能力。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审计人才对国际合作和国际审计的认识,以提升自身英语表达能力为契机,为参与国际审计做出更多努力。

一、国际合作机制与功能解析

近年来,我国在会计审计准则建设和审计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趋同越来越显著,在审计标准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取得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审计国际地位明显增强。而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是因为中国企业在壮大和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极大促进了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推进了审计国际化进程,让我国审计监管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1]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正在和国际接轨,中国企业与国家利益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

基于这样的背景,审计人才的培养问题就被置于一个更加复杂的场域之中,对其英语语言输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才除了应熟悉国际审计规则,还应在国际合作中,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审计工作表达。

(一)国际合作机制相关概念

国际合作机制使之国际行为主体在国际体系的合作框架内需要遵循的一整套规则、规范与决策程序。在这里,规则指的是对权利与义务圈定的准则;规范指的是对可否采取行动给出的规定;决策程序指的是对接受与执行者决策的遵照和遵守。在国际社会中,有关合作机制的定义一直在变化与调整,可一般认为国际合作机制要以权威性与有效性为前提,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对规范国际合作加以规范,借此提升国际合作的绩效。当然,在国际社会中,无政府状态还部分的存在,即便如此,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建立彼此依存和合作模式,还是能够满足国家、地区、人民的利益诉求,对于减少纷争和加强合作大有裨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合作机制要以强大的约束力为依托,会计监管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国际组织,也无论其在国际市场采取何种会计监管模式,都要遵从统一的审计标准和行之有效的监管程序。只有这样,才能让国际合作得到全球各国、各区域的普遍认同。

(二)国际合作机制的功能

国际合作机制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彼此遵守的责任义务框架,此框架的存在可以理顺国际政治关系,还能促进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

1.国际合作机制具有“外溢效应”。当参与国际合作的行为主体数量不断增多,重叠的领域也不断变多之后,就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外溢效应”。这种效应的存在会滋生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逆向选择问题,让国际政治经济中出现不稳定因素,抬升合作成本高升和加剧市场失灵;

2.国际合作机制可以降低国家间的谈判成本。国际合作机制要以特定国际组织为载体,国与国之间就具有合作的基础,可以通过谈判逐渐形成信任与默契,并最终形成统一的合作意愿,这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还能消减成本;

3.国际合作机制能够为参与主体的监管机构创造更多潜在的、提升规模经济的契机。这是因为,国际合作机制能够借助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推行统一标准的国际监管,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消减参与主体的不履约行为。这样,就为不同国家之间构建起了全新的合作基础,能够促使边际成本降低。

目前,针对境外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和管理情况,我国正建立更为完善的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制度。内容包括重点审计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合资合作等国际化经营有关决策机制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境外国有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境外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运营效益、风险管控和保值增值等多个方面。得注意的是,特别是涉及境外投资项目的规划、论证、签约、重大变更、处置等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的管控情况,境外国有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境外大额资金使用、集中采购和佣金支付等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境外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运营效益、风险管控和保值增值等情况,都将是下一步境外审计重点。期间,根据审计需要以及国际惯例、所在国(地区)法律规定等情况,可以赴境外进行现场核查和审计取证。

基于上述情况,未来审计人才培养工作将变得更加复杂。已有迹象表明,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通过建立更为全面的审计制度,对央企境外投资逐步规范到位。这就要求审计从业人员既要具有国际合作的思维,又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才能参与境外资产监管和国际审计。

二、基于国际合作的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困境

在国际合作场域中,审计专业学生除了要对本国文化和当地制度作出积极回应外,还应更多的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公司制度与管理模式,以便能够为不同国家、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审计服务。[2]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一些高校在培养审计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事实理解不足,未能以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合作的发展为参照,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长期缺位。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专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能对国际合作的事实作出正确反映,不能对审计专业学生进行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就无法让将来的审计工作与国际合作的大环境相适应。其结果是,我们无法借鉴到国外的先进审计经验,我国审计行业的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一)教育内容侧重理论而非实务

在国际合作场域中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更注重英语能力的应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审计专业缺乏对国际审计所在国经济政策、文化历史和伦理道德方面的介绍,使得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敏感性不高,而一旦缺少了独立的跨文化思考能力与国际交流能力,就无法正常开展国际审计业务。比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国际化审计实践结合在一起,只是注重考试的过关率。此外,英语表达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有按照国际合作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进行设置,相关课程和教学项目与事实并不相符。

(二)对国际合作与对外审计的理解缺位

近年来的国际审计经验表明,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境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审计事业的进步,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提供审计服务是未来的重要工作方向。但是,从目前我国审计专业学生英语教学实践看,学校所提供的教学服务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国际合作审计的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也没有完全理解国际资本市场与国外金融机构对审计实践的要求,在制定和完成相应的人才培养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对国际合作与对外审计的理解缺位,使得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距离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审计人才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三)对审计英语的应用水平较差

在我国很多开设审计专业的高校中,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总体思路大多以师资团队建设为中心,以提升科研能力为前提,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结合,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的目的。但是,这种看似突显审计特色和促进人才培养的教学规划,并不会让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原因在于国际合作的事实与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冲突,而一旦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现实相背离,就会让培养出来的审计专业学生无法适应国际化审计的要求,即便他们认为英语对审计专业十分重要,也无法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等形式让其英语应用与沟通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国际合作视角下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

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国际合作中被视作国际化人才的必备工具之一。因此,对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英语学习,在主观上重视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3]另一方面,高校应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通过选用外语教材,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开展双语教学或者全英语教学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此外,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将最新的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发展趋势等问题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熟悉并时刻接触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际合作和国际审计发展动态。在实际操作中,除了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审计国际事务、加大与会计师事务所合建实习基地力度外,还应扩展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促进审计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让审计专业人才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加大与会计师事务所合建实习基地力度

一般而言,审计专业的课程相对枯燥而且抽象,学生在学习审计专业英语时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瓶颈问题,需要加大与国际社会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建实习基地力度,通过安排更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专业实训,实现英语教学和审计实践的结合。借助这一培养模式,不但能够让更多学生接触到更多会计事务所和高级审计师,还能了解国际合作场域中的审计流程,通过体验国际化审计工作,实现英语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扩展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

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的迅速发展让国际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工作就需要以国际化视野,突出对国家良好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关注,体现出国际化审计的特点,重点在审计预防、风险揭示、抵御风险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对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时,要加强和深化审计对外交流工作,让审计专业通过“经验分享,人人共惠”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更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方法,让审计人才能够更好地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作用。

(三)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审计国际事务

在培养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国际事务。[4]一方面,要在国际合作专项领域表现出积极态度与专业水准,以便能够借此维持与提升审计人员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应该在国际合作和国际化审计过程中进行更多的信息采集和标准化服务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降低审计数据采集成本与使用成本,还能借此让审计专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更多锻炼。

截止到目前 ,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业务分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规模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以高铁、核电、特高压为代表,铁路、电力、通信、装备制造等领域建设了一批在当地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但是,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相比,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经验相对不足,对国际规则的熟悉程度不够,对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有待提高。再加上境外投资市场竞争激烈,国别差异较大,投资监管环境不同,境外投资面临着较大的政治、法律、社会、安全等各类风险。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英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