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维护问题研究

2019-03-25 11:07阎丽欣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防火墙法律法规计算机网络

阎丽欣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山西浑源, 037400)

自从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网络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网络用户持续增加,2018年底已经有网络用户8.29亿人。现在互联网几乎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须臾不离的重要工具。不管是企业管理、行政管理还是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网络的存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日颁布实行)。因此,在当前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一、重新审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一)网络的广泛应用为网络安全带来新问题

国际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诞生的阿帕网,我国于1997年接入了国际互联网,从此我国的网络和世界网络一起快速发展起来。经过50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网络本身的功能也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拓展。近几年围绕网络发展起来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大量新技术一经应用就发展迅猛,也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诸多新问题。瑞星公司发布的《2018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中指出,2018 年瑞星“云安全”系统共截获病毒样本总量7, 786 万个,病毒感染11. 25 亿次,病毒总体数量比 2017 年同期上涨55.63%。[1]这几年频频发生的勒索病毒攻击、跨国电信诈骗、数据泄露、网络信贷、网络暴力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为网络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网络的应用太广泛、人们对它已经到了熟视无睹的程度了,反而在安全方面埋下了隐患。“很多网络用户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意识,而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又不到位,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面临安全风险。大部分用户不了解和没有深刻认识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的重要性,信息维护工作漏洞颇多;网管人员工作不严格,安全意识偏低,信息泄露的隐患突出。”[2]

(二)网络安全成为事关网络主权的重要问题

当前,网络的应用不仅仅牵涉到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而且还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有人认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又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域。随着互联网作用的不断延伸,网络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各国进行实力较量和谋求新的国家利益的新战场。近年来和网络有关的国家安全问题不断,甚至引起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事件。网络拥有一双无形的大手,“谁牢牢把握住了网络安全的主动权,谁就占领了国家安全的战略制高点。网络空间安全不仅涉及网络主权安全,而且深刻影响着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安全。”[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经超越了最初的范围,并且变得越来越复杂。 对于网络安全的审视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个人或者社会组织的狭小范围,而应该着眼于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网络安全的复杂形势下来看待。

二、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具体措施

(一)在技术防护层面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但是不管是互联网本身还是基于互联网使用的各种软件,本身都是技术性的,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网络上的不法分子看到了这些漏洞,于是就千方百计地设计各种病毒,威胁网络安全并从中获利。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又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就需要在技术层面不断更新换代,适应网络上新的安全形势的需要。

目前,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设置防火墙和使用杀毒软件。必要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能够在第一时间阻止非法软件的安装和侵入,一旦发现安装了恶意软件,能够及时进行杀毒和删除处理。现在的最新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有预警功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毒的侵入并做好预防工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不是万能的,网络黑客总会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找到突破口,对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进行新一轮的破坏。所以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除了正确安装之外,还需要不定期地进行升级,确保使用的是最新的版本,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防护。但是,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毕竟是工具,需要人们正确安装、正确使用才能确保它们为网络安全带来可靠的屏障,这就需要网络的使用者提高软件的使用能力,确保安装正确、使用万无一失。

不管是防火墙还是杀毒软件,都是从计算机网络一开始普遍应用就产生的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快,相对而言,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并没有质的飞跃,通过更新、添加补丁等形式提升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对于病毒的防护能力始终是发挥作用的前沿技术。在这方面,期待将来的研究能够有所突破,人们能够从网络本身独辟蹊径,在网络上形成远程的防护,而不是等到病毒即将进入到计算机终端的时候才进行拦截,甚至感染病毒的时候都发现不了而是在感染之后才采用强力清除的方式来清除已经进入计算机内部的病毒。

(二)在法律法规制定方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我国积极制定了各种和网络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将这些法律法规尽快落地实施。早在2015年7月1日公布的《国家安全法》当中,就明确写入了“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内容,第一次在国家法律的层面提出了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在五天之后又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并于2017年6月1 日起正式实施。从2005年至今,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至少有八部,包括《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国家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办法》《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等。这些和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从不同的侧面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规范,对于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实行中可能也会出现一些与现实情况不太衔接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网络发展之后法律法规出现滞后的问题。就网络安全而言,法律法规的出台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各种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就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必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法律法规条文的制订仅仅是在国家层面制定出了严格的条文。而所有法律法规的运行都需要落实在具体的网络安全防护行动上。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后,下一步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进入到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当中去,让大家知法懂法用法,还要让违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不法之徒能够违法必究,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三、下一步应强化的重点工作

(一)加大力度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违反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犯罪行为已经非常普遍,网络犯罪具有高度的私密性和隐蔽性,而且破案难度大。网络安全从千家万户进入国际社会,最终成为人们瞩目的第五大主权领域。既然网络安全如此重要,那么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高度重视并大力宣传都不为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部分人群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往往心存侥幸,认为网络安全问题与自己无关,也不会波及到自己。[4]而事实是,网络犯罪分子技术手段非常高超,他们对于犯罪的对象并没有特别明确的针对性,往往是随手进行一些操作,就使得成千上万的普通用户无一幸免,最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在社区、企事业单位,都要经常进行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大量惨痛的事例,告诉人们一定要在网络安全方面时刻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网络安全防护的目的是保证用户资金和信息的安全。网络用户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在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方面,重点的宣传对象应该是网络用户,尤其是那些和钱、财、物密切相关的从业人员。只要他们在网络安全方面稍微有一疏忽,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必须慎之又慎。对于普通的网络用户来说,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要处处留心、事事在意,时刻保持警惕性,尤其是要破除贪便宜的心理,要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把网络当作一种便捷的工具而不是谋取财富的通道。只有在少数专业的网络经济行为中,才可能通过一些专业知识获取利益,比如炒股、基金购买等这些渠道。在网络上往往吹得天花乱转、周期短收益高的那些项目,都需要现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网上的网络诈骗高手正是利用了一般群众警惕性不高、部分群众有爱占小便宜心理的驱使才能在网络上畅通无阻的。

(二)跟进网络技术的发展,适时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网络安全的形势也是一天比一天严峻。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形势,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对网络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尤其是要对计算机终端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管理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建立在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上来进行。“计算机终端管理系统平台的服务范围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补丁管理、病毒防范、运行监控和域管理。”[5]不管是哪一种管理内容,其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专业技术,需要不断地去研发和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从技术攻关方面不断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又提出了进一步的新要求。在密码设置时,原来的简单密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那就势必要设置一个尽可能复杂的密码,而且要不同的数字、字母、符号混合在一起,从而保证信息能够更加安全。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上图形验证等新方式。在使用计算机终端时还要注意,在公共场所的电脑上,一定不要登录个人账户,也不要把个人账户的密码向他人透露。今后还要逐渐研发刷脸、摁指纹等更为先进的防范手段来保证网络安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但客观上也带来了不少便利条件。计算机网络都能够通过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开启实时监控的功能,这种监控功能如果和大数据联系起来,就能够对可能存在着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准确的、有目的性的监控。那么,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更有可能把这种潜在的危险防范在来临之前,也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起到一种高水平预警的作用。

(三)加大网络安全专门人才培养力度

在网络安全方面,不仅是个人和单位,而且国家层面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专门的人员去守护,才能够将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范围、最低限度。培养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专业人员,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从理论上来说,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应该具有防范意识、都成为信息安全防护的行家。[6]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这就要求国家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培养安全防护人员,这些人既懂得网络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很熟练地进行各种网络操作。他们是网络安全的守护人、宣传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守护国家、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我国网民增速飞快,目前网络已经基本普及到了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出现给国家、个人和企业、社会组织等提供了种种便利,切切实实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网络革命。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的普及也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种种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仅仅依靠人的防范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不断完善,需要采取更多、更好的有效方式来解决。这就为当代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人群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网络是在不断发展着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无法回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问题最终能够得到较为恰当的解决。

猜你喜欢
防火墙法律法规计算机网络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在舌尖上筑牢抵御“僵尸肉”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