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管理儿科病区急救车的效果研究

2019-03-27 05:24滕高菁陈俏俏吴勇芳蒋健新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用物急救车基数

滕高菁, 陈俏俏, 吴勇芳, 蒋健新

集束化是指有一定组织结构的能改善医疗护理过程和结果的方法[1-3]。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探索性地将“集束化”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是,由于缺乏评判性思维,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对急救车的管理仅限于“五定”,对病区急救车的使用及抢救措施执行较迷茫,尤其在不经常使用急救车情况下,只是机械性地完成交接班,清点物品,对车内物品、药品的使用和急救技术的熟练程度存在缺陷。我们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采用集束化管理儿科病区急救车的使用,提高了管理效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儿科病区工作<10年护士14人,其中护师3人,护士11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8人。工作年限<1年2人,2~4年9人,5~9年3人。

1.2 方法

1.2.1 阶段划分

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对本病区护理人员掌握急救车的使用情况进行基线调查;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采用急救车集束化管理措施对本病区同组护理人员实施管理。

1.2.2 集束化管理措施

1.2.2.1 优化物品定位管理 根据儿科患儿抢救特点设置基数,定点定位放置。①急救车分区:急救药品区、保持呼吸道通畅物品区、留置胃管物品区、紧急采集血标本物品区等。②急救车台面贴放每个抽屉物品放置的平面图,每个抽屉门也分号码,将该抽屉用物名称及数量做好外标识。抽屉内每个格子标识固定放置的物品名称和基数。③采用“五常法”管理所有物品,明确标识,并张贴详细清单,定人、定时清点,保障物品完好备用。④按操作需要将每项操作用物放在同一格子里,护士在同一位置可以取出该项操作的所有用物;急救车内物品准备能够满足完成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留置胃管、吸氧、吸痰、紧急采集血标本、建立多条静脉或动脉通道等多项抢救措施。⑤急救车执行封存与半封存相结合的管理,护士班班交接检查封条,确定非封存的物品完好。⑥急救车配备抢救记录本、小钟,每班检查校准。

1.2.2.2 药品、物品使用及有效期管理 ①根据儿科特点设置药品品种及基数,将药品使用说明手册放置在急救车旁。除平时培训外,便于抢救时翻阅。② 建立药品、物品有效期检查及管理制度,使用Excel表格对药品、物品进行有效期登记;有效期在3个月内的药品、物品视为近效期,联系中心药房、设备仓库给予调换,不能调换的用“近效期”标志粘贴给予提醒;有两个以上批号的逐一登记。③药品、物品放置按有效期由远到近、从左到右、从内到外放置,使用时由近到远、从右到左,从外到内拿取。

1.2.2.3 急救技术培训管理 制定儿科急救技术操作手册作为培训和考核资料。

1.3 效果评价

制定急救车使用考核标准,集束化管理前后对护士进行理论及应急演练操作考核。考核内容:掌握急救车物品定位,急救药品的种类名称及使用、基数;掌握急救技术、准备抢救用物时长等。以案例+应急训练方式,理论结合操作进行考核。登记考核合格人数及准备急救操作用物所用时间,统计集束化管理前后护士使用急救车频次。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集束化管理前后,护士在熟悉物品定位放置、掌握急救技术和药品物品有效期管理、准备抢救用物用时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掌握急救药品使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集束化管理前后护士对急救车使用效果比较(n=14)

时间熟悉物品定位放置(频次)掌握药品使用(频次)掌握急救技术(频次)掌握药品物品效期管理(人次)准备抢救用物用时(min)集束化管理前72733.75±1.19集束化管理后14413141.9±0.53t值-3.606-2.280-3.122-6.9046.789P值0.0030.3360.008<0.001<0.001

3 讨论

当前,集束化护理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4-7]。以本科实践结果显示,采用集束化管理方法,能优化急救车使用,按操作所需将用物集中放置在同一格子,抢救时可立即取到所有物品,节省物品准备时间(P<0.05)。同时,护士反映,抢救过程中能专注于操作,无需花额外时间背物品名称和基数,减轻护士负担。对于不经常使用急救车的尤其是低年资护士,避免抢救时的忙乱,减少备物不足的发生。根据儿科特点,急救车基数还增加了1 ml一次性注射器和稀释药物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支),便于抽取和稀释小剂量药物。

通过引入集束化管理模式,还促进了急救车使用培训模式的转变,相比纸质试卷,模拟操作的实战性和实用性更强。考核标准的制定,使护士知晓如何做好急救车的有效使用及其重要性,而不是机械地执行“五定”及班班交接,能更好地理解急救物品完好备用的实际要求。通过数据比较发现,集束化管理前后护士在掌握急救药品的使用方面无差异。由于急救药品不经常使用,儿科患儿用药按不同年龄和体重计算,给药剂量范围不一,不易记忆,学习花费时间多,护士主动掌握积极性不高,因此急救药品使用手册应继续随急救车保存,便于医护随时查阅。在实施集束化管理过程中,护士还主动提出持续改进集束化管理措施,即将所有抢救药品制作出统一的药物稀释表,按照稀释表可查阅稀释后的抽吸剂量,使在抢救过程中能够迅速准确给药,提高抢救效率。通过考核发现,即使是未使用过急救车的护士,也同样考核合格,说明实施集束化管理后案例式应急训练有效。急救车使用频次少,不影响护士掌握急救车物品定位和急救技术。通过案例+应急训练,设置不同的抢救场景,锻炼护士的护理临床思维和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可纠正日常不规范行为和指导缺失的知识点。培训中还强调抢救登记本的使用以及每班小钟校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集束化管理方案比传统的护理管理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将急救物品“五定”管理集束化,急救技术与急救车有效使用的培训相结合,常练常记、严格管理,可提高护士的急救能力,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用物急救车基数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资基数应如何计算?
政府疏忽,巴新预算漏了急救车
千万不要乱翻番
深静脉置管集束箱在休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体位用物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管理方法在耳鼻喉科手术术前巡回配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巧妙推算星期几
『基数』和『序数』
给急救车“让道”,为生命“保驾护航”
120急救车空驶的现状分析及处理对策